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些师爷,在许庆彦的接连使坏之下。虽然时间大幅缩短了,但依然是不慌不忙、不疾不徐,并没有急切的尝试开锁,而是先认真观察了锁孔的形状,然后又根据锁孔的形状、大小、款式,在一百枚各式各样、完全不同的钥匙之中,挑选出了一些与锁孔各方面皆相匹配的钥匙,然后再使用这些钥匙尝试开锁,这样的方法,效率无疑是提高了许多。也说明了他们性格冷静、善于归纳分析,既可以辅佐赵俊臣处理公务,还可以为赵俊臣出谋划策,无疑是真正的人才!
可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师爷,不过是寥寥十余人罢了。
此外,因为所有的钥匙都经过了特别的处理、产生了略微的变形,即使是正确的钥匙也不容易插入钥匙孔之中,所以也经常会出现某位师爷明明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钥匙,然而稍微尝试之下。发现钥匙很难插入锁孔之中,就轻易的放弃了正确的钥匙,转而尝试其它的钥匙了——这样的人往往缺乏耐心与细致,心性也有些急躁独断。即使是正确的答案就摆在他们的面前,他们也很容易视而不见,这样的人虽然有些本领,但同样不足以托付重任,更不能独当一面,只能辅佐他人成事。
简而言之。或许是旁观者清,肖文轩渐渐发现,“寻找正确的钥匙开锁”明明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测试,看似简单至极,然而在赵俊臣的巧妙布置之下,眼前这三十七位师爷的能力、秉性、性格等等,竟是因此而一览无遗,究竟谁能托付重任、又有谁不可重用,也明明白白的展现在眼前了!
“一个人究竟能否成事、又能够成就多大的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并不是他的才干与能力,而是他的心性与性格!而一个人的心性与性格究竟如何,也只有在他心情急切、方寸大乱的时候才会真实表现出来……”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再回想着赵俊臣之前的提示,肖文轩却是另有一番感悟。
与此同时,肖文轩对于赵俊臣的巧妙手段、匠心独运,也愈加的敬佩了起来。
原本,赵俊臣决定让肖文轩在南巡结束后留在江南一段时间、专门处理赵家的事情,说是要借此历练肖文轩的才干,肖文轩心中还有些不满,觉得赵俊臣小觑了自己,然而此时看到赵俊臣的巧妙测试之后,肖文轩也终于心服口服了,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至少,肖文轩若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参加这项看似简单的开锁测试,表现也不会比某些师爷更加出色。
另一边,赵俊臣一直在认真观察着一众师爷们的不同表现,心中也暗暗做出评价,时而点头、时而摇头。
观察了片刻之后,赵俊臣回头看了肖文轩一眼,见肖文轩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隐隐还带着一些钦佩,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笑道:“怎么,你想明白了?”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肖文轩满脸的赞叹,道:“大人您的测试方法,确实是精巧独特,看似是简单的开锁,然而实际上是测试他们在压力之下面对危机与混乱状况的处理能力,并且根据他们处理方法的不同,也可以看出他们秉性能力的优劣,然而属下直到此时才后知后觉,心中实在是惭愧的很。”
说到这里,肖文轩摇了摇头,并且叹息了一声。
见肖文轩有些失落,似乎有些灰心,赵俊臣表情郑重的说道:“这世上有许多东西,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需要自己在生活中慢慢沉淀与体会,文轩你其实很有潜力,我也很看重你的潜力,只是你经历的事情太少了一些,所以我才会刻意的历练你,还希望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望才好!”
见赵俊臣如此重视自己,肖文轩也振奋了许多,感动之余,也连忙向赵俊臣保证道:“属下一心尽心办事,今后绝不让大人失望!”
赵俊臣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重新将注意力转移到开锁测试之上。
而就在这时,原本还算是平稳的测试,却是突然出现了意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