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四章 引敌来战

寒门状元 天子 3582 字 9个月前

苏敬杨眉开眼笑,急声道:“大人,末将还是领兵出城为好!”

“嗯!”

沈溪点头,“这次就算是弥补之前宝庆府那一战对你的不公吧。此战后,兵马会尾随追击交趾兵马南下,至于南宁城这边的破事儿,本官暂且不想追究,先将南蛮赶出国门外才是正理!”

苏敬杨抱拳:“末将领命!”

……

……

沈溪带着王禾、风昭原和马九等人抵达营门时,营外已经云集大批士绅。

带头的自然是高集。

这次高集有点儿冲营的意思,他知道自己处于弱势一方,抱着求死之心前来,如果沈溪当众将他拿下甚至就地格杀,众目睽睽之下,沈溪除非把全城的人都杀了,否则也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沈溪走上前,故作惊讶地问道:“高知府,莫非你已经知道叛军即将攻城的消息,特带人前来帮忙镇守城门?”

高集就被问得一愣,随即他反应过来,怒目而视:“沈贼,今日高某前来是跟你讨还公道,你昨日糟蹋老夫儿媳,这笔帐怎么算?”

因为是诬陷,还是下级构陷上级,高集底气不足,以至于嘶喊出的话没多少威势。

沈溪奇怪地反问:“本官几时碰过你儿媳?她昨夜在我中军大帐中咆哮公堂,被本官找婆子抽了几板子脸,怎么……莫非她还想诬陷本官不成?”

在场士绅一个个心里打鼓,他们本以为沈溪会狗急跳墙,但见沈溪说话那么自然,不由面面相觑,因为他们觉得沈溪所说更占理。

那些士绅齐刷刷看向高集,目光好似在问,不是说昨日你儿媳是在府衙被沈溪霸占的吗,怎么成了昨夜是在营中会面的?到底谁说的是真的?

高集恼羞成怒:“混账,沈贼你敢做不敢当?可敢找人对质?”

王禾站出来指着高集:“姓高的,别给脸不要脸,我们沈大人稀罕你儿媳?就算你把你孙女、孙媳妇送来,沈大人都不稀罕看一眼……也不看看你儿媳妇什么长相,沈大人瞎了眼会看上她?”

这话说得非常难听,却让在场那些士绅听出一些苗头。

可不是么?

人家沈大人什么身份?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当朝左都御史兼领兵部尚书的正二品大员,最重要的是现如今年不到二十,仪表堂堂气度不凡。

你高家儿媳再好,也不过是普通妇人,年岁都已经二十好几了,沈大人会瞎了眼稀罕一介平庸妇人?

要糟蹋,也应该去找好一点的姑娘,起码是十五六岁的黄花大闺女,要是大家千金那就更好了。

推荐大神作品:我是至尊白银霸主a

{}无弹窗冬日的清晨,浓雾弥漫,南宁府城一片风平浪静。

城墙上的士兵仍旧正常巡逻,城外偶尔有快马带回消息,从邕江南岸乘船渡河,到城门口再由小门迎接进城,传报沈溪。

沈溪很早便来到城头巡查,按照平时习惯,他应该在辰时巡查结束回营休息,等中午后睡醒再继续工作。

就在沈溪巡查城防到南门时,云柳骑马从城外进城,上了城头,出现在沈溪面前。

沈溪打量风尘仆仆的云柳,问道:“交待你的事情,可完成了?”

云柳行礼:“是,大人。卑职已连夜将邕江上游几处渡河地点毁去,是时火光冲天,十里外清晰可见。在确认惹来南蛮斥候后,在火光照映下,我们当众将搜集来的几十艘破旧船只凿沉……”

“嗯!”

沈溪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做得好,但你今日还不能休息,先回去等候……至少上午你别想入睡了!”

云柳之前也不理解派她出城的目的,但现在通过对情报的分析汇总,再加上具体执行任务时的反馈,她已经弄明白了沈溪的意图,自然不会有何异议,行礼告退,快速下了城墙。

沈溪在城头看着南面雾茫茫一片,不由叹道:“在南宁府城好些日子了,今日清晨适逢大雾,加上之前的卖力表演,我就不信交趾兵马不上钩。一旦敌军来袭,正好可以检验三军实力!”

……

……

宣化县衙,衙差早已起床。

沈溪率领军队接管城防后,府衙和县衙负责的具体事务,主要集中在辅助军队在城中拦路设卡上。

如今知府和县令都无权干涉南宁城内的军政事宜,所有政策均出自沈溪之手,甚至城中商品定价权都被军队接管。

正是因为米、粮、盐、茶等生活必需品的定价权,导致沈溪跟城中士绅交恶,士绅们认为沈溪侵犯了他们的权益,纠结起来跟沈溪唱反调。尤其是在高宁氏的事情发生后,城中士绅无条件地站在高集一方,准备一同前去声讨沈溪。

高集一宿没睡,主要是担惊受怕,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在跟西南六省最有权力的人对抗。

在这时代,下级跟上级斗,无异于以卵击石,高集行事一向怯弱保守,他昨夜是被自己的儿媳逼上梁山,现在他要跟沈溪正面相博了,内心充满了恐惧。

卯时刚过,很多士绅汇聚到县衙正堂等候,天色未亮,高集出来跟士绅见面。

有士绅上前见礼:“大人,几时往府衙去?”

高集道:“老夫听闻,沈贼昨日畏罪未在府衙过夜,逃入军营寻求庇护,想来是怕我等前去声讨,无地自容!”

官绅面面相觑,沈溪作为南征兵马主帅,去军营歇宿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这里居然被高集当作“畏罪”之举,道理如何都说不通,但他们不好意思指出高集的谬误,纷纷附和“有理”,但内心都在打鼓。

他们倒不是为自己正义的旗号担心,而是怕沈溪乱来,将他们全部扣下。

南宁府山高皇帝远,距离京城六七千里,沈溪如果要乱来,再给他们冠上通匪的罪名,朝廷根本就无法细究彻查,那他们此去军营讨说法就等于是白白送死,不能不为身家性命忧虑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