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归乡”(中).

摄政大明 虫豸 2708 字 9个月前

赵俊臣难得来扬州一次,确实有不少事情要办,挑选赵家子弟进入国子监、选择合适的赵家女子进入后宫,并趁机整顿扬州赵家的风气等等,只是其中之一;此外,赵俊臣提前派苏西卿来到扬州,除了让苏西卿帮着扬州赵家准备迎驾事宜之外,也是想利用苏西卿的人脉,在江南尤其是绍兴等地寻找一批有才干的师爷,为赵俊臣组建幕僚团队,这件事情十分重要,也需要赵俊臣亲自过问;还有,扬州是巨贾云集之地,是徽商的大本营之一,赵俊臣也想要借着这次机会拉拢收买徽商势力,为自己下一步计划奠定基础。

这些事情,皆是十分重要、关系长远,也要耗费不少心思,若是赵俊臣办事之余,还需要在德庆皇帝身边伴驾,难免会分心劳神、顾此失彼,也难免会事倍功半、难达期望,所以就算是德庆皇帝不说,赵俊臣也会主动向德庆皇帝请假的。

不过,如今德庆皇帝既然是主动开口了,赵俊臣心中暗喜之余,脸上却是一副为难的表情,缓缓道:“陛下,臣还是想陪在您身边、为您分忧,让其他人照顾陛下,臣不大放心……”

德庆皇帝笑道:“朕知道你舍不得朕,但你难得回扬州老家一趟,总不能光顾着陪朕吧?放心好了,只是几天而已,不碍事的……更何况,你是扬州人,也熟悉扬州,等你忙完了自己亲族的事情,朕还是会找你伴驾、为朕当导游的。”

赵俊臣叹息一声,道:“既然如此,臣遵旨就是了。”

接下来,德庆皇帝又兴致勃勃的与赵俊臣闲谈了一些关于扬州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赵俊臣虽然名义上是扬州人,但实际上对扬州并不熟悉,好在南巡前他曾专门读过一些相关书籍,所以也算是对答如流、不露破绽。

没过多久,一名礼部官员来到两人身后,提醒道:“陛下,马上就要达到扬州了,扬州的地方官员与乡绅耆老皆是在扬州码头等着您的圣驾,还请您稍稍准备一下。”

听到提醒,德庆皇帝与赵俊臣同时抬头眺望,只见河道尽头处,扬州码头已是遥遥可见,依照船队的速度,大约再有一炷香的时间就会到达。

眼见扬州就要到了,德庆皇帝的眼中闪过了兴奋之色、兴致也愈加高涨,而赵俊臣则垂下了头,眼神不住波动着,满是谋划与深思。

……

……

……

……

三月廿六,下午申时,南巡船队终于抵达了苏北运河南段,扬州已是遥遥在望。

此时,运河之上、龙船之中,德庆皇帝站在船头,观赏着沿途风景,似乎是因为扬州已经不远的缘故,德庆皇帝的兴致颇高,原本已经看腻了的运河沿途景色,如今也盎然有趣了许多。

至于赵俊臣,则候立在德庆皇帝身侧稍后,一边陪着德庆皇帝观赏风景,一边等候德庆皇帝的吩咐。

“眼见着扬州临近,这路上的景色竟然也秀美了许多,管中窥豹之下,可见江南确实是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地方啊。”德庆皇帝悠然感慨道。

德庆皇帝在感慨的时候,脸上带着一些微笑,不似寻常一般总是刻意保持着帝王威严,显然心情十分不错。

赵俊臣却很清楚,德庆皇帝此时的心情之所以会如此舒畅,除了扬州临近的原因之外,其实还有李佳敏的关系。

在两天之前,德庆皇帝下了一道圣旨,以“证据不足”为理由,不仅免去了李佳敏父亲李欣的牢狱之灾,甚至还私下里归还了李家被查抄的那些家产——这样一来,李佳敏对于德庆皇帝自然是感恩戴德,并且“愿意以一生相报”。然后,德庆皇帝也借此机会,向李佳敏公开了自己的身份,让“帝王救美”的好戏完美落幕,所以……接下来的发展也就可以想象了。

据赵俊臣所知,这两天德庆皇帝都是在李佳敏的房间过夜的,并且每日离开的时候皆是一副舒畅尽兴的表情,就好似年轻了十岁一般。此外,德庆皇帝这两日先后赏赐了李佳敏许多件宫中御用珍品,显然李佳敏很会“伺候”德庆皇帝,德庆皇帝对于李佳敏的伺候也非常满意,并且极为宠爱。

根据赵俊臣的推测,接下来李佳敏进入后宫、成为德庆皇帝宠妃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因为涉及到帝王隐私,所以赵俊臣对于这件事情一直假装不知,只是悄然将李佳敏平日里衣食住行的档次提高了许多,并且让陈芷容进一步与李佳敏交好,也算是提前投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