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左、苏二人与许老夫子的感情交流,随着赵俊臣的一番介绍,其余的观礼嘉宾们也皆是明白了许老夫子的真实身份。
与左、苏二人一样,见赵俊臣竟是如此的“念旧重情”,众人在不以为然之余,对于赵俊臣的印象也悄然发生了转变!
毕竟,赵俊臣虽然声名狼藉,但只是因为贪官的名声,然而赵俊臣的贪污受贿虽然干系重大,但对于寻常百姓与底层官员而言,终究是距离太远,与自己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也没办法产生什么强烈的共鸣情绪。
然而,赵俊臣重情重义的形象,虽然与“大义”无关,只是一种“私德”罢了,但对于寻常百姓与底层官员而言,这种“私德”却让他们发现了捞取好处的机会——只要自己能够给予赵俊臣一定的帮助,那么赵俊臣就不会吝啬于报答——这样的机会,自然是扭转了许多人对于赵俊臣的看法。
对于世人而言,自私总是难免的,“公正无私”、“为国为民”这样的“大义”虽然会受到世人赞颂,但“知恩图报”、“重情重义”之类的“私德”却更让世人心生亲切。
无他,所谓“大义”,只是对江山朝廷有好处,而所谓“私德”,却有可能让自己捞到好处!
赵俊臣如今之所以会表演这么一出戏,也正是把握到了世人的这般心理。
相信随着今天的事情渐渐流传出去,朝野官民心中对于赵俊臣的印象,也会扭转许多。
与此同时,有几名衣装华贵、身型富态的男子,正站在一众观礼嘉宾之中,全程观看了赵俊臣的这一番表演。
这几人,分别是茂晟商行的大老板戴逢福、大荣船行的大老板白明宇、以及盐商总会的会长林云璞,这三人不仅皆是财大气粗之辈,并且在官场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平日里扬州商人们有什么集体行动,也皆是由这三人带头,是扬州盐商的魁首人物。
事实上,赵俊臣的表演很成功,同样骗过了他们的眼睛。
所以,知晓了许老夫子的身份后,这几人对赵俊臣的印象也悄然发生了一些转变。
“没想到,赵俊臣这么一个满朝皆知的大贪官,竟然也懂得知恩图报……倒是让我对他的印象好了一些。”
几人之中,年纪最轻的白明宇缓缓说道。
白明宇的话声刚落,戴逢福也是点头道:“这样也好,咱们今后与赵俊臣接触,也有了下手之处,可以先与他建立私人交情,多让给他一些好处,让他时常感念咱们的好处,接下来他自然会给予咱们足够的回报……说起来,咱们这些盐商,平日里最怕遇到的就是那些伸手要钱之后又翻脸不认人的狗官,像是赵俊臣这般会念旧念情的贪官,倒是一个稀罕物,可以长远投资下去。”
对于白明宇与戴逢福的评论,林云璞不置可否,只是说道:“赵德清虽然失去了赵家家主之位,但并没有彻底失势,他已是帮着咱们搭好线了,今天的庆典结束之后,咱们就可以与赵俊臣见面了,还请两位做好准备。”
……
……
ps:恩,二合一章节。
。
……
……
闲话少提。
诸般想法,在赵俊臣的心中只是一闪而过,其余人等自然不会了解到赵俊臣的真实心思,他们此时只看到赵俊臣一副“眼含热泪”、“声音哽咽”的模样,不由是纷纷感到意外,也不知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老者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是会让赵俊臣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失态。
另一边,许老夫子见到赵俊臣这般模样,原本还有些拘谨的神色也渐渐的激动了起来,连忙扶住赵俊臣的胳膊,同样是眼眶发红,颤声道:“俊臣……你想的太多了,我这几年来过的很好,你每隔一段时间就给我送来一大笔银子,我吃喝不愁、衣食无忧,你又哪里会愧对于我了?只是见到你越来越出息,我就非常开心,你如今已是朝廷重臣,还能如此顾念我这个启蒙老师,不忘旧情,对我而言,就非常知足了……听说你与赵家重归于好,我也为你感到高兴,今天是你认祖归宗的大好日子,当着这么多贵客的面前,你要表现得高兴一点、大度一点,切不要为了我失态,让别人笑话……”
相比较赵俊臣的做作表演,许老夫子的神态则皆是一副发自肺腑的模样,在略显苍老的脸庞上,那欣慰、伤感、开怀、激动等等情绪相互混杂的表情,是无论如何也伪装不出来的。
看到许老夫子这般模样,赵俊臣心中闪过了一丝愧疚,只觉得自己利用了许老夫子对自己的无私付出与真诚感情。
屡次落第,发妻早丧,这些年来一直没有续弦,除了许庆彦之外,世上已是再无亲人,对赵俊臣有着收养、救命与教导之恩——以上这些,就是赵俊臣从前对许老夫子的所有印象,不仅粗略。而且简陋。
不过,近些日子以来,通过旁敲侧击的手段,赵俊臣从许庆彦的口中也了解了不少关于许老夫子的事情。知道这位许老夫子与许庆彦不同,是一位和善本份、只是稍显迂腐的落第老书生,虽然一生不得志,但也从未办过什么坏事。
当初,许老夫子收养了即将饿死街头的赵俊臣。也只是出于心中的善念,绝没有任何投机或者利用的意思。在养育教导赵俊臣的那些年,他对待赵俊臣就像是亲儿子一般,也绝不比许庆彦差上丝毫。
甚至于,因为许庆彦不喜欢读书、赵俊臣又比较争气的缘故,许老夫子更是将自己的一腔期望全部寄托在赵俊臣身上,当年赵俊臣在进京赶考之际,许老夫子因为不放心赵俊臣一个人上路,更是让自己的亲生儿子许庆彦担任赵俊臣的长随与书童,服侍赵俊臣的生活起居。恩情之重,由此可见一斑。
可以说,许老夫子对赵俊臣的付出与感情,绝对是无私与真诚的,救命之恩、养育之情、教导之义,再怎么夸张描述也不为过。
可惜,许老夫子的性格虽然本份和善,但为人实在是迂腐了一些,平日里总是会不厌其烦的向赵俊臣与许庆彦二人灌输一些儒家的“普世价值观”,唠唠叨叨、啰啰嗦嗦。仿若魔音贯耳,若是赵俊臣与许庆彦触犯了他的底线,许老夫子更是会一改往日的本份和善,变得颇是严厉。让赵俊臣与许庆彦皆是避之不及。
也正因为如此,当初赵俊臣高中状元之后,虽然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可谓是平步青云,但也只是每隔一段时间寄给许老夫子一笔银子,为许老夫子买宅置地、保证许老夫子衣食无忧。却从没有想要将许老夫子接到京城里居住,就是怕许老夫子会拘束自己的手脚。
直到如今,赵俊臣已是鸠占鹊巢,许庆彦也开始想念老父,又趁着伴驾南巡的机会,两人才终于改变了主意,打算将许老夫子接到京城长住。
所以,一到扬州,许庆彦就去乡下接许老夫子了,直到此时才赶到赵家祖宅。
回想着许老夫子的诸般情况,赵俊臣的心中固然是涌现了些许愧疚。
但下一瞬间,赵俊臣已是将这些愧疚情绪全部压在心底深处,依然是一副愧疚与激动的模样,继续做戏道:“这几年来,俊臣时常挂念着老师,如今见老师的身体依然康健,心中稍感安慰,今天俊臣派庆彦将老师您接到赵家,一来是俊臣如今要与赵家重归于好,想让老师您做一个见证,二来也是俊臣想要趁着这次机会将老师您带到京城居住,让您安享晚年。”
听到赵俊臣的话后,许老夫子的老脸上闪过了一丝犹豫,似乎有些故土难离,但下一瞬间已是点头道:“既然俊臣你有这份心,那么一切就由你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