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考核与人才收集.~

摄政大明 虫豸 3742 字 9个月前

也正因为是实话,所以柳子岷才会奇怪。在他眼中,像赵俊臣这种朝廷大员,不管是不是贪官。都应该生活奢华、歌舞笙箫、官威十足才对。但通过柳子岷的观察,却发现仅看赵俊臣的日常生活,不仅没有丝毫贪官的样子,甚至比清官还像清官。

至少,如今大明朝的清官虽然不多,但柳子岷终究也见过一两个。但论及生活简单、为人随和、勤政为国等方面,却还比不上赵俊臣。

赵俊臣并没有猜到柳子岷的心思。只是叹息道:“你能想到这些,倒也不简单了,可惜这世间终究是愚钝者多于智慧者,固执者多于善纳者,人云亦云者多于头脑清晰者,却也不知今科举子,能像你这般的,还能有几人。”…

见赵俊臣神色间似乎略有落寞,柳子岷连忙说道:“大人所说极是,但依学生看来,今科举子之中,仰慕大人的、想与大人亲近的举子,还是大有人在的,就拿国子监里的监生举子来说,虽有不少迂儒,但得知学生与大人相识,甚至能入住大人府中后,心生羡慕的监生举子,也不在少数,可见公道自在人心,大人大可不必忧虑。”

“哦?竟然如此?”赵俊臣一脸惊讶的样子:“可惜了,如今春闱将近,本官也不好与这些青年才俊们多加亲近,否则倒是要好好招待他们一番,这些人能不为流言蜚语所锢,怕是前途远大,当真是可惜了。”

顿了顿后,赵俊臣又是话锋一转,道:“不过,说起来,春闱将近,你再住在本官府上也不合适,不谈本官的名声,单说这般时机,你若是再住在本官府里,怕是流言蜚语就要满天了,对你前途有碍,所以新年过后,你就搬回国子监住吧。”

没有理会柳子岷的脸色微变,赵俊臣继续说道:“以本官看来,以你如今的才华学问,春闱会试必定不会有什么问题,虽然会元不敢保证,但成为头棒贡生是绝无意外的。所以也不必再把时间用在读书温习上,多和同期考生交流一下情谊,也正好能帮着本官留意些,看看本科考生之中,究竟有谁是人才,有谁是庸才,有谁因为民间流言而厌恶本官,又有谁不受流言影响有意亲近本官,考察之后,再给本官一份名单,本官在日后也能与他们刻意亲近些。”

说到这里,赵俊臣似笑非笑,意味深长的说道:“能不被流言所扰,必定都是大才,待春闱会试后,也定能榜上有名,子岷你说是不是?”

话说到这里,柳子岷又哪里还不明白?连忙说道:“学生明白了,还请大人放心。以学生看来,必会有不少举子会有心与大人亲近的,而学生也必会向他们全力传播大人之恩德。”

想到赵俊臣的这般安排,能加重自己在赵俊臣心中的分量不说,更有好处无数,柳子岷心中不由大喜。

赵俊臣笑着点了点头,却意有所指的说道:“你明白就好,不过,本官这次是真心想要找一批人才,所以,嫉贤妒能、因私废公之事,虽说是人之常情,但本官希望你能尽量避免,这一点你可明白?”

说话之间,赵俊臣虽然笑着,但打量注视之间,柳子岷却不由身体一颤,连忙说道:“学生明白,学生绝不会让大人失望。”

说到这里,柳子岷突然有些迟疑,又问道:“不过,学生搬回国子监自然没什么,只是柳蕊她……”

赵俊臣犹豫片刻后,说道:“柳蕊姑娘的话,就看她自己的意思吧,她若是想与你一同离开,你就给她找出好些的客栈也就是了,若是还想留在府里,那我也不赶她。不过,说起来你回到国子监后,诸般交际应酬,也需要银子,柳蕊姑娘不在身边,也需要人来照顾,这样吧,我会让庆彦给你准备五千两银子,还有两个伶俐书童,银子你尽管用,不够就再来府里要,而那两个书童也会是自己人,有什么事,你也尽可以安排,不用有后顾之忧。”

听赵俊臣这么说,柳子岷连忙致谢道:“多谢大人吩咐。”

赵俊臣点了点头,继续低头看起了折子,同时说道:“若是没什么事的话,你就可以去准备了。”

第七十六章考核与人才收集

在这个世上,每个人的为人处事之间,都有自己习惯的做法风格。

但在赵俊臣看来,这些所谓做法风格,归根结底,不外乎只是“动”与“静”两种。

有些人更善于“动”,习惯于先发制人,习惯于以快打慢,习惯于占据主动,习惯于将局势打乱后浑水摸鱼。

另有些人则更善于“静”,习惯于后发制人,习惯于厚积薄发,习惯于等待时机再出手,习惯于谋定而后动。

两者虽然迥异,但并没有高下之分,仅仅只是方式不同罢了,只要运用的好,都能让自己达成目的。

而赵俊臣如今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做法风格,相比较而言,明显更偏向于“静”。

所以,在德庆寿典上,虽然赵俊臣先是从朱和坚口中得知了周尚景会伴驾南巡的消息,其后又对朱和坚的立场底牌有了相关猜测,但消息太少,准备不足,在没有更充足的把握的情况下,赵俊臣也不会轻举妄动。

在这个时候,赵俊臣往往会耐心等待。

等待时机,等待局势明朗,等待对方先露出马脚,等待黄有容的那场聚宴,等待宫中宦官势力给他的“解释”。

而在等待的同时,赵俊臣也不会无所事事,需要进行准备,需要小心试探,还要有条不紊的进行他计划中的事情。

按照赵俊臣的计划,随着德庆寿典的结束,他就要开始为接下来即将开始的春闱会试进行准备了。

毕竟赵俊臣如今身边最缺的就是可以信任的人才,虽然春闱会试——乃至于整个科举制度——在赵俊臣眼中,不过是封建王朝稳定人心的一种必要手段,并不能真正选拔出什么真正有用的人才。甚至通过科举为官的那些考生们,十之八九会在为官后年内就堕落成无数贪官中的一员。但毕竟也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手段。

更何况。赵俊臣本身就是一个贪官,从某方面而言,这个只是为了选拔新一批贪官的科举制度,与赵俊臣倒是契合的很。

所以。在德庆皇帝寿典结束后第二天,赵俊臣就召见了柳子岷。

这是一枚赵俊臣考察多时的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