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仅仅只是盯上,因为这一行随从人员相当多,尤其是曾经干过山贼,对劫道行当颇有研究的朱起,极为谨慎,使得许多小规模的盗匪只能望而兴叹。
这一路小心提防,已经躲过几批盗匪,但总归有些大的盗匪势力躲不开,尤其这一行还这么张扬,周氏在外大手大脚花钱,想不惹人注意都难。
冬月初四,天已经很冷了,白天变得很短。本来想在过了中午后就不再出发,因为每天基本都是卯时就起来赶路,到下午太阳没落山之前,就得找地方落脚,这是躲避盗匪的好办法。
盗匪习惯了在黄昏到前半夜这段时间行动,没有说一大清早不睡觉跑去劫掠的。
通常申酉之交前后是最危险的时段。
这天中午,刚好经过一个市镇,可周氏见儿子心切,听说前面不到二十里就有另外一个镇子,镇里还有官驿,她就主张提议继续行路,这样在天黑前便能抵达。
惠娘也放松了警惕,看看官道平坦,周围又没有山岭,便想着多赶路,于是应允下来。
结果就是这二十里无遮无掩的宽大官道上,突然从两边的草丛中冲出一伙七八十人的盗匪。
当惠娘反应过来时,车驾已经被人给围上了。
“白动!白动!再动把你们戳几个窟窿!”
中原的话,跟福建客家话差别太大,两边语言不通,再加上涌出来的盗匪不少,车驾被围之初,显得很是凌乱。
这些个盗匪不像是普通草寇,都带有武器,刀枪剑戟显得极为杂乱,但却都是明晃晃的兵刃。
而惠娘这一行中虽然夹杂有大量车马帮习惯了打打杀杀的弟兄,可沿途为了过关卡迎接检查,车队最多只是带了一些防身的棍棒,于是在兵器和人数上,都处于极大的下风。
“这……这怎么回事?哎呀,你们敢劫我们,我儿是朝廷命官!”
惠娘从马车上跳下来,老远就听到周氏在那儿嘶喊,态度极为嚣张……我儿子是官,你们劫我们,不想活了?
可惜她的话,没人能听得懂,闽西方言到了中原,比起爪哇国的语言并不好理解多少,周氏没去过大地方,哪里会说官话?
倒是朱起有经验,官话说得很顺溜,赶紧把自己是官家省亲家眷的身份报了出来。
结果那些盗匪丝毫不在乎,冷笑看着趾高气扬的周氏,喝道:“劫的就是你们这群贪官污吏的家眷,这婆姨我们盯了她一路,骂人肆无忌惮,到处胡乱花钱显摆,简直是个为富不仁的恶妇,我们绝不放过。”
“弟兄们,把银钱劫走,有反抗的格杀,女眷不得碰。至于这恶婆娘你们带回去,任由处置!”
ps:第一更到!
这章天子八点就起床开码,结果足足码了四个小时才码完,状态之差可见一斑!天子尽力而为,今天争取更四章!
诚挚地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
经过一个多月的行程,沈家与惠娘一行终于离开江西地界,踏足江北之地。
一路辛苦,让惠娘觉得很是疲累,她自以为是可以经得起磨难之人,却不知这几年操劳下来,她的身体已有些撑不住,就连晚上都不能熬夜太深,就算这一路是在马车上,颠簸下来也让她头晕眼花。
不过惠娘并没有叫苦,因为她不想被周氏看不起。
反观周氏,人家根本不是出来逃难的,而是游山玩水的,一路上只要是投宿,就能听到周氏那扯着嗓子骂儿子和女儿的声音,惠娘不由替沈溪的弟弟妹妹感觉心疼。
这不像是亲娘在养,倒好似后妈在带孩子。
“娘,我想去跟小弟小妹玩。”陆曦儿这一路上精神倒是很好,因为她快要见到她的沈溪哥哥和黛儿姐姐了,而且今后长期住在京城不用回汀州,那就可以跟以前一样开心地三个人一起玩耍……
傻闺女啊,你不知道你沈溪哥哥已经成婚了吗!?
就算他没成婚,如今也是朝廷的大官,平日里公事那么繁忙,怎么会有时间陪你玩耍?
此次到京城,江西境内主要是走官道,由赣州至吉安、南昌,自九江过大江。到了江北地界,仍旧以陆路为主,由定远、中都凤阳、开封、邯郸、真定到京师,这样走的原因是一则队伍中马车太多,一时间租不到那么多舟船,另外便是走大运河的话目标明显,一旦被福建布政使司衙门的人盯上,请求南京协同办案,他们很可能到不了京城。
惠娘这一路上一直忍受辛苦,可她并没有怨言,北上是她自己选择的,无论这一路好或者歹,怨不得别人,而且她已打定主意,若商会的事情真可能影响沈溪的仕途,她宁可去死,也不会连累沈溪。
大病一场之后,惠娘总想要为自己多考虑一些,但在涉及沈溪的问题上,她就宁愿多付出一些,因为她心中觉得,自己有今天,商会有今天,完全是沈溪的功劳。
做人不能忘恩负义!
“快看看,前面有城镇,马九,加快一点儿,咱今天就在镇子里不走了,我要进城买点东西……”
一路上,周氏只要路过城镇,必然要停留一番,通常到客栈后屁股没焐热,她就带着小玉,还有几个车马帮的弟兄出去“进货”。
惠娘只能用“进货”来形容周氏的逛街。
每个地方都有土特产,多半跟吃食有关,好吃是好吃但到不了京城就会变质。每次周氏都买不老少,旅途颠簸人们根本就没什么胃口,况且就算胃口好周氏也不吃,而且还不让大家吃,非说给她大儿子留着。
感情钱是大风刮来的,你儿子帮你赚了那么多钱,就是为了给你在路上糟蹋是吗?
以前惠娘觉得这个姐姐节省,两个人一起做生意,相互商量,勤俭节约,很快就把产业做大做强,现在才知道,这个姐姐也会大手大脚花钱,以前勤俭是因为在老太太的管束下不敢张扬,当然也有可能是她手上从来没掌握这么多银子,现在整一个暴发户的心态。
周氏的想法很简单:“我带的银子这么多,就算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也足以让我花一辈子了,如此还刻薄自己做什么?有钱那一定要花个痛快!”
惠娘最后看不过眼了,赶紧提醒周氏:“姐姐,还是节省些吧,到了京城我们得重新来过,需要花不少钱……况且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总要多些银子傍身才好。”
周氏得意地说道:“那该是妹妹你操心……我想过了,以后不再做生意,找个离憨娃儿家近的地方,买个院子住下,也不打搅他的生活,以后他家里若有什么事,我过去帮忙,若是有了孩子,我给他带。”
惠娘蹙眉:“姐姐,沈大人有韵儿和黛儿照顾,还有丫鬟和管家、奴仆,您过去算怎么回事?”
周氏骂骂咧咧:“他是我生的,我给他带孩子怎么了?以前我孩子想让他祖母带,他祖母连正眼都不瞧我一下,我肯帮忙他应该偷着乐才是。那些个管家、丫鬟什么的,哪里有我用心,我指不定把他的孩子培养成秀才、举人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