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摇头:“辽东那边的事情,你别过多理会,无论钟家人逃到何处,都是他们自家的事,现在咱们应该做的不是怎么去堵漏洞,而是如何利用这件事做文章……刘瑾想藉此攻击我,总要有理有据才行,我何不将计就计……”
“大人的意思是……”
云柳神色间非常犹豫,显然不愿意沈溪铤而走险。
照理说这件事确实是沈溪在幕后操纵,为避免惹火上身,此时最好三缄其口,甚至什么都不做,免得别人怀疑到自己。
但沈溪却有主动出击之意。
沈溪看着云柳,道:“具体怎么做,我暂时不跟你交代,现在一切维持原状,钟夫人一家的下落你不必打探,现在更重要的事情是追查刘瑾及其身边人的动向,尤其是张文冕和江栎唯等人,这些人在做什么,我需要更多的讯息。”
云柳虽然不明白沈溪要做什么,但她的优点就是执行力非常强,当即行礼:“是大人,卑职这就去调查刘瑾及其身边人动向。”
沈溪明白,正德皇帝朱厚照对钟夫人已到近乎魔障的地步。或许这是朱厚照第一次真心实意对一个女子付出感情,可惜选错了对象,一个有夫之妇绝对不是封建礼法达到巅峰的大明皇帝可以染指,如此做只会让朱厚照声名扫地。
沈溪认真琢磨这个问题:“我到底是在帮这小子,还是害他?他为钟夫人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若再让他闹腾下去,怕是将来会为了女人连江山社稷都不顾,那时大明朝廷才叫热闹。”
不管怎么样,沈溪对于钟夫人是否会被朱厚照派去的人找到,或者说钟夫人的最终命运如何,已不再关心。
因为围绕着这个女人,沈溪事实上已经跟刘瑾对上了,战场从朝堂转移到了帝王私事,这一变化让沈溪提高了警惕……
对于皇帝私事,作为臣子即便是帝师的沈溪,没有任何发言权,相反待在朱厚照身边的刘瑾,会因为其皇室家奴的身份,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
……
二月十八,达延部、亦思马因部和朝鲜使节相继抵达京城。
沈溪这天本该亲自去接见三邦使节,不过一早从皇宫传来的消息,却让他收起了心思……朱厚照突然下令,要在这天中午举行午朝,过问朝事。
事出突然,沈溪提前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不知道皇帝为何突然有此决定,而刘瑾竟然没有阻挠,种种疑问萦绕心头,所以他只能收拾心情,准备午朝事宜。
这次朝议跟以往不同,属于邀请性质,谁被皇帝点名谁才有机会入宫。
兵部这边除了沈溪外,只有胡琏受到邀请,就连兵部侍郎何鉴和曹元都没得到通知,沈溪在五军都督府的名单中发现王陵之的名字赫然在列,这次朱厚照居然把王陵之叫到宫内参加朝议,这让沈溪十分意外。
至于其余各部尚书、正卿都在列,内阁阁臣也悉数出席,除此之外尚有五军都督府的一些人,包括平时不太问政事的张懋、张鹤龄、张延龄也都受邀参加。
胡琏之前从未有参加朝议的经验,得知情况后,面对沈溪时非常紧张。
胡琏问道:“沈尚书,您说陛下为何突然召集群臣入宫参加朝会?之前半年多陛下都未曾过问政事……”
沈溪摇了摇头:“单以这份邀请名单看,讨论的事情应该涉及军务,但不排除一些意外情况发生……至于此番朝议具体目的如何,还要看面圣后陛下过问什么。”
说是午朝,但朝臣们自觉地提前一个时辰就到文华殿等候。
沈溪这边正要跟胡琏一道出发,王陵之从军事学堂那边过来。
“师……沈尚书,我是不是也得入宫?”
王陵之见到沈溪和胡琏,神色有些不太自然,以他的身份地位,根本没有参与朝会的资格,这次入朝对他而言算是一种机遇和挑战。
沈溪道:“既来之则安之,跟我们一起走吧……入宫后尽可能少说话,若陛下问及,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陛下要的是你的心里话。”
“嗯。”
王陵之看了胡琏一眼,大有依样画葫芦的意思。在他心目中,胡琏是继师兄后又一个能领兵获胜的文官,值得信赖,所以想以胡琏作为自己的榜样。
殊不知胡琏也没有入宫参加朝议的经验,这次还得仰仗沈溪,两人不过是半斤八两罢了。
朱厚照给了钱宁公干的文书,然后叫来刘瑾,把安排钱宁去辽东的事情详细交代下去。
因为朱厚照不见朝臣,所有安排都需刘瑾来帮忙完成。
刘瑾一一领命,他最关心的是钱宁在朱厚照跟前攻击沈溪之事,不知皇帝会相信几分。
等一切安排妥当,朱厚照挥手让刘瑾和钱宁退下。
刚出院门,刘瑾便迫不及待问询钱宁具体情况。
钱宁苦着脸道:“刘公公,小人按照您之前吩咐,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兵部沈尚书身上,但陛下要小人拿出证据来……这不是为难小人吗?”
“那你是怎么说的?”
刘瑾素来看不起钱宁,现在钱宁失宠,更是将其当成奴才一样使唤,说话时根本不留任何情面。
钱宁苦着脸道:“小人没有证据,只能说在京城除了兵部沈尚书外,旁人没有如此大的神通,能够无声无息把人送走。陛下让小人去辽东查找钟夫人的同时,将证据找出来……公公,您可要帮小人啊!”
在钱宁看来,这件事是否跟沈溪有关无足轻重,最重要的是找到让朱厚照信服的证据,如此也就意味着即便是栽赃陷害也是可行的,但以钱宁的人脉,想攀诬手握实权的兵部尚书实在太过困难,怎么看都是刘瑾这个司礼监掌印更容易达成目的。
刘瑾神色冷峻:“你让咱家如何帮你?你以为,咱家有多余的人手忙这等事?罢了,你且去辽东之地调查,具体事项咱家回头自会跟你说明,只要你能把钟夫人带回来,无论这件事结果如何,姓沈的都跑不脱干系。”
“嗯!?”
钱宁先是一怔,随即想到这件事的诀窍。
无论帮钟夫人逃走的人是否沈溪,只要把钟夫人抓回来,就可以拿她身边人进行要挟,让其乖乖就范,说是兵部尚书沈溪帮的忙,事情也就成了。
二人出了豹房,即将作别时,刘瑾似笑非笑地对钱宁道:“钱千户此番往辽东,少不得有好处,届时可别忘了咱家!”
钱宁点头哈腰:“小人岂能忘了公公恩德?无论小人得到什么,都会丝毫不落地给公公您送来,不敢有私藏……但在陛下跟前,望公公为小人多多美言。”
“哼!”
刘瑾冷哼一声,“想让咱家帮你,得看你是否用心了。”
“咱家现在心腹大患,非兵部尚书沈某人莫属,他一直在背后跟咱家为难,让陛下对咱家离心离德,之前几次咱家想找机会除掉他都没有成功,反倒引起陛下警觉……如果帮助钟夫人出逃之事坐实,便可让他彻底失势,最好再拿出些他通藩卖国的证据……现在他负责接待番邦使节,你可知该怎么做?”刘瑾问道。
钱宁一听,便知自己又被当枪使了。可就算心里没底,他也只能硬着头应承:“小人尽最大努力来帮公公,不敢有丝毫懈怠。”
……
……
刘瑾跟钱宁做别后,连忙回家见孙聪和张文冕。
刘府大厅,二人听说钟夫人下落已有眉目,都显得异常关切。
孙聪问道:“公公可是要将此事栽赃给兵部沈尚书?”
“什么栽赃,本就是他所为,咱家岂会冤枉他?”
刘瑾很不高兴,瞪着孙聪道,“克明,你最好注意些,莫以为咱家宠信你,便可以在咱家面前胡言乱语,行事没个分寸。”
“这……是!”
孙聪愣了一下,赶忙低头认错。
看到孙聪被刘瑾教训,张文冕暗中偷着乐,对他而言,一旦孙聪在刘瑾跟前失宠,他的权势必然上升。
刘瑾看着二人,道:“现在的问题是……陛下要钱宁找证据,证明这件事跟兵部的人有关,只要最终证明兵部的人确实参与其中,那陛下就一定会相信事情乃是沈之厚所为……你们有何办法?”
孙聪没有回话,张文冕则微笑着自信地说:“这件事无论如何,必是沈之厚所为,公公是这意思,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