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又一个新计划.

摄政大明 虫豸 2945 字 9个月前

是的,赵俊臣接下来的计划,实在太多了一点。

首先,是通过张道全的“同济庙”,借着宗教的名义渗透民间与大明朝的底层官员,进而在暗中影响朝野局势!

然后,是通过楚嘉怡把《大明税赋改革计划》交给太子朱和堉,让太子朱和堉陷入天大的麻烦,根基动摇!——此外,如今太子朱和堉离京查案,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诏狱与冤案处处,地方政府动荡不安,日后必然反弹,也是赵俊臣针对太子朱和堉的布局之一!

接下来,还有赵俊臣与阁老黄有容的党争——赵俊臣打算借此机会把黄有容从阁老位置上拉下来,扶持自己人上位,并最终吞并黄有容的势力,从而一举成为朝中仅次于周尚景的派系势力!——而陈东祥在赵俊臣的指使下假意投靠黄有容进行反间计,则也是这个计划中的一部分!

再然后,则是借助德庆皇帝的南巡,与徽商、浙商们搞好关系,并成为利益共同体,从而进一步扩张赵俊臣在朝野间的影响力!

如今,赵俊臣又多了一个暗中渗透、控制京城周围各大军镇的新计划!

计划不可谓不多——有的已经开始进行、有的已经临近结束、有的还处于筹备阶段——其中又涉及到了大明朝野间的方方面面,皆是复杂无比,如今在处处兼顾之下,赵俊臣自然是觉得有些心力不济!

但没办法,大明朝的形势复杂,各方派系彼此牵制,平静的表面下更是暗流汹涌,再加上德庆皇帝对赵俊臣的居心不良、太子朱和堉对赵俊臣的视如仇寇——想要扭转颓势,并成为最终的胜者,仅仅一个计划肯定是不够的,若是一个计划完结后再进行下一个计划,也肯定会耽误时机!

所以,赵俊臣只好数个计划同时进行,虽然会因此而心神疲乏、甚至有可能会增加破绽而应接不暇,但赵俊臣也别无选择!

“累些就累些吧,这是自己选择的道路,后悔不了,也没法回头了!”

这般暗暗感慨之间,轿子外突然响起许庆彦的声音。

“落轿!少爷,咱们回府了!”

原来,思索之间,时间流逝而不自觉,赵俊臣的轿子竟然已是回府了。

在许庆彦掀开轿帘后,赵俊臣走出坐轿,正打算伸一下懒腰减缓一些疲乏,就见一名赵府的管事匆匆来到赵俊臣的身前,轻声说道:“大人,工部左侍郎陈东祥刚刚自后门入府,秘密求见,说是有重要事情!”

“哦?他那边的事情已经办妥了吗?”

听到管事的禀报后,赵俊臣微微一笑,举步向着府中走去!u

“不过,咱们接下来的重点,却不是这个!”

听到赵俊臣的这一句话,许庆彦不由一愣,接着却了然的点了点头,说道:“既然那蒙古部落总是入秋后才南下劫掠,这件事对少爷而言当然算不上是燃眉之急,咱们如今的重点,应该还是与黄有容那个老家伙在朝堂上的争斗了。”

赵俊臣却摇了摇头,说道:“与黄有容黄阁老之间的党争,只是一件小事罢了,更何况如今已是咱们的必胜之局,算不上是咱们接下来的重点。”

许庆彦问道:“那是针对太子的计划?”

赵俊臣又是摇头,说道:“如今咱们针对太子的计划虽然不少,但不过是在动摇太子的根基而已,虽然重要,却也不是如今的重点之事。”

“那是……陛下即将到来的南巡?这件事确实油水不少!”许庆彦继续猜测,并且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为自己的猜测而信服不已,对他而言,也没有什么比捞钱更重要的事情了。

赵俊臣依然摇头,但这次却没有解释,只是向许庆彦吩咐道:“如今咱们开办的‘悦容坊’,历经数月之后,已经开遍了大江南北,想来也培养了不少有能力、有口才、善于察言观色的掌柜吧?你回去之后挑几个最为出色且忠心可靠的来见我,我有事要吩咐他们去办。”

顿了顿后,赵俊臣又补充道:“这件事做的隐蔽一些,切莫大张旗鼓,更不要引人注意,切记!”

说完之后,也不理会许庆彦心中的疑惑,赵俊臣放下了轿帘,靠在轿子里闭目养神了。

另一边,对于赵俊臣这没头没尾的命令,许庆彦确实心中疑惑,但见赵俊臣不愿意多谈。也就不敢继续追问,只是吩咐一旁的轿夫抬轿,然后跟着轿子向赵俊臣府邸的方向走去。

只是,虽然不敢追问,但许庆彦还是忍不住会去想——只不过是为了寻找几个“悦容坊”的掌柜罢了,赵俊臣为何会吩咐的如此慎重?

赵俊臣似乎又有了新计划,那么这个新计划又会是什么?竟然受到赵俊臣如此的重视?甚至这种重视程度还超过了与阁老黄有容的党争、对太子朱和堉的陷害、以及德庆皇帝即将而来的南巡?

…………

俗话说,危机往往与机遇并存。

如今,大明朝军备的糜烂现状,对赵俊臣而言正是如此!

当然。危机是整个大明天下的危机。而机遇则是赵俊臣一个人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