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总管很快便来到了这里,“相国大人找奴才有何要事?”见到刘同后,内侍总管问道。
“总管大人,你看君上受伤已经三日了,迟迟不见好转,你说我们要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向镐京的太子钊禀报呢?”见到总管后,刘同换了一种商量的口气问道。
“这个?”这三天来,宫里宫外都是刘同一人说了算,怎么直到今日了,刘同竟然会跑来跟自己商量此事,内侍总管多少感到有些意外,“大人您是散国的宰相,需要不需要向太子钊禀报这里的情况,还需要大人你来定夺。我呢也就是一个跑腿的,大人要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狡猾,大大的狡猾。
刘同听罢尴尬的笑了笑,“君上一直昏迷不醒,我看还是先把太子请回来的好,这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国家也有人拿事啊!”
“相国大人说得对,确实应该把太子请回来。”内侍总管接着说道。
“那就麻烦总管大人跟我的家宰任籍走一趟,赶紧请太子钊回国主持国政。”既然人家不愿意表态,刘同于是便对二人安排道。
“好的,那我这就准备准备,就先走了。”说罢,内侍总管走了出去。
“好的。”随后刘同转过身对任籍道:“你也赶紧准备一下,随他一起出发。另外,为了确保太子的安危,你多带些兵马。”
“好的。”任籍答道,“那我就走了。”
任籍走后,刘同一个人在这座距离散盘子只有一墙之隔的宫殿里待了许久许久。他要好好想一想这些天来的事情,也想好好理一理自己的思路。
这些天事情发生的实在是太快了,快的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原本他只是为了当好一个臣子才来到散国的,谁知道来到散国之后,却一直受到老相国周焕的排挤,若不是君上还算支持他的话,说不定早就被周焕等一帮老臣给灭了。
后来刘同用自己的年龄终于是熬死了周焕,也如意当上了散国的宰相,但是好日子总是短暂了,还没等他过完当宰相的瘾,君上竟然因为狩猎而病重了。
现在才当了没有一年相国的刘同又要阿里操纵散国这个关中最西端的小国家了。
想到这里,刘同走进了散盘子的宫殿。
许多谋反的人,其实一起出并没有想着自己要走上反叛的道路,只是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才一步步走向谋反的。
“相国大人,你说吧,现在需要我做什么?”石驼不禁问道。
“现在,许多人已经开始疑惑君上的病情,而且也开始怀疑你我从中做了手脚,为了稳妥起见,你现在就下令守城所有的将士上街巡逻,晚上早早关闭城门。城门关闭之后,所有人禁止路上行走,违者一律抓起来。”
刘同的要求,类似后来的宵禁,只是当时没有叫的那样明白罢了!
“为何要这样呢?”
“为了防止有人趁机出城,向太子钊报信啊!另外也是为了防止城里的官员跟外面的军队勾结谋杀我们啊!”
“对,相国大人说的对,我看除了要实行禁严之外还需要派人把散城所有官员的府邸也看守起来,以防止他们之间相互串通。大人以为如何?”既然都到了这份上,无非再多一点错误罢了。
“好,就依大人之策。你这就立即安排,我回宫后立即派人前往王室请太子钊回国。”说罢,刘同起身走出石驼的府邸。
策反了石驼之后,刘同赶紧向宫中走去。路上,从路人的眼神中,刘同视乎能够觉察到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看来事情马上就要暴露了,得赶紧把太子钊从王室请回来。
刘同之所以如此着急,那是因为他很清楚,一旦远在王室的太子钊知道散盘子命不久矣的消息之后,肯定会向天子奏禀此事,要是天子知道了,他要想跟石驼控制散国可就有些难度了。
所以现在他迫不及待要请太子钊回国了。
“来人啦,请任籍过来。”回到宫里后,刘同吩咐道。
自从散盘子受伤重病以来,散国王宫的事情基本上是刘同说了算的。
内侍赶紧进屋,“相国大人有何吩咐?”
“去把任籍给我请来。”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