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宋启文的猜测完全错了,如今的周尚景并不会因为赵俊臣的权势增长而心生忌惮,反倒是希望赵俊臣的权势能够更大一些!
可以说,赵俊臣的权势能够达到如今的地步,固然有他自己努力经营的因素,但环境使然的因素则要更重要一些,先是德庆皇帝的明面扶持,又是周尚景的暗中纵容,再加上赵俊臣遇到的对手又都是温观良、黄有容、沈常茂这些周尚景完全看不上眼的人物,所以赵俊臣才能够一步一步的走到如今这一步!
如今,赵俊臣已是兼并了黄有容的势力,权势已是渐渐逼近了德庆皇帝心中的警戒线,在周尚景看来,自己种下的果实已是渐渐就要成熟了!
接下来,周尚景还要在商税整顿、南京六部、以及京察等等方面与赵俊臣合作,明面上说是合作,但其实就是进一步的增加赵俊臣的实力罢了,等这些事情结束之后,德庆皇帝就会猛然发现,赵俊臣的权势已是远远脱离了自身掌控,到了那个时候,德庆皇帝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赵俊臣身上,不仅无法兼顾周尚景,反倒是还要联合周尚景一同打压赵俊臣,如此一来,周尚景与德庆皇帝就可以“化敌为友”了,周尚景的“传承计划”,也就会变得容易许多!
不过,眼看着自己种下的果实即将要成熟,周尚景也要未雨绸缪了。
逐步在“周党”内部培养敌视赵俊臣的氛围,并且将来设法让德庆皇帝注意到这种敌意,就是周尚景的准备之一!
……
……
……
无语了,刚刚修改了一遍,电脑突然重启,只剩下了半章多一点,还都是干巴巴的描述文字,大家先将就着看看吧!
……
吏部尚书宋启文,乃是周尚景的铁杆朋党、得意门生、亲信中的亲信,这些年来一直为周尚景牢牢把控着吏部,帮着周尚景培养了无数的门人党羽,乃是“周党”自周尚景以降最为重要的人物。
在“周党”官员之中,宋启文追随周尚景的时间最长、关系最亲近,所以他一向是最了解周尚景的过往作风。
但也正因为宋启文太了解周尚景了,所以他完全误判了周尚景的真实意图。
因为,宋启文所了解的那位周尚景,乃是从前的周尚景,乃是那位屹立在庙堂权势之巅、一家独大的周尚景,那时候的周尚景,牢牢把控着庙堂大势,从不会与任何人分享权柄,也绝不会让任何人有机会挑战自己的地位。
近二十年来,朝廷每当出现有能力挑战周尚景地位的人,往往还未冒头,就被周尚景设法打压排挤了,比如南京吏部尚书王保仁,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而能够在周尚景打压与排挤之下进入内阁的人选,则往往是那些资历声望虽然足够、但心机手段略却是有不足的人,比如温观良、黄有容、沈常茂等等,他们这些人再是如何折腾,也绝无法挑战周尚景的地位,而周尚景之所以会让温观良、黄有容、沈常茂等人进入内阁,也只是为了避免朝廷变成自己的一言堂罢了,那样就等于是逼着德庆皇帝下狠手了,到了那个时候,德庆皇帝一旦来硬的,出动了厂卫与禁军的力量,哪怕是周尚景也应付不来。
可以说,从前的周尚景,对权力的占有欲十分强烈,看似内敛,实则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