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〇一章 潦草选后

寒门状元 天子 5029 字 9个月前

张太后离开后,朱厚照怒冲冲地道:“朕不是说过了吗,这件事由太后定夺,高凤那狗奴才何处去了?他不是要帮朕处置好这件事吗?人呢?”

刘瑾劝解道:“陛下,这件事或许怪不了高公公,太后娘娘执意如此,谁能劝阻?”

朱厚照叹了口气:“实在不可理喻,朕之前就在琢磨如何应付此事,现在倒好,让朕自己来挑选……朕哪里有这闲工夫?”

即便刘瑾自问对朱厚照的性格把握得十分透彻,此时也有些摸不清熊孩子的心态,不过是选个皇后而已,剩下两个还会做妃子,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何朱厚照会有这么大的抵触情绪?

他却不知,朱厚照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但凡别人为他安排好的事情,心中就觉得不自在,尤其熊孩子原本就对选后不感兴趣,觉得自己年纪小,还没玩够,不用那么着急立后,等将来遇到合适的女人,再将之立为皇后。

不过现在是可以影响他皇位稳固的张太后所做决定,朱厚照无法推辞,只能收拾心情,准备来日去坤宁宫敷衍了事。

……

……

三名备选皇后,一个夏氏,一个吴氏,一个沈氏。

三女均由张太后亲自挑选所得,严格按照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规矩行事,“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主要偏重选择清贫之家的女子,以此辅佐皇帝节俭勤政。

二月二这天,朱厚照很早便从宫外回来,原本准备补个觉再去坤宁宫,结果他刚吃过早饭还没躺下,张太后已差人来传话让他过去。

张太后考虑到朱厚照中午要参加午朝,趁着午朝前见一下三位备选皇后,谁能留在坤宁宫为后,谁为妃子,都由朱厚照说了算。

朱厚照没能安寝,满肚子火气地带着刘瑾和张苑抵达坤宁宫。

张太后已在大殿等候多时,等朱厚照进来,发现后门附近多了一道屏风,不用说,三名备选皇后都在屏风后面。

“母后,儿臣来了。”

朱厚照恭恭敬敬地向张皇后行了个礼,之前他还很不情愿,但想到此时屏风后有三名从数以万计的女子中精挑细选才走到这一步的佳人,说不定全都是那种国色天香的绝色,心里终于好受了些。

张太后笑着起身:“皇儿,你怎么选后都不积极,还要我派人去催促?来来来,这就是三名皇后人选,你先看过,以便确定谁为皇后,谁为嫔妃。”

朱厚照指了指屏风,问道:“就在里面?”

“嗯。”张太后点头。

朱厚照非常满意,大步走了过去,准备直接推开屏风,旁边高凤跳出来阻拦:“陛下,万万不可,要先等宫女为您撤去阻碍,而且……您还得退后几步,保持一定的距离!”

就算朱厚照贵为皇帝,前面屏风后面的三个女人也一定是他的人,但规矩还是必须要遵守的。

朱厚照原本就对高凤不满,闻言恶狠狠地瞪了对方一眼,似乎怪责其话多。

朱厚照道:“母后,现在怎么办?”

张太后知道自己马上要有儿媳妇了,以后身边时时有人跟自己聊家常,眉开眼笑地道:“让宫女撤开屏风便是,你到哀家身边来。”

朱厚照后退几步,来到张皇后身旁站定,然后带着几分期许想看清楚屏风后的女人是何模样。

但随着宫女将屏风撤去,后面娉婷站立的三个少女让朱厚照瞬间没了兴致。

倒也不能说丑,毕竟经过重重筛选,五官、头发、皮肤、身形以及音色、仪态、步姿等都要考核,丑人根本走不到最后这一步,放到后世绝对是校花级别的美女,但问题是朱厚照最喜欢的是那种有风韵的成婚妇人,面前三女岁数都比他小,看起来楚楚可怜,让朱厚照提不起任何兴致。

去÷小?說→網』♂去÷小?說→網』,

谢迁和王鏊坚持到很晚,眼看已经到了后半夜,年长几岁的王鏊终于撑不住了,不住地低头打瞌睡。

谢迁招呼道:“济之,你若累了,先去安歇吧,我再批阅几份奏本……”

王鏊打了个哈欠,站起身来,摇头不已:“让于乔你每日熬夜,我这心中实在过意不去,可岁月不饶人啊!”

谢迁笑了笑,目送王鏊出了房门,身影消失在后院门口,低下头正打算继续做事,忽然听到外面走廊有脚步声传来,他不由侧目看了过去,但见公事房的门被人从外面打开,然后进来一名有几分面熟的太监……却是司礼监秉笔张雄。

谢迁看到张雄后有些诧异,根据他了解,此人原本是都知监掌司,后巴结张苑,顺利进入司礼监担任秉笔。尤其让他不喜的是,此人属自阉入宫,究其原因则是自小受后娘虐待,找父亲伸冤不得,于是愤而自阉,发誓再不与父亲相见,于孝道不符。

谢迁微微皱眉,心想:“以前司礼监都是一群德才兼备的太监担当,值得人尊敬,但现在全都是一群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没一个有操守。”

张雄见到谢迁后恭敬异常,手里捧着份奏本走到办公桌前,道:“谢阁老,这里有一份紧急奏本,涉及西北军务,请您过目。”

谢迁疑惑地问道:“张公公,你不是在司礼监任职吗?为何连通政司的活计你也一并承包了?”

张雄脸上带着几分无奈:“刘公公跟通政司打过招呼,有什么紧急军务奏本可不走内阁,直接送进司礼监……在下看到这份奏本觉得问题严重,便赶紧带来给阁老您过目,免得有紧要事耽搁。”

谢迁闻言没再多说什么,接过奏本仔细看了一遍,才知道不是什么紧急军务,而是涉及三边钱粮亏空及初步处理意见。王守仁将调查到的一些情况上奏,结果奏本被刘瑾截留,没有送到文渊阁走票拟的流程。

这是王守仁从朱晖手里拿到名册后向朝廷上的第一份奏本,涉及的都是三边中低层官员,谢迁见没有牵连到沈溪,微微松了口气。随即他发现情况不对,抬起头来,问道:“谁让你送来的?”

张雄笑着回答:“谢阁老莫要误会,是在下觉得事情紧急,这才将奏本送来。”

谢迁站起来,一把将奏本塞回张雄怀中,不悦地道:“既然你系擅自而来,那便将此奏本带回司礼监,老夫多谢你的好意。若是张苑张公公,又或者国舅那边让你来的,你让他们断了这心思,如今朝中情况,不是结党便能解决问题的,以后刘瑾再做什么事,你不必向老夫通禀……”

谢迁感受到张鹤龄和张延龄两兄弟发出的善意,居然将刘瑾截留的奏本带来让他过目,意思明显……我们在宫内宫外都有势力,你只要投靠我们,那铲除刘瑾不是难事。

谢迁虽然看不起刘瑾,想将之扳倒,但他从未想过跟外戚狼狈为奸,所以对张雄送来的奏本显得不屑一顾。

张雄拿着奏本,有些无奈,看到谢迁态度坚决,最后摇了摇头,灰溜溜离开,回去告诉张苑这边的具体情况。

外戚想拉拢谢迁,只能利用宫里人,也就是如今地位不低的张苑。宫中这么多太监中,能跟刘瑾分庭抗礼的只有张苑,而且随着刘瑾忙于公事,张苑愈发得宠,但由于豹房的建立,刘瑾扳回一点劣势。

眼见皇帝喜新厌旧,又开始往宫外跑,张氏兄弟只能通过别的方法继续保持对刘瑾的威胁,于是想拉拢内阁首辅谢迁。但可惜,谢迁性格圆滑不假,但做人有底线,不会轻易被人收买。

张雄这边刚离开文渊阁,王鏊从后院出来,站在月门处向四周看了看,没发现异常,于是好奇地问道:“于乔,我听到外面有话语声,有何事?”

谢迁摆手:“没事,只是有只苍蝇在嗡嗡,赶走便罢!”

……

……

朱厚照过着神仙一样逍遥自在的生活。

每天都在下午临近黄昏时出门,到宫外豹房过夜,恣意享乐一整夜后,第二天早晨宫门开启时回宫,白天睡一整天,如果偶尔临朝也是过了午时,甚至临近黄昏时在奉天殿或者乾清宫召见阁臣和六部九卿走个过场,然后收拾心情,又准备出宫……

周而复始,就好像上班一样,每天生活都这么忙碌,至于朝廷有什么事情,他基本不会过问,全都交给刘瑾处置。

豹房建立,随着刘瑾暗中挖墙角,将宫市的伶人和奇珍异兽往宫外迁移,朱厚照又不喜欢在宫里留宿了。

之前还遮遮掩掩,现在朱厚照出宫门已是大摇大摆,身边带着几十名随从,大批厂卫暗中保护,而在豹房周围更是布置有数百名侍卫上直军的官兵,保护他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