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打谅山【三】

抗日猛虎军 夜班王子 3246 字 9个月前

叹息之后,王海涛把注意力放到了面前的这张谅山市的地型图上。在谅山市北面是一条穷奇河,河面较宽,水流很急,不能徒涉。河北面是一些民居,据侦察部队报告,河北面的越南居民己被日军或赶至河南或杀戮一空,住房也多被烧毁。

现日军在河北修筑了大量工事,把河北修成了谅山市外围防线。穷奇河上有一座铁架的公路桥,这座铁桥也是穷奇河在谅山段唯一的一座桥梁。在击败河北驻守的日军后,这座桥就成了通过穷奇河向最便捷的道路,一定不能让日军炸毁这座铁桥。

王海涛思考了半天,决定把护桥夺桥的任务交给唐小山的侦察旅来完成。王海涛叫来机要员,让其记录电文如下:“唐小山旅长,谅山市地势险要,尤以穷奇河上之铁桥为重要通道。现命你部务必要夺取该铁桥,并加以保护,万不能使其被日军炸毁。”

机要员记录完后,王海涛又看了一遍,然后签了名让机要员马上发出。想到九十三师争夺谅山的战斗一定会很困难也很激烈,王海涛就准务用重炮旅和装甲旅帮上九十三师一下。至于二一一师,王海涛还不准备过早的把他们投入战斗。

在询问了重炮旅和装甲旅的位置,得知装甲旅己全部通过了山路,正赶往文登市,而重炮旅的152重榴、弹炮团正在通过山口,130重加农炮团正在缓慢的向山口移动后,王海涛命令武建周率装甲旅马上和九十三师汇合,协助九十三师向谅山发起进攻,而唐亦石的重炮旅要加快速度,争取早点走出山口,好用重炮支援九十三师。

在安排了这几个旅的任务之后,王海涛又给黎远宏发电,告诉黎远宏,日军援军将在今晚到达谅山市,明日一早日军就有可能向河北阵地增兵,要黎远宏在发起攻击前多侦察日军地上情况,不可盲目进攻。现在己不是求快,而是求稳。另外也告诉了黎远宏,自己已经派装甲旅和重炮旅赶去协助九十三师的攻击,或者稳妥一点,九十三师待明日装甲旅和重炮旅就位后再发起攻击。

黎远宏接到王海涛的电报,知道己经失去了快速拿下谅山市的机会,不由的也暗叹了一声。现在己经不需要急着进攻了,黎远宏先让黄冈暂停攻击,休息待命,又让侦察团全力侦察日军情况。黎远宏把师部设在了文登县城里仍一幢法式小洋楼里,然后去二七七旅巡视了一圈。

唐为仁刚离开穆肃中这里,师装甲团团长金子歌也来到了穆肃中这里。穆肃中一看到金子歌进来,满脸笑容的迎了上去。前面来助攻的装甲营是装甲旅的部队,由军部直接领导,穆肃中并不熟悉,现在来的金子歌穆肃中就非常熟悉了,而且师装甲团和自己的几个团经常在一起作步坦协同训练,互相之间肯定配合的更加熟练。

金子歌对穆肃中立正敬礼后,穆肃中问道:“子歌,你们装甲团都到齐了?”金子歌答道:“报告穆旅长,装甲团全体到齐,师座交待了,装甲团全力配合你们旅拿下文登城。”穆肃中喜道:“太好了!子歌,能否一举拿下文登城就全看你的了!”

金子歌立正答道:“是,穆旅长放心,我的战车一定会和步兵兄弟们一举拿下文登城。”说完敬了个礼走了出去。随既外面传来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穆肃中走出帐篷一看,装甲团的几十辆大小战车正隆隆的向前线驶去。金子歌站在一辆指挥车里,伸出半截身子,拿着车载电台,一边前进一边布置着阵型。

现在装甲团里坦克车还是十八辆,其中猎豹式重型坦克只有四辆。重型装甲车十五辆,轻型装甲车二十辆。这些战车在阵地前成品字型排列,这也是个典型的攻击阵型,打头的正是四辆猎豹式重型坦克。在攻击时,坦克是当仁不让的主力,重型装甲车上的车载小口径火炮也能压制城墙上的火力点,轻型装甲车暂时只能跟在后面掩护步兵。

装甲车和五六九团都到位后,重炮团的炮击开始了。炮弹一枚接一枚的落在文登城的城墙上,让城墙抖动不停。文登的城墙并不是非常坚固,炮火只轰击了不足十分钟,就开始出现了裂纹。又轰击了十分钟,一处城墙垮塌了下来。垮塌的这段城墙不宽,只有十来米,重炮团并没有停止炮击,反而把更密集的炮弹打到了这段城墙周围。

随看炮击时间的延长,城墙垮塌的距离越来越大,半个小时后,城墙这己经出现了一段五十米宽的缺口,有碎砖乱石铺垫,在缺口这形成了一处土坡。唐为仁见效果己经达到,便命令150重榴、弹炮和122榴、弹炮停止炮击,而75炮营对缺口两例城墙进行压制性炮击。

守在文登城里的本来是一个步兵中队和一个山炮大队,巴外山高地撤下来的日军都进了文登城,这下文登城里的日军数量就增加到一千五百多人,小炮和机枪数量也翻了二倍。本来日军认为凭着文登城坚固的城墙和充足的兵力,再加上山炮,小炮、轻、重机枪可以牢牢的守住文登县城,在打退了中国军队的二次进攻后,守城的日军信心更足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中国军队会有那么多大口径重炮,并且直接对城墙下手。在城墙垮塌掉五十多米后,眼看着中国军队战车和步兵慢慢的在向城墙缺口这压过来。城头的日军就惊慌起来。城里日军最高指挥官,正是从巴外山上撤下来的那名大队长。

有了巴外山的经历,这名大队长有些怯战,看到城墙垮塌了一段,中国军队又有这么多战车助攻,心里暗自又怕了。再加上自己这边火炮全毁,根本没有重武器可以抗击中国人的战车,惊慌之下就再次下令全体向谅山市撤退。不过自这名大队长从巴外山高地撤下来后,就有不少日军军官看不起他,因此他的命令就有不少军官并不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