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们在的和尚岛炮台海拔起码有一百米以上,从这里能清楚的看到这门克虏伯重型岸防炮炮弹的落点。但是这种技术用于指导舰炮射击的时候,军舰上的观察手是无法达到一个高出海平面一百米以上的地方的,即使他爬上主桅杆的最顶部也不可能到达那种高度。
难道这种技术真的只能用于这种位于高处的炮台的火炮吗?显然不是的,要是有如此大的缺陷,帝国海军也不会让他从香港如此匆忙地跑来这个位于战区的地方进行考察了。
“早些年,大宋海军是通过把观察手放到热气球上去观测远处的炮弹落点的。再由热气球上的观察手通过旗语向地面的炮兵传递炮弹落点的位置信息。”肖子渊无耻地把几年后欧洲人的做法揽到了大宋的身上。
“不过,这种被绳子固定热气器有太多的局限性了,比如望远镜的倍数太低,无法看清炮弹落点的位置,又比如目标位于树林山体的后面,即使身处热气球也无法观测到炮弹的落点。后来我们把观察手送到飞机上,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图穷匕首见啊,说穿了就是为了推销穿越众的飞机图纸啊。
“相比于被绳子固定热气球,飞机是一种可以在天空中自由移动的机器。可以靠近观察炮弹的落点,根本不受望远镜倍数以及遮挡物的影响。只要能做出更强力的火炮,通过这种技术就被攻击更远的目标,根本不受视力界限的影响。”作为一个理科生,肖子渊的推销词不够狗血,但是这已经够了,佩尔西已经血涌上头了。
这个佩尔西斯科特()上校就是几年后发明了一种类似这种技术,但是配置却更低的科学火炮射击学的人,在历史上他就是这种建立在三角函数上的火炮射击技术的开创者。事实上他现在已经开始研究精准的火炮射击技术了,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否则英国皇家海军也不会派他来考察这种大宋打算兜售给英国的火炮射击技术。
肖子渊看着仔细研究测距仪的佩尔西上校,明显感觉到英国佬应经入坑了。
{}无弹窗去÷小?說→網』♂去÷小?說→網』,
大连湾和尚岛的炮台上,肖子渊正带着这几个红色军装的英国武官在观看清军的火炮实弹射击训练。
“好了,先生们。站在你们面前的是大清新募仅八个月的炮兵,。由于清军高级级将领缺乏军事常识,把原先驻守在这里的炮兵部队当成野战部队送往了朝鲜战场,看样子那些训练有素的炮兵是回不了。我们受这里的清军守将的委托对这些新募的炮兵进行训练,相信我,先生们两个月前,他们连一海里外的巡洋舰都打不中。”肖子渊又开始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了。
中堂大人送炮兵去朝鲜浪是有的,这些炮兵是新募的也是对的,两个月前他们的确也打不中一海里外的巡洋舰,但是要说是赵怀业委托他们来培训这些炮兵的,那就真心是说特么瞎话了。赵怀业被投诚大宋的清军士兵软禁在自己的营房里了,每天好吃好喝的等着大清投降日本人。
“哪位先生有兴趣让那艘在做无规则游弋的小艇停下来的,等人员撤离后,那艘小艇就将成为我们的靶舰了。有兴趣的先生可以随时让传令兵向这艘小艇发出停止移动的旗语。”肖子渊一副卖弄的样子。
英国皇家海军佩尔西斯科特上校是这个武官代表团军衔最高的人,理所当然的就由他来向传令兵下达让靶舰停止移动的命令。终于佩尔西上校觉得靶舰到了一个应该不可能是这些人预设诸元的位置上,他让传令兵向靶舰发出了停船下锚的旗语命令。很快靶舰停了下来,一艘接应他们的舢板把靶舰上的人都拉回了海岸。
炮台上的清军炮兵开始了他们的实弹实际训练,佩尔西上校发现一组应给是观测手的人摆弄着一些他叫不出名字的光学仪器,开始观察靶舰的位置,不一会这些人就用英文报出了一组数据,大概是靶舰相对炮台的距离和方位。
炮兵们迅速的转动这门十二英寸的克虏伯岸防重炮,熟练地清膛装弹,第一发试射很快就打了出去,炮弹的落点离靶舰大约有两百米左右。
这就是大宋训练了两个月的炮兵吗?这种发射速度,首发试射的精度都在水准之上啊,难道这就是使用他们提到的那种科学的火炮射击学的缘故吗?看完首发射击后,一堆问题涌上了佩尔西上校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