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臣的身材并不算矮小,但太子朱和堉的身材却要比赵俊臣更加高大一些,他来到赵俊臣身前之后,表情严肃的垂头打量着赵俊臣,颇是有些威压气势。
不过,太子朱和堉的威压气势并不能影响到赵俊臣的情绪,所以赵俊臣只是表情如常的向太子朱和堉行礼问安道:“下官赵俊臣,见过太子殿下,不知太子殿下找下官可是有事吩咐?”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又见到赵俊臣丝毫没有惧怕自己的意思,太子朱和堉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打量赵俊臣的目光之中也闪过了一丝不加任何掩饰的厌恶,就好像赵俊臣是什么脏东西一般。
不过,太子朱和堉沉默了片刻之后,终究还是开口说道:“听说,你府上最近来了一位名医,乃是名满天下的杏林魁首,名叫章德承,号称是万家香火生佛,此人医术高超,能治百病,更胜于朝中御医,可有此事?”
听到太子朱和堉的询问之后,赵俊臣不由一愣。
跟随德庆皇帝回到京城之后,赵俊臣几乎没有任何的歇息,马上就来到了紫禁城,等待着大朝议的开始,完全没有回府的时间,所以对于太子朱和堉所说的事情,赵俊臣并不知情。
虽然,在南巡期间,赵俊臣与京城一直有联系,但相互间只是通报了一些较为重要的消息,而名医章德承的事情,显然不属于此列。
不过,想起柳蕊带着盲女虾儿前往陕西寻找章德承求医的事情,赵俊臣很快就猜到了大概情景,于是答道:“下官回京之后,马上就来到了这里等待朝议的开始,尚没有联系家宅,所以并不知晓章德承的事情,不过太子殿下您一直留在京城,想来您的消息并不会有假。”
太子朱和堉点了点头,继续冷声说道:“我七弟的身体一直不好,既然这个章德承的医术如此高明,等你回府之后,就让他马上去七弟府上、为七弟诊断身体……这件事很重要,你可不能怠慢了,若是你请来的名医能够医治好七弟的身体,那么我也会为你向父皇表功!”
说话之间,太子朱和堉的表情冷淡,嫌恶的目光也依旧没有遮掩,好似现在不是他有求于赵俊臣,而是赵俊臣有求于他一般。
七皇子朱和坚?
赵俊臣并没有在意太子朱和堉的态度语气,只是很快就想到了事情的关键之处!
虽然不知道太子朱和堉从何处得知了名医章德承的事情,但很显然的是,太子朱和堉因为整顿商税的事情,如今已是储君之位不稳,不论德庆皇帝还是朝中百官,这个时候都会开始寻觅新储君的人选,而七皇子的身体状况若是在这个时候突然好转的话……
显然,在此风起云涌之际,七皇子朱和坚已是再也坐不住,打算让自己浮出水面了!
想到这里,赵俊臣的目光微微闪烁着。
……
ps:话说,在一般情况之下,本书每天都是凌晨前更新的,时间还算是稳定,怎么今天的更新时间还没到,就有很多老读者认为今天没有更新了?
恩,再解释一遍,虫子因为某些家事,每天都是晚上九点以后才有时间码字,等到新章节写完之后,往往就已经是快要到第二天凌晨了。虫子也知道本书的更新时间太晚了,会让大家等待许久,但虫子确实是没办法,受家事所累,每天能够稳定更新,就已是极限了。
不过,为了大家能够得到更好的阅读体验,虫子今后会尽量把时间提前的。
以上。
……
。
……
……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德庆皇帝的銮驾终于是来到了紫禁城的午门之外。
在那里,文武百官们皆已是提前赶到、恭候多时了。
然后,德庆皇帝带领着文武百官前往太庙祭拜了天地诸神与列代先皇,表明自己如今已是平安归来,大明江山在此期间也是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祭典结束之后,德庆皇帝前往后宫暂歇,顺便更换衣装,百官们则是来到了皇极殿外,等待着德庆皇帝召开朝会。
按照规矩,德庆皇帝祭拜了天地与祖先之后,就应该召集百官举行朝会了。
在明朝,早朝往往是在建极殿内召开,唯有朝廷四品以上的官员、以及京城各大衙门的魁首官员才有资格参加,人数并不算多,被人们称作“小朝议”。
而皇极殿的规模则要比建极殿大了许多,能够容纳更多的官员,在建极殿召开朝会的时候,往往是朝廷五品以上官员、以及京城各大衙门的正副官员都会参加,因为人数巨多,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大朝议”。
不过,“大朝议”召开的次数并不多,往往只有重要节日、又或者是商议重要事情的时候才会举行,每年最多也不过次罢了。
因为南巡的关系,德庆皇帝已经有四个多月时间没有召开朝会了,所以这次的朝议自然是难得一见的“大朝议”,需要在皇极殿内召开,京城五品以上官员、各大衙门的正副长官们皆要参加。
在这次朝会之中,德庆皇帝需要向百官们公布自己南巡期间的收获、检查太子与留守大臣们的政绩、询问这段时间以来各大衙门的近况、并且还要处理朝廷中枢所积存的政务,可谓是任务繁重。
却说,在皇极殿外,各方势力汇聚一堂,隐隐分成了几群,既是泾渭分明,也是表现各异。
现如今。黄有容不仅是垮台在即,而且他自己也认了命,决定不再反抗,并且将自己的人脉、势力、权柄等等尽数转交给了新任首辅沈常茂。只为了换取一个平安养老的结局,这样的选择既可以说是识时务,也可以说是没志气,所以“黄党”众官员此时皆是有些意兴阑珊、灰心丧气,对待黄有容的态度也不似从前那般殷勤了。依然愿意聚在黄有容身周的“黄党”官员,此时也只剩下了寥寥几人,声势大不如前。
在皇极殿外,此时风头最劲的人物,无疑就是新任内阁首辅沈常茂了,这段时间以来,他不仅是趁着德庆皇帝与周尚景斗法博弈的机会获得了内阁首辅之位,而且还与黄有容达成了交易、即将要收编“黄党”的全部势力,若是一切顺利的话,沈常茂今后的势力即使与周尚景相比也不差太多了。
所以。此时聚在沈常茂周围的官员最多,其中既有“沈党”的老人、也有即将要投靠沈常茂的原“黄党”官员,还有许多政治投机的墙头草,这些人加在一起竟是有数十之多,声势显得颇是浩大!
作为对比,周尚景则是一如既往的低调,虽然“周党”成员遍布朝野、人数最多,但依然是只有吏部尚书宋启文、保和殿大学士李和、刑部尚书张伯崇这三位“周党”核心成员陪在周尚景的身旁,并不似沈常茂一般刻意彰显声势。
此时,周尚景正与三位“周党”核心成员轻声谈论着什么。表情淡然、面容平静,仿佛内阁首辅之位的得失,对他没有任何的影响一般。
此外,自太子朱和堉以下。所有得“太子党”成员此时亦是齐聚一堂,因为此前太子朱和堉与德庆皇帝的交流不大顺利的缘故,所有人都是面色严肃,聚在一起不断的轻声商议着。
另一边,在德庆皇帝南巡期间,“赵党”虽然是屡屡受到阁老黄有容与太子朱和堉的打压。像是詹善常、顾全、刘长安等等“赵党”干将皆是被罢免了官职,但依然有工部尚书左兰山、通政司通政使童桓、刑部侍郎秦怀远等人围绕在赵俊臣的身旁,声势倒也不弱。
与其他派系一样,眼看大朝议即将要开始了,赵俊臣也同样与自己的党羽们商议着这次大朝议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