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只需要一个态度罢了(下).

摄政大明 虫豸 2395 字 9个月前

赵俊臣的扶持,对于扬州赵家的好处之大,自然是无需多提,为了获取赵俊臣的欢心,牺牲一两个赵家家主,对于赵家其他人而言也并非是什么太重要的事情。

所以,当赵俊臣表明了态度、并且表情不善的起身离开之后,一些赵家耆老看向赵德清的眼神,已是渐渐有些意味深长,而赵德清的下场,在这一刻已是注定了。

事实上,这件事情的结束,比赵俊臣预想中还要更快一些。

仅仅只是一个时辰之后,几位赵家耆老突然拜访了赵俊臣,并宣称赵家刚刚举行了一场宗族大会——说是宗族大会,其实就是对现任赵家家主赵德清的批判大会,在宗族大会上,赵家耆老们历数赵德清这些年来的“斑斑劣迹”,并且一致认定赵德清已经不适合再担任赵家家主的位置了。

然后,在群情激愤之下,赵德清就这么毫无抵抗的失去了赵家家主的位置。

赵德清担任赵家家主二十年,在赵家之中自然培养了许多亲信。然而,在宗族大会期间,偏偏要数赵德清的“亲信”们最是表现活跃,对赵德清的敌对态度也最是决绝,显然,这些人是想通过自己的表现来向赵俊臣证明他们的立场——在这些人看来,既然赵俊臣能够给予他们更大的好处,那么赵德清这位前任主人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当赵家耆老们将宗族大会上的情景上赵俊臣详细描述了一遍之后,赵俊臣虽然早有预料,但心中依然有些感慨。

在绝对的利益之下,亲情、恩义、立场这些东西,果然是靠不住的。

而就在赵俊臣感慨之间,一位赵家耆老小心翼翼的向赵俊臣请示,称赵家下任家主的人选尚未确定,希望赵俊臣能够给予一些“建议”。

虽然是“建议”,但在如今的形势下,赵俊臣的“建议”已是与“任命”没有任何区别了。

……

……

……

……

见赵德清虽然表情慌乱、冷汗直冒,并且是一副垂着脑袋任凭赵俊臣责骂的模样,但神色之间,却依旧不见任何的反省,反倒是敷衍应付的成分较多。

显然,赵德清依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还以为这件事他只需要挨一顿骂就算是过去了。

毕竟,赵德清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仅仅只是因为一份推荐进入国子监的名单罢了,赵俊臣竟然会大动干戈。

将赵德清的神色变化看在眼中,赵俊臣冷冷一笑,道:“记得就在不久前,你还信誓旦旦的自夸,说你之所以能够担任赵家家主之位,全凭着自己的胸襟与公正……然而,推荐赵家子弟进入国子监的事情,既是关系到赵家子弟的个人前途,也是关系到扬州赵家的未来前景,是最重要不过的事情,但由你拟定的推荐名单之中,却大都是些不学无术之辈,而真正有才学的赵家子弟,又大都被你弃之如敝屣,我且问你,你在拟定名单的时候,你的胸襟与公正究竟何在?!没有了相匹配的胸襟与公正,你又如何还能担任赵家家主的位置?”

赵俊臣的这一番话,显然是在公然质疑赵德清的家主之位的合理性了,顿时让赵德清面色大变,心中慌乱也瞬间扩大了数倍。

直到这个时候,赵德清才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可惜,一步错、步步错,赵德清也并非是有急智的人,虽然他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但慌乱之余,却也压根找不到任何的扭转之策。

更何况,赵俊臣也根本不会留给他任何机会。

不待赵德清开口解释,赵俊臣的神色已是愈加的冷峻,再次质问道:“哼!若是我没猜错的话,你推荐给我的那些不学无术的赵家子弟,一定是与你关系亲近的赵家族人了,而那些拥有真才实学却被你放弃的赵家子弟,则一定是与你关系疏远的赵家族人了,对不对?”

这种事情,一查就知道,赵德清又如何敢欺瞒赵俊臣?只是事到如今,赵俊臣明摆着要拿赵德清开刀,赵德清又如何敢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