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心里有种害了这年轻人的感觉,不过跟着他出去打仗,不一定送死,说不定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呢
“准备出发”
沈溪开始整顿兵马,虽然队伍不多,但这五百人至少都听从他的调遣。
沈溪当前最关心的是用于架桥的辎重,还有那十门佛郎机炮的情况,一定要保证火炮在行进途中不出意外。
榆林城的北城门隆隆打开,沈溪左右看了一眼,跟随炮队出城的只有少数骑兵,数量不到一百。
车队刚刚驶离城门,后面已“咣”地一声,榆林城北城门已然关上。
城门楼上,朱晖朝沈溪挥了挥手:“沈大人,本爵恭祝您马到功成”
旁边公鸭嗓子的镇守太监孙易喊道:“是牛到功成”
沈溪回头望了一眼,目光中带着几分恼怒这些人说风凉话真是一个顶俩,有本事下来跟我一起去跟鞑靼人拼命啊。
牛车队伍出发时,城头上的边军官兵纷纷举起刀枪和旗帜呐喊起来,因为他们少有见过这种壮观的场面,情不自禁为出征的将士呐喊助威。
“喔,喔”
呼喊声此起彼伏,连同沈溪这路人马的热情也给点燃,城头和城下都一片振奋。
车队一路向北,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才驶出成化十年修筑的长城红山段等再过一百多年,万历皇帝会在红山上修筑镇北台,其势威武雄壮,后世被誉为中国长城三大奇观。
牛车队继续向前,沈溪环视四周,红山下原本与蒙人交易的红山互市已经关闭,只留下一片废墟。北面控制边境贸易的易马城和供蒙人纳贡的款贡城,也尽都荒废,可见战争对边境经贸影响之大。
又向北走了大约半个时辰,远处已经能看到滚滚尘烟,估计刘大夏所部这时正与鞑靼人交手。
眼见周边已经是平坦的草原,哪怕几十辆牛车并行也没有问题,于是沈溪大声下令:“把所有牛车分为十个部分,每三辆连为一体,火炮居中,再将三十辆牛车并排架起来”
“大人,这是为什么”宋书不解地问道。
沈溪顾不上解释,这个时候只能用“铁锁连舟”,如此与鞑靼骑兵对阵时便能提供一个宽大的平台供炮手使用。
又过了大约一个时辰。
“沈大人,牛车连好了,您看”张老五人实诚,办事牢靠,用铁链和木杠子把牛车固定好。
沈溪从马车上跳下来,踏上居中那辆设了扶手的牛车车架,他突然觉得少了点儿什么,让人把令旗送过来,拿在手中,大喝道:“继续出发”
骑兵打头阵,后面是盾牌阵,不过盾牌兵只有四五十人,显得较为稀疏,主要是防止牛被弓箭射到。这“铁索连舟”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能让牛出问题,一辆车出状况,很可能所有牛车都跟着出问题。
再其后,是长矛步兵,负责跟冲杀上来的鞑靼骑兵进行肉搏,在有盾牌兵掩护的情况下,长矛兵能发挥一定威力。
战阵中间便是三十辆并排在一起的牛车,上面不但架设有火炮,还有配套的炮手、装弹手和炮弹。牛车上同样安排有盾牌兵,主要作用在于防止对方箭矢,尤其是火箭。
一旦有火箭射过来,点燃炮弹或者火药,发生爆炸,那会令牛车阵自乱阵脚。
最后是负责殿后的士兵,这些士兵还有个作用,在炮手和装弹手死亡后,上牛车补充位置。
而站在最高处的,是这次行动的总指挥沈溪,他的任务是挥动手上的令旗,调度防守的兵力,以及发出放炮的指令。
ps:第三更到
希望明天能四更,天子求订阅、、和支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当沈溪说完话时,在场人面面相觑。
敬重你是给保国公面子,同时给你钦差这个身份的面子,但你没资格对我等下令。
镇守太监孙易冷笑不已:“说担责,你担得起吗”
确切地说,沈溪真没底气担责,因为他既不是武将,也不是皇帝派来领兵的文臣,只是单纯来送炮的。
朱晖善解人意,主动替沈溪解围,笑着道:“沈大人远道而来,背负皇命,昨日我等是见识过新炮的厉害,但出了城,火炮无用武之地,恐怕无法驰援。”
这倒是说出个实情。
佛郎机炮再厉害,只能定点使用,防守效果固然不错,但要说送上战场杀敌,非要等朝廷把改良版的手铳研究出来才好使。
连朱晖都不同意沈溪担责出兵,那些将领对沈溪的攻讦更多了人毕竟都有从众从权心理。
“报”
就在众将领纷纷出言对沈溪质疑时,外面传令官冲了进来,带来战场上最新战报:“中军主力趁着鞑靼人没有实现合围前奋起反击,杀出一条血路,且战且退,如今已退到二十里开外的大营盘总督大人急令榆林城派兵前往榆溪河,架设浮桥,以便大军渡河”
一句话,让大厅内所有人惊骇欲绝。
战报中的“总督”,正是暂代三边总督的户部尚书刘大夏。
刘大夏终于突围归来,老帅就是有魄力和决断,可惜如今遇上一点儿麻烦。
榆林卫城北面八里是长城红山段,如今鞑靼人已经将这段城墙攻破,再向北七里就是榆溪河。
榆溪河于明弘治年间主体呈西东走向,大致是后世白庙河和波浪河这一段,如今的圪求河反倒是支流。从北边的草原南下,必须跨过榆溪河。
榆溪河虽然算不上河宽水深,但宽度也有十几丈,最深处约莫有一两丈,无法泅渡。
河上本来架设有浮桥,但被鞑靼人摧毁,如今刘大夏率兵南撤眼看即将退回榆林卫,但大军渡河必须要有船只或者是浮桥。
“这可怎么办才好”
一堆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最后都看向朱晖,等他做主。
朱晖自己却没什么主见,只能求助手下这一群参将和幕僚,可此时谁也不敢乱说话提供错了建议,那是要掉脑袋的。
“我来领兵架桥”
沈溪见这些个将领又在推诿,不由火冒三丈,主动站出来说道。
“沈大人,您莫要逞强,出了榆林卫往北,一路并不平坦,这火炮光靠人力可送不到前线。”
昨天沈溪确实赢得城中守军将士的尊重,不过他们更佩服的却是沈溪送来的佛郎机火炮的威力。
眼下沈溪自告奋勇说要领兵出城,在这些人看来,纯属自不量力。
有一次胜利已是侥幸,还想来第二次
“给我五百兵马,三十辆牛车,其余的事情不用你们担心”沈溪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眼下能决定此事的只有延绥巡抚朱晖,三边最大的官是暂代总督职务的刘大夏,其次就是朱晖这个有着公爵尊衔的延绥巡抚。
朱晖迟疑半晌,才道:“只能借调沈大人三百兵马,至于另外二百就用沈大人带来的本部人马吧。”
真会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