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最早的八旗旗主只有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两人,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当时就在叔叔的旗下。
在随着力量的增强以后,努尔哈赤获得了更多的接触上层的机会。
努尔哈赤上京朝贡的次数为7次,舒尔哈齐的次数为3次,并且两人拿的都是最高等级的都督敕书。
“敕书”更多意义上差不多相当于一种凭证。
“人凭文书官凭印”
敕书本是明朝政府为落实自己的羁縻政策,“羁縻政策”源自唐宋,元朝完善成土司制度,明朝时期达到鼎盛中后期开始崩溃,至清朝基本改土归流完毕。中央王朝笼络少数民族使之不生异心而实行的一种地方统治政策。通过这种政策,处理中央与地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关系,以维系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
从明洪武十五年起,明朝政府开始着意招抚元代治下的女真部族,并赐给酋长们一些没有职权、不拿俸禄的虚衔,借此来维系上古贤君留下来的宗藩体制。
这一点有点像赵匡胤,在登基后不久,和赵普谈论起五代时的动乱,赵普一语道破:“过去的动乱,就是由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若想改变这种状况,也并不太难,只要削夺其兵权,管制他们的谷钱,收了他们的精兵,天下自然就会安定了。”
赵普这一番话,使赵匡胤惊叹不已。于是有了后来的杯酒释兵权。
在明朝的积极经营下,明朝中前期女真人的朝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期,女真卫所的朝贡使节络绎不绝,而朝廷对于远道而来的使者们也是“悉听来朝”,不加拒绝,且非常忠诚。
在这一年舒尔哈齐掌握了140道敕书,努尔哈赤更是掌握了360道,而建州女真的敕书总数是500道。
敕书是明朝赏赐给女真首领的委任文书,也是女真人进入马市交易的凭证,女真首领更可以凭借敕书到京城进行朝贡贸易。
有了朝廷的敕书,女真首领就等于取得了人参、毛皮贸易的批发权,就相当于获得了牌照,等于控制了部众的生计,而同时敕书的多少也反应了女真首领的经济实力。
抚顺方面给建州部的赏赐者是努尔哈赤五百两,舒尔哈齐三百两。
在马匹方面,努尔哈赤私人有七百匹战马,舒尔哈齐有四百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