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句容基地的问题是需要王海涛亲自解决的,从龙州县城往句容基地运送材料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靠王海涛来想办法了,再加上王海涛的储物戒指中还有一批损坏的武器需要在兵工厂中进行修复,因此在最近去一次句容基地就是势在必行了。
只是自己才到达泾县,仍然是立足未稳,现在还不是去句容基地的时候,这事也只能先放一放了。三天后的上午,王海涛正在指挥部里研究着泾县城的布防问题,有警卫员前来报告,门口有二个人求见,并递上了一封信。
王海涛接过信一看,竟是新四军先遣支队司令员粟裕将军的一封亲笔信。王海涛连忙让警卫把二人请进来。二人来到指挥室中,王海涛起身相迎,二人对王海涛就是立正敬礼,王海涛回礼后,来人中的一人先开了口。
此人说道:“王将军,新四军先遣支队的粟司令员指派我二人前来拜会王将军。王将军从上海战役打到南京保卫战,大半年来歼灭日军无数,立下赫赫战功,粟司令员也是十分敬佩,加上王将军曾在上海战役时就帮助过我们新四军的游击队,对此我新四军的叶挺军长也是很感激王将军的。粟司令员率领先遣支队进入皖南组织各个游击队进行敌后抗日斗争,希望可以继续得到王将军的大力支持,所以粟司令员特意派我二人前来与王将军取得联系。”
王海涛答道:“都是国民革命军系列,本就是一家人,对于粟裕将军我也是闻名己久,现在栗裕将军既然已到了皖南,不妨请粟裕将军前来做客,我王海涛必会倒履相迎。到时我自会与粟将军商议两军合作之事。”
来人答道:“王将军的好意我们会向粟司令员汇报的,相信粟司令员也会明白王将军的好意。那我们就告辞了。”王海涛见二人如此也便送二人出了指挥部大门,至于能不能见到粟裕将军就不是王海涛所能决定的了。
送走二人后,王海涛又把心思放在了如何守卫泾县的事情上,没有多想新四军的事,可他不知道,这二人回到新四军后,为了与不与王海涛见面,新四军内生了一些争议。而新四军的军部也正从江西的南昌向皖南转移之中。
在转移中新四军的军长叶挺将军就收到了重庆总指挥部的电令,电令已成立江南战区,任命国民革命军原南京城防司令王海涛上将为江南战区总司令,新四军江南所部划归江南战区,由总司令王海涛上将节制。
在拿出重炮和高射炮时,王海涛就有了成立一个重炮团的想法,不过炮兵除了从独立团抽调人手加以培训外,一时还真的没法从别的地方找人。『81中文Ω『Δ网炮兵不是步兵,拉上些青壮,支步枪训练上一、二个月就成了的,炮兵是技术兵种,想培养一批合格的炮兵并不容易。
不过看着放在仓厍里的这几十门大小口径火炮和三十几门德制高射炮,如果只是放在这没人使用,也的确是有些浪费。离开了仓库,王海涛顺便去了一下装甲团,武建周己把重型坦克已放在了仓厍中,把战车放进仓库中,一是有利于保护,二是有利于隐蔽,只是仓库太少了,实在不够用。
王海涛一到装甲团,武建周就对王海涛提出了修建仓库的请求。对武建周的意见王海涛还是赞成的,正好后勤处的处长韦长海也在,王海涛就把这件事也交给了韦长海来办。此外装甲团所需的油料在这次的转移中也用的差不多了,这可是关键的事,没有油料,这些战车只能是死物。
还有德制装甲车上的重机枪子弹也不多了,这种重机枪子弹和步兵用的机枪子弹并不通用,需要从龙州兵工厂运来,不过句容基地现在兵工厂应该已经建好了,应该可以生产这种子弹了。装甲团虽然是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可各方面的消耗也是惊人的。
安排完了装甲团的事情,王海涛回到了指挥部,这个时候王海涛觉得应该和各处联系一下了。喊来了机要处处长王树根后,王海涛说道:“王处长,你来准备几份电文,第一封给九十军军部,询问一下九十军的近况如何,并告之我已在皖南的泾县立足,并把现有部队整编成九十军独立旅。
第二封给重庆总指挥部,告之重庆我己建立九十军独立旅,并于三日前光复皖南之泾县县城,拟以此为点,对日军后方加以袭扰,以助前方之抗敌。如总指挥部有任务可直接下达,王海涛必努力完成。第三封电报给句容基地,告之我部己在皖南之泾县落足,基地可多备弹药,我将会派人前去提取。”
王海涛口述完了内容,王树根一、一记录下来,让王海涛过目后才离开了这里。第二天一早,为了成立炮兵的事,王海涛就把独立团团长黎远宏、警卫团团长唐山豹、侦察团团长唐小山三人叫到了指挥室。三人坐下后,王海涛说道:“昨天我把武器弹药入库时,现还有二十四门德制一五零重炮、二十门一三零加农炮,以及三十二门德制高射炮。我准备用这些火炮组建一个炮团。”
在得之还有这么多重炮可用时,三人的脸上出现了惊喜之色。王海涛看了三人一眼接着说道:“虽然有了重炮,可是还需要炮兵,这人从哪来,要好好合计合计。一个重炮团连炮兵加上后勤、辎重等部队少说也要有个一千多人,而且炮兵是技术兵种,不是谁都能干的,军部又远在江北,这人从哪来?”
听了王海涛的话,三人脸上的惊喜之色退去,都在考虑起这事来。好一会后还是王海涛打破了沉默继续说道:“我打算这样办,从独立团中选出一千人来组建炮兵,至于后勤、辎重等部队也由独立团的辎重营中挑选,至于独立团所缺的人由本地征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