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以后校对好的你准备一份发给上原小姐吧。”郝平笑道。
————
“咳。”上原友惠看着郝平微妙地表情,轻咳了一声,“总而言之,这个作品我昨天看了一下,确实是一部不错的小说。”
不管怎么说,上原友惠还是承认了《物语》系列。
不过她话风一转:“作品是部好作品,但是老实说,我并不认为在我们的计划里,这部作品能够比得上《fate》的作用。”
上原友惠的话,并不是在贬低《物语》系列或者抬高《fate》系列,她说这话并不是基于作品本身,而是基于作品带来的效果。
他们推出《fate》系列的主要作用,是希望借助《fate》得设定引导同人的创作,继而实现他们的“大计划”,而《物语》系列,在这一方面很显然是没有《fate》系列好用的。
毕竟《物语》是单纯的剧情小说,而《fate》则有着优秀的战斗设定。
“因为本来就不是一个作用啊。”郝平解释道。“《fate》系列是用来推广我们会社的同人计划的,《物语》系列是用来推声优的啊。”
“虽然我们g社并没有严格说自己到底是游戏公司,it公司还是动画公司,看起来我们好像什么都在涉猎,好像是一个泛acg娱乐会社。但是怎么说我们起家的东西,还是声优啊。”郝平道。
郝平这么一提示,上原友惠结合了一下小说的内容,以及之前的声优计划,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原来如此,确实,这部作品用来推声优是非常合适的,这方面比起《fate》要好得多。”
郝平松了一口气,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舒服。
《物语》系列到底是怎样的“天才”轻小说家和“鬼才”监督的碰撞之类的,和郝平关系实在不大。就算是霸权番他手里也有不少,但是偏偏选中《物语》自然是看中了物语的故事结构。
在每个小故事里面着重表现其中一个人物,这样的方式导致这个故事里的主角格外显眼,再加上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对于他们之前的贴标签活动是很有帮助的。
再加上每个故事用角色歌来代替op、ed这种方式,对于观众来说,每个故事的主角都会印象深刻。
如果再刻意地引导一下,把角色和声优故意搭配推出,那对于推广声优当然是非常有利的。
——至于什么“不要把声优和角色联系在一起”这种话,不达到那种级数的声优还是别当真比较好,现在他们是急需把角色和声优联系在一起的时候!
“哦?这就是前几天雨宫小姐忙着校对的那本小说吗?”
上原友惠打开网页的小说板块,看到刚刚上传的物语系列,点开一页章开始阅读,顺便感慨了一句。
比起热闹的漫画版,网站的小说板块看起来有些冷清,所以新上传的小说显得有些显眼。
“……西尾维新(nisiois),这名字真奇怪呢。”上原大小姐也顺道吐槽了一下西尾维新玩的文字梗,不过她还有等郝平反应过来,就吐槽起了别的事情:“这个小说……看起来意外地让人不爽啊。”
“啊?”郝平没反应过来。
难道小说什么地方没弄好,导致出现了明确的bug吗?
“所以说,为什么要用这种语气说话啊?”上原友惠问,“把简单的话用复杂的方式说出来,拐着弯子说话,完全就是没话找话嘛。这样的小说,意外地让人不爽啊。”
“原来是这个啊。”郝平松了一口气,搞了半天,上原大小姐的关注点在这个位置。
对此郝平倒是不意外,毕竟是对话流的集大成者,甚至已经从对话流上升到废话流,西尾维新的作品被这样评价一点都不奇怪。
上原大小姐继续说道:“这样的小说,真的会有人喜欢吗?”
“会有的。”郝平点头。
“虽然不知道你到底哪儿来的信心……”上原大小姐似乎很奇怪郝平哪儿来的自信,不过还是选择相信他:“但是这样的小说,真的可以动画化吗?”
“正常来说,是不能的。”郝平道。
“也就是说,你有不正常的办法?”上原友惠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我倒是很好奇,这种类似舞台剧的文本,到底要怎么改成动画。”
郝平笑而不语。
其实上原友惠的说法并没有什么错误,《物语》系列的作品,因为西尾维新的创作手法,更倾向于舞台剧一样的表现方式,改编成动画,难度确实很大。
西尾维新是一个天才型人物,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天才,才导致了他的作品带着一股子莫名其妙的诡异味道,完全不适合改编成动画。
直到遇到了另一个天才——或者说,鬼才。
《物语系列》在09年取得不可撼动的霸权地位,不得不说,是两个“怪人”碰撞出来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