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个小时后,九十师到达崇左市城外,师长唐亦宽让全师原地休息,自己带着唐亦群和张灵甫二名旅长一同进城来见唐仁信和苏祖馨。见到了唐仁信和苏祖馨二人,并从二人处了解了作战计划的全部内容后,唐亦宽三人也兴奋了起来。
唐亦宽他们回到部队,把师装甲团留在了祟左市,交给装甲旅统一指挥,然后带着其余的部队直奔屋背山。到了屋背山,唐亦宽马上带着唐亦群和张灵甫二人登上屋背山观察地型。到了山顶一看,唐亦宽心里有些发凉。不是别的原因,是这个屋背山不仅山小而且山势也不险要,属于那种比较好攻打的山头。
不过因为地势的原因,屋背山下的公路也变窄了,公路一边靠着屋背山,另一边是十余米高的陡坡。唐亦宽看了好一会地型,又和二位旅长商议了半天,才做出了决定,由唐亦群带着二七一旅在屋背山布防,由张灵甫带着二七二旅在公路正面布防。师部和师属警卫团、重炮团在二七二旅后方三公里的金鸡屯驻扎。
命令一下,九十师的官兵就开始忙碌起来,修建防御工事对九十师来说是轻车熟路,重要的是要想把工事修的坚固,就要从祟左市运来建筑材料。唐亦宽一声令下,重炮团和辎重团调动了几十辆卡车,前往崇左市,运输起需要的建材来。
二一零师在前面的战斗中损失并不大,重伤员和影响战斗的轻伤员都在崇左市里的野战医院按受医治,唐鸿明接到唐仁信的命令后,组织起四个满员的团来,分别由各自团长带领,准备前往指定路段进行埋伏,但选择埋伏的地点并不容易。还有些时间,唐鸿明就把师属侦察团派了出去,寻找合适的埋伏地点。
这些部队里面,只有唐龙仔是清闲的,四六二旅己经在江州镇阻击日军,而四六三旅驻守崇左市的任务也没变。不过唐龙仔考虑到要坚守十五天以上,江州镇的压力也比较大,便从四六三旅抽出了八八一团增援江州镇,同时重炮团的五十门自行榴、弹炮也靠近了江州镇,准备随时支援江州镇。
在江州镇的四六二旅旅长李长武也收到了由唐龙仔师长转交过来的作战计划,并接到了江州镇这里要坚守十五天以上的命令。李长武也没想到唐仁信副军长会制定出这样一个作战计划来,不过在又增援上来一个团后,李长武对守位江州镇十五天以上信心十足。
考虑到那桐山在这次战斗中所要起到的重要作用,李长武命令八七八团登上那桐山,一面修整工事,一面隐蔽在那桐山上。唐羽接到命令,马上带着八七八团能战斗的官兵,转移到了那桐山上,并且开始着手修建防御工事。不过这些工事就要修的比较隐蔽,以防被日军发现。
九十军几支部队都在围绕着这份作战计划展开行动时,八七九团二营防守的第一道防线也到了很危险的地步。日军的第十六师团果然是甲种师团,战斗力很强。楚西风守了二天后,一个营也只剩下二百余人还有战斗力,其余的官兵不是牺牲了,就是受伤失去了战斗力。
日军始终没有动用大量的步兵进行攻击,而是每次都用一至二个步兵中队发起进攻,这些进攻的日军士兵很善于利用地型,枪法也相当不错,进攻的方式还是用战斗小组突进的方式。这种进攻方式,随着守军人数的减少,也越来越让楚西风头疼。
在又一次拚尽全力的打退日军进攻后,楚西风撤回防炮洞清点人数,这次又牺牲了十几位战友,还有二十多人受伤。眼看人数只有一百五十余人,楚西风也无奈的叹了口气。这时一连长刘二根凑到了楚西风面前,对楚西风说道:“营长,我们的人可是越打越少了,你可得拿个主意出来,要不我们向团座求援?”
楚西风想了一下后答道:“先别急着求援,我仃不是还有一百多人吗?再打退小日本两次进攻天就黑了,那时我再向团座求援也不迟。”刘二根一听楚西风这么说,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回到坐的地方,检杳起手中的冲、锋枪来。
日军的攻击仍在继续,二营苦苦的在支撑,临晚日军最后一次的进攻,楚西风是硬靠着营里的迫击炮和手榴、弹才顶下来的,但营里的二十多门迫击炮也被日军反击的炮火给摧毁了一大半,这也让楚西风心痛了好一阵。看见二营还能战斗的官兵加在一起都不足一百人,楚西风终汙抓起了电话。
团长韦煌己经知道江州镇这里要坚守十五天以上,接到楚西风的电话后,听电话里楚西风报告了情况并请求增援,韦煌马上命令二营放弃阵地,撤到镇內来休整。接着把电话打到了第二道阵地上的一营菅长韦大林那里。韦大林不仅是韦煌的堂弟,也是韦煌手上的爱将,韦大林不仅打起仗来敢打敢拚,而且重要的是他还很有头脑,打起仗来很聪明。
韦大林接到命令,马上让手下一营的官兵做好准备,明天该轮到自己的一营接敌了。第二道阵地和第一道阵地间隔了五百米,也和第一道阵地一样布满了暗堡和工事,战壕也挖的狠认真,日军想攻下第二道阵地,难度不会比攻下第一道阵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