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发展,许多时候都是需要人的。
眼看着村里的春耕就要结束,姚香玉有些心焦,桃花潭那边得开始整地了。
因为是新开垦的水田,必须话大量的时间去修田埂,否则漏水严重。
鉴于去年的经验,姚香玉不打算种太多的稻子,只种一季,足够吃就行。
此外,能找到糯稻种是最好的,毕竟糯米是做许多糕点、点心的主材料,也能酿酒,用处多多。
而且还能把水田挖深一些,种藕养鱼。
此外,姚香玉还知道水田能种的有荸荠、山慈菇等,不过找不到种子,只得作罢。
蝙蝠的危机还没解除,姚香玉也不敢提进山的事,只得掰着手指头算,也不知道赶不赶得及育秧。
而此时,张子安领着一众士兵却在山里奔波,他们销毁了不只一处的蝙蝠群,中途也遇到过危险,葬送性命。
经过一番努力,可算是把这种难缠的动物给解决了,然而还没松一口气,就有消息说,有头变异野猪朝着水库镇这个方向来了。
据说这头野猪身高几乎到成年人胸口,四肢粗大,健壮有力,两根獠牙异常锋利。
这头野猪的速度和冲撞力非常大,只要被撞一下,差不多没命了。
更别说这头野猪还非常恶劣,会踩踏尸体,据说它在那片区域猖狂了一阵,也不知是太无聊还是别的原因,就转换阵地了。
张子安得知这个消息,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忙着安排属下到各个村子去通知。
姚香玉他们得知此事,高兴得不行,至于野猪,怕啥,她杀的野猪还少吗?
但这也只是对姚香玉而言,其他村人听说没了吸血蝙蝠还有巨型野猪,又是一脸忧愁。
若是几个人在一块还能对付吸血蝙蝠,但几个人可对付不了发狂的野猪,大家可不敢小瞧野猪的破坏力。
大家依然不敢往山上去,拘着小孩子,注意周边的痕迹,商讨碰到野猪时逃跑的办法。
好在春耕已经结束,在村外开荒的外乡人也把地瓜啥的给种下,剩下的就听天由命了。
而此时,姚香玉和孙平凡却在准备进山的东西,他们在山里,起码也要待个半个月。
否则单靠孙平伍家的几亩地,如何能养得活八口人?
临走前,孙平凡还去孙封安家坐了坐,请他去买小猪仔的时候多买两头。
孙封安很爽快地答应了,他已经记下了好几家养猪仔的人家,之前因为蝙蝠的事不敢出门,这几日正要赶着去预定。
第二百四十七章忧患不断
树婆等人走后,廖氏这他们说话的内容翻译给吴柏青父子听,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要针对树婆提供的信息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怎样将伤亡降到最低。
现在村里人都在忙着春耕,而且被苏姑父的情况给吓了一大跳,只怕也那个胆进山去。
再说了,姚香玉力气大,但她一个妇道人家,不能每次发生什么事都她出面,她没义务来守护这个村子。
“我让人给那些士兵带封信就成,到时候看看情况如何。”吴柏青想了想,“信里还是别用肯定的语气说,只说猜测。”
吴柏青对于树婆等人并没有那么信任,他们若是真对外头的人友善,又如何会隐居在万岁山里头?
廖氏想了想,确实不能用肯定的语气来说这个法子,旁人要是问起,该如何解释?
若是用猜测,试一试的语气,只让人以为他们在哪看过相关的内容或是事件,这样一来,麻烦更少。
信送出去了,但吴柏青和廖氏心里并没有更轻松的感觉,在没有好消息传来的时候,那颗心依然是提着的。
相比起村里的闭塞,这些士兵得到的消息就要多得多。
比如其他万岁山外围区域,碰到的变异动物各不想通,死伤惨重。
倒是好田村这个方向,吸血蝙蝠的战斗力弱,一次只能袭击一人,伤亡已经是最轻的了。
吴柏青的这封信,增加了驻扎在水库镇那边的士兵的信心。
“将军,一切准备好,可以出发。”一个小兵跑到一帐篷前,跟里头的人汇报道。
“可是穿戴整齐?”张子安起身,大步走出帐篷。
因着吸血蝙蝠都是挑着脖子这位置吸血,大家就重点防护脖子、耳朵等处,身上其他部位也是包裹得严严实实的。
经过数日的观察,他们对蝙蝠离去的方向已经有所了解,日前只需沿着这个方向找寻就行。
春天湿润,细雨绵绵,又湿又冷,进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较折磨人。
张子安领着士兵们进山,前两日并为找到,但很明显的,他们被蝙蝠给盯上了。
这些蝙蝠是群袭的,不过面对早有准备的士兵,都被解决了,它们的防御并不高,只要保持警惕,速度快,还是不难的。
有受伤的蝙蝠飞走,张子安率人追赶,但山林夜路难行,也容易被袭击,最后只得等白日再出发。
当他们找到这群蝙蝠窝的时候,也皱起了眉头,那并不是一处山洞,而是一片藤树围成的空间,阳光照不进,雨水淋不到。
更大的问题是,没有洞口,藤条围成的空间,很容易从间隙里飞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