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谢迁等文官弹劾吏部尚书刘宇和户部尚书刘玑等人的事情没掀起多大风浪,事情看起来是被压下,朝廷上下一团和气,但暗地里却激流涌动,好像随时都会喷发出来。
处在风口浪尖的沈溪,保持了安然的姿态,不想牵扯进更多朝争,除了刘瑾这个阉党头目外,其余人好像跟他没多大关系,无论是谢迁来说项让他参与弹劾,又或者是兵部中人对阉党的攻讦,都没有得到他的认同。
到了七月二十五,宣府一片风平浪静,没有任何战况传到京城,只有沈溪这边对前线局势了若指掌。
这天朱厚照回宫一趟,原本准备在宫市过上一晚,但下午他醒来时张苑奏报,说是钱宁在豹房为朱厚照找来新戏班,朱厚照兴趣盎然,准备天黑前出宫。
刘瑾走后,张苑和钱宁日渐得势。
张苑这会儿志得意满,之前朱厚照说要将他的东厂和锦衣卫权限放出去,现在却没了音讯,而三千营提督之职又落在他手上,集大权于一身,别的太监都在巴结他,俨然回到朱厚照刚登基刘瑾未归位时的风光。
虽然三千营主要控制权在张鹤龄和张延龄手中,但两兄弟为了让张苑乖乖听命,给了张苑不少好处,不但为他妻子钱氏准备好住宅,还给了张苑五千两银子安家费。
这会儿张苑已能时不时回去看一下钱氏,张苑开始享受当初刘瑾身居高位时的风光,在京城内有了自己的府邸。
朱厚照睡醒后,正在梳洗,旁边有宫女太监伺候。
朱厚照一边洗脸,一边对宫女毛手毛脚,宫女都惧怕皇帝威严,没一人敢吭声,只能任由朱厚照胡作非为。
以前若是皇帝看重,那是大好事,但在当今皇帝这里,很多事情都变了味,宫女就算是被皇帝临幸,也不会得到高人一等的名分,甚至可能会被赶出宫送进豹房做事,甚至失踪不见踪影。
没有宫女对朱厚照迎合,在于他这个皇帝连自己的皇后都不爱惜,到现在都没圆房合卺,更别说是对这些无名无分的宫女了。
朱厚照道:“对了,张公公,之前朕让你和钱宁去找钟夫人,现在情况如何了?”
张苑本以为自己只是来传个话,没什么大碍,一会儿就可以陪同朱厚照出宫,末了回家跟钱氏一起吃饭,未曾想朱厚照突然问到钟夫人的事情。
张苑心一沉,暗道:“陛下记性不好么?明明只是让钱宁去找寻钟夫人下落,什么时候这也变成了我的责任?钟夫人到底去了何处,鬼才知道,陛下这是想起来一出便是一出啊!”
“回陛下!”
张苑显得很谨慎,“事情一直都由钱千户办理,奴婢未曾过问。若陛下想知晓,等回豹房后奴婢问他便是。”
朱厚照放下手头的毛巾,显得很生气:“一天天的都不知你们这些奴才在做什么,不过是找个人,钟夫人既为我大明子民,就算离开京城,也不可能飞到爪哇国去,你们手头那么大的资源,居然连个人都找不到,真是废物!”
张苑胆颤心惊,身体跟着抖个不停,被朱厚照喝斥,他只能俯首站在那儿,恨不能钻进土里去。
朱厚照甩了甩袖子,道:“到了豹房记得提醒朕,让朕亲自问钱宁关于钟夫人之事……对了,这几天宣府那边有战况传来吗?朕好像有些日子没听到过边关战况了,也不知是胜是败。”
听皇帝岔开话,张苑总算松了口气,赶紧道:“回陛下,边关没有消息便是好消息,鞑子应该没什么动静,八成是退了吧!”
朱厚照再度发怒:“鞑子跑了,这算什么狗屁好消息?朕要的是大捷!大捷懂吗?前一次大捷就在地方官员糊弄朕,要是这次再不能取得一点像样的成绩,让朕怎么面对天下黎民百姓……”
说到这里,朱厚照发现自己说多了。
关于之前虚报军功之事,虽然朝中根本不算秘密,但明面上,毕竟没人捅破窗户纸,朱厚照只是在跟沈溪和刘瑾交谈时,才将这件事挑明。
“算了!”
朱厚照摆摆手,道,“就知道问你们这些没用的东西得不到答案,朕回头找沈尚书问话,你给安排一下……不过今日怕是不行,朕还要看戏,明天吧,趁朕休息前,见面的地点别在豹房,有些不体面,就在乾清宫,朕明天上午早些回宫,你记得提醒朕!”
张苑暗暗叫苦,朱厚照让他提醒,不但要提醒询问钱宁关于钟夫人之事,来日一清早还要叫朱厚照早些回宫,这意味着当晚他很可能留在豹房守夜,没机会跟钱氏团聚。
不过张苑善于寻找机会,试探地问道:“陛下,关于见沈尚书之事,奴婢今日便去传报是否更好些?”
“也行!”
朱厚照打了个哈欠,精神萎靡不振,“那你不用陪朕出宫,去一趟兵部,或者是军事学堂,见到沈尚书后告诉他朕明天要接见,过问前线状况,让他做好准备,对了,朕最近没赏赐过沈家,让内库调拨五千两银子给沈家……”
张苑一听就来气,皇帝出手阔绰,说赏赐就赏赐,一次居然给五千两,这数字让他听了一阵胆寒。
要知道随着萧敬退隐,以及朱厚照与张太后之间出现尖锐矛盾,刘瑾四两拨千斤,主动让张皇后将内库掌管大权交到司礼监。如今刘瑾去了宣府,朱厚照点名让张苑负责内库,根据张苑所知,现在内库存银已经快支撑不住了。
张苑痛心疾首地道:“陛下,赏有功之臣也不是这么个赏法啊!”
朱厚照怒道:“怎么,朕的银子,自己不心疼,你倒替朕心疼不成?按照朕说的话去办!朕不跟你多废话了,朕要去豹房,见过沈尚书后记得回来跟朕通禀,若明日朕见不到沈尚书,唯你是问!”
“是!是!”
张苑唯唯诺诺,苦着脸应承下来。
沈溪出去不久便将周经带回偏厅。
谢迁没有起身相迎,而是板着脸打量周经:“上午说好了去宫中面圣,为何不见你踪影?”
周经笑道:“于乔,本以为你识大体,不会怪责我,未曾想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诘问,难道你以为我能对阉党之事妥协吗?”
谢迁扁了扁嘴,对周经的回答有些不以为然……虽然周经跟屠勋在弹劾刘宇和刘玑一事上表现积极,但问题是刘宇是周经的女婿,在谢迁看来,周经一定会偏袒刘宇,或许表面大公无私暗地里却在拉后腿。
沈溪见谢迁跟周经上来就红脸,行礼道:“既然两位老大人有事,那在下先去忙了,暂时告退!”
谢迁恼火不已:“之厚,你这是什么意思?看不出老夫和周尚书都是来找你的?你倒好,正主先走了,难道让老夫跟周尚书先吵一架?”
周经摇头苦笑一下,显然他不想跟谢迁有正面冲突,向沈溪说道:“之厚如果有要事,尽管去做……我们可以在这里等你一下,总之今日老夫专门为你而来,对旁人无需赘言。”
“咦?你周老儿此话是何意?你的意思,老夫是旁人?”谢迁这下算是跟周经对上了。
沈溪上前劝和:“两位老大人消消气,都是大明忠臣,几朝元老了,有何意见相左之处,尽管说出来,大家共同参详如何?”
“唉……”
周经叹息一声,道:“之厚,你毕竟年轻,有些事不懂。”
“你竟将他当作一般年轻人看待?说明你这个人没有眼光!”谢迁没好气地道,“你不想想之厚这小子,这几年做了多少事?对了,之厚,你到底为何事要离去?”
见周经和谢迁都在问自己,沈溪回答:“刚才正在给学生上课,讲到一半停住了,本想你们聊,我这边回去接着把课讲完。”
谢迁惊讶地问道:“作为兵部尚书,你竟然亲自给学生上课?”
沈溪点头:“学堂开设的课程,很多都很复杂,只能我亲自上阵才能让学生明了,可是这这边时间有限,每次都讲不尽兴……但指望旁人又不现实,所以我也很头疼……”
周经笑着撸了撸胡子,道:“不错不错,有教无类,之厚这心态很好嘛……不过,莫要指望那些武人能在学问上有多少进步,单说这做人道理,就值得那些军中无脑莽夫好好学习!”
沈溪心想,你周经受儒家思想毒害太过严重,时刻不忘标榜文人的清高以及对武将的蔑视啊。
谢迁坐下来,显得极为不屑:“既然只是向粗鲁武夫上课,那事情暂且放一放,等老夫问完你话再去也不迟……今日老夫和刑部屠尚书等人入宫面圣,未能见到圣驾,可惜有很多同僚未曾前往,包括你们二位……之厚年轻气盛,乃是老夫有意不让他去,你周某人作何不去?”
周经就跟笑面佛一样,乐呵呵回道:“去不去结果都一样,见不到陛下,意义何在?你谢于乔难道不知陛下人在豹房?”
谢迁站起来,指着周经,气呼呼地喝问:“就算陛下人在豹房又如何?我等去皇宫求见陛下,等陛下知晓,怎么也要跟我们一个交代!”
谢迁来找沈溪问话,结果却先跟周经起了争执。
谢迁认定周经有意偏帮身为阉党干将的女婿,冷嘲热讽,言语中多有质疑。周经心态却很好,笑盈盈道:“于乔何必动怒?这次我不去,只是避嫌而已,若你觉得我非去不可,那下次只管邀我同行便是。”
谢迁轻哼一声,不想就这问题跟周经纠缠不清,但脸上的疑色却丝毫未减。在沈溪看来,幸好周经不跟其一般计较,否则闹腾起来真不知怎么收场……阉党没斗倒,反倒是文官集团内讧了。
谢迁意识到自己失态,回头看向沈溪,道:“上课之事你且放到一边,现在先把面圣弹劾阉党之事说清楚……”
“老夫跟入宫向陛下纳谏的群臣商议过,如今能见驾且将弹劾奏议亲自送到陛下手上之人,非你莫属……”
沈溪一听心中发怵,谢迁这是说一套做一套啊!
说好不让自己参与此事,现在因无法面圣,居然提出让自己送奏本,这不明摆着告诉朱厚照,我沈溪站在文官集团一边?
不过转念一想:“谢老儿之前让我联名,本就将我置于文官集团之列,怕是老头子不想让我去,旁人也会向他施压……谁都知道现在朝中只有我面圣容易些,所以老头子才硬着头皮应允要我出马,以堵住那些人的嘴?”
沈溪这边未有任何表示,周经先道:“于乔,这就是你的不是了,说好了不让之厚掺和进去,怎么突然变卦了?”
谢迁老脸有些挂不住,涨红着脸道:“老夫若有解决办法,何至于出此下策?现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此事不了了之,那将来再想扫除朝中阉党,怕就没那么容易了。之厚,这次的事情怎么都要麻烦你走一趟,为朝廷社稷安稳,非去不可!”
沈溪勃然变色,质问道:“如此说来,谢阁老是要强人所难?”
“这算强人所难吗?圣人云,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你入朝以来一直受阉党欺压,如今阉党失势,你不趁机斩草除根,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若刘瑾卷土重来,你如何能保证将来朝廷政治清明?”
谢迁拿大道理教训人,说得好像多有道理,但其实连他自己都底气不足。
关于沈溪是否亲身参与到弹劾刘宇等阉党骨干的行动,他跟沈溪之前有约定,现在是他违约在先。
周经在旁说和:“于乔,你不必为难之厚,他在朝中得陛下信任,若失去公允的立场,贸然参与朝争,一次两次或许陛下会接纳,但久而久之陛下对他的信任便会消弭于无形,实属不智!”
谢迁瞪了周经一眼,目光好似在说,我跟我孙女婿说话,你插什么嘴?
沈溪行礼:“谢阁老不必说了,若我能面圣的话,自然不会推搪,但如今陛下在豹房深居不出,只有少数几名亲信可以见驾,若我去求见,没有正当的理由怕是会被拒之门外!”
周经再道:“于乔,之厚说得有道理。”
谢迁有些恼火,看着周经道:“你一再劝阻,却不知你来兵部目的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