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亲

寒门状元 天子 2653 字 9个月前

经过南方这场瘟疫之后,药铺里的药材库存已经严重不足,以目前生意兴隆的状况,支撑不了几天就要断货。因此,必须从别的地方购进药材补货,这就需要本钱。

周氏有红利分,但也要拿出之前惠娘给她的银子来作为药铺的流动资金,对于周氏来说,这本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自然乐意之至。

几天之后,新一批药材运来了。

这批药材价格比之半年前要贵上一倍有余。在药材进到药铺后,惠娘很发愁,她不想涨价令乡亲难以承受,但这批药材进价就很高,她才刚让周氏入股作为药铺的老板,并不想让周氏赔钱。

“要不咱就以进价把药材卖出去如何?外面药铺的药材价格基本上翻了两倍,咱们保本卖虽然有些对不起百姓,但好在咱也不亏本。”

惠娘找周氏商量,其实是想征得周氏的同意。毕竟开门做生意,还需要算上人工和杂税,不赚钱其实就已经亏了。

周氏没多少主意,在经营药铺上惠娘远比她有经验,她什么看法都没有就表态同意下来。

如此周氏作为药铺的二当家,也开始出来经营铺子,她不识字,记账的事需要惠娘负责,她首先要学的记住药材的名字,要把什么药放在哪里记清楚,这就需要周氏能认识盛着药材的抽屉外面的字。

打理药铺生意的头几天,周氏天天都在学认字,这对目不识丁的她来说无异于一场巨大的挑战。

沈溪放学回来到药铺帮忙的时候,周氏通常也会拉着他问抽屉外面的字是什么,要是认混了,抓错一味药,不仅会耽误病人的病情,甚至可能因为药性相冲导致出现严重后果。

周氏知道这事情不能怠慢,所以学习起来非常用功。

ps:今天会再次爆发三章!

昨天有三十多个人打赏,对此天子衷心地表示感谢,谢谢大家的抬爱!天子无以为报,只能用爆更来酬谢!

感谢名单在下一章送上,天子继续求收藏和推荐票支持!

绣花也就是刺绣,又名针绣,以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

至大明年间,绣花空前繁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此外尚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和苗绣等等,各具风格,而宁县县城的绣花则属于闽秀范畴。

等两家人在一起吃过晚饭回到家中,周氏把从绣坊那里进来的绣花全都摆开来细细查看,沈溪随便瞥了一眼,确实都是上好的料子,花也绣得很漂亮,但只要稍微想想就知道很难有市场。

最明显的问题,周氏的这些绣花都是从绣坊那里进的货,说是价格不高,但实际上已被绣坊盘剥了一层,就算真有人需要,那些人大可去绣坊买就是了,何必让商贩从中截取一节利润?

更何况这年头女人最基本的技能就是女红,真有需要出来买绣花的人并不多,绣花这东西,如果没有大规模订单的话,光靠散卖是赚不到什么钱的。

不过沈溪并没有对周氏言明。

生意人都要先吃过亏才知道买卖难做,周氏正在兴头上,他贸然反驳,周氏不信不说,可能还会揍他。

果然,头两天周氏都是兴高采烈出门而去,可在经历两天只卖出去一件赚回两文钱的惨淡后,周氏开始正视这门生意是否出了差错。

“真是奇了怪了,我看绣坊的生意做得挺好的啊,为什么咱把摊子摆开,就没人来买呢?”

周氏在房间里,看着摊开后五彩缤纷的绣花有些发愁,这番话似乎是在问人,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沈溪这会儿正襟危坐,俯首在院子中央摆着的小木桌上练毛笔字,他闻言抬起头道:“娘,您也说了,绣坊的生意好,可娘做的到底不是绣坊的买卖啊。”

“你个小屁孩懂什么,明天娘便宜点儿卖,应该能多卖出去几件……嗯,就这么定了。”

沈溪吐吐舌头,一脸的不以为然。本来一件绣着花鸟鱼虫的手帕才赚两文钱,再便宜点儿,那就彻底是赔本赚吆喝。

宁化县城瘟疫刚刚过去,这时候百姓缺的是日常所需,柴米油盐酱醋茶,甚至是布帛、煤炭、棉花这些生活必需品,至于绣花,沈溪实在想不到会有什么人有心思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