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让人吃惊的是,沈溪将佛郎机人盘踞的上川岛兵不血刃拿了下来,缴获数量庞大的财货,使得粤省海疆尽数重归大明管辖。
沈溪从船上下来时,官员们簇拥着过来,给沈溪行礼道贺,章元应和林廷选只是礼节性与沈溪会面,随后他们便乘轿离开港区。
沈溪则继续跟府县官员和士绅名流打交道,等船上官兵押送俘虏,搬运缴获物资下船,围观百姓的欢呼声越发高涨。
随后是隆重的进城仪式。
沈溪骑在马上,率领六百亲兵自归德门入城,一路上几乎全是万人拥戴欢呼喝彩的盛大场面,许多百姓为了瞻仰沈溪的英姿,硬是跟着沈溪走了一路。
等沈溪来到临时设置在广州官驿的督抚衙门外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再加上舞狮、舞龙的队伍,无比的热闹。
直到沈溪进入大门,门外的百姓依然舍不得离去,舞狮舞龙表演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才结束,随后人群才慢慢散去。
沈溪带回广州城的,是他的六百亲兵,其余人马则留守驻扎城外港区,一方面看守俘虏和缴获的钱财货物,另一方面则是等论功请赏。
等这些做完,他们便会解散,返回各自卫所,准备过年,一直要等来年开春后才会跟随沈溪北伐。
沈溪这头刚回督抚衙门,广东都指挥使李彻便自官驿后门进来,请见沈溪,他给沈溪带来一个消息,厘定军功,不但需要沈溪和李彻协商,朝廷派驻粤省的两位镇守太监也会出面,而这种事基本要由镇守太监说了才算。
大明弘治年间,司礼监在粤桂地区设镇守太监三人,其中两广镇守中官一人,粤省镇守中官一人和桂省镇守中官一人,其中常驻广州的是两广镇守和粤省镇守。
按照李彻之意,最好给两位镇守太监送些礼物过去,如此一来,只需要交上去一份请功名册,两位镇守太监就会顺水推舟,不会加以为难。
李彻道:“沈大人,您此番是以督抚身份亲自领兵出征,军中没有监军,两位镇守太监已多有怨言!”
沈溪一听大为不爽!
我领皇命出征,属于文官带兵,皇帝并未给我委派监军太监,我也用不着你们监军。怎么,之前我到广州的时候,你们不理不睬,连个招呼都不打,现在到论功请赏了,却跳出来咋呼了?
话说我带兵去剿匪,士兵有多少功劳,不是我最清楚,难道你们比我更清楚?
ps:第二更送到!
今天应该还有一更,请大家多多支持,天子尽力码字,不让大家失望。
第二天一大早,沈溪从帐篷里出来,马九笑着迎上前,身后跟着六丫……此时六丫的小脸蛋红扑扑的,看向沈溪的眼神有些害羞。
沈溪有些诧异,忍不住用狐疑的目光打量马九和六丫,不会是昨晚六丫冷得受不了,跑去马九的帐篷,两人做了露水夫妻吧?
好你个马九,新婚燕尔,小玉姐对你千依百顺,你居然对一个小姑娘下毒手?人家六丫才十二岁,你这他娘的是老牛啃嫩草啊!
马九畏畏缩缩地走沈溪跟前,深施一礼:“大人。”
“嗯。”
沈溪淡然点头,问道,“有事?”
马九脸色通红,期期艾艾道:“小人……小人和六子兄弟一见如故,她对小人有救命之恩,小人打算收她做义……弟,想请大人做个见证。”
义弟!?
不是夫妻?
沈溪琢磨了一下,什么义兄义弟,分明是义兄和义妹,这叫义结金兰。沈溪看了六丫一眼,问道:“你呢?”
六丫直接躲到了马九身后,伸出半边脑袋,小声说道:“好。”
回答得倒也干脆,沈溪点头:“彼此都愿意就好……老九,以后可要善待人家,别收下义弟,到头来不管不问。”
马九严肃地道:“大人说的是,小人与贱内都无亲眷,一定拿她当自家人看待!”
马九和小玉孤苦伶仃,在沈、陆两家还有车马帮庇护下一路走来结成连理,二人对此都很珍惜,同样可怜的六丫做了马九和小玉的家人,对六丫来说的确是好事。
沈溪微微一笑:“那本官就替你们作见证。”
六丫和马九跪下来朝沈溪磕头,旁边朱鸿和荆越等人大声起哄,等礼成后,荆越凑到沈溪耳边,问道:“大人,老九兄弟不会真当六子是男娃吧?”
荆越是除了沈溪和马九外,唯一知道六丫是女儿身的,毕竟是他一手把六丫送到沈溪船上。
沈溪笑道:“我已经告诉他真相了,你不用瞎想,老九和我玉儿姐会对六子好的。”
“那就好,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