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炼神还虚空

“你总把意识追寻到外境,总想在声香味触里寻找真理,所以叫颠倒,叫心外求法。这都不对,只有向内寻找,因为宝藏就在你心里,你明白了自己的心,就找到了智慧,仅此而已,并不神秘。”

原来,我总把这段话当世界观和人生观,其实,它更是一种方法论。当世界观人生观与方法论高度统一时,那就接近于一了,就接近于不二法门了。

不二就是一,一就接近于道本身。

“那么,为什么要炼神还虚呢?”

“对,你对第三步的意义需要了解。虽然我也只是在这一步,并且没有成功,但我知道它的意义。以前,我们的两步,只不过是激发了自身的先天之能量,但这远远没有通达宇宙大道的程度。如果仅凭自身这点能量,只能解决此生的问题,无论你怎么节约,也成不了巨富,何况,你成佛的事业,是想拥有整个世界。”

拥有整个世界,这是成佛的事业吗?我不太理解,佛不是讲空吗?空与拥有,应该是矛盾的。

“这解释一下,为什么拥有整个世界,也是佛道的追求?”

“它不是佛道的追求,但是是成就佛道的一个结果。佛说,空有不二,也说能所双泯,更说主体与客体的消失。你要与宇宙长存,只能将自己融入宇宙,变成不可分的一部分。比如你是一滴水,很可能遇到不同的际遇,或蒸发或冷凝,只有将自己融入大海,本身成为大海的一部分,那么,你就始终是水,也是大海,二者不可分后,就无所谓东流到大海,也无所谓你我之分了。在佛的眼里,你本人是与世界一体的,可以说你拥有世界,也可以说世界拥有你。因为你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你。此时,万法如一、众生平等,才讲得通。”

原来是这样。主客消失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状态,一个事实了。如果我是一朵花,就不存在漂亮不漂亮的问题。

因为我看我自己,就无法进行价值判断。

“当你把自己因六根产生的六识全部抛弃掉,或者说空掉,将自己清空后,接受宇宙的能量中,意识散布消融于宇宙之中,融会于虚空之中,你就会接通宇宙的洪荒之力,变得伟大而神圣,变得不生不死,永恒而光芒。”

我有一个重大的怀疑:“如果把自己清空,怎么就可以确定,一定会接通宇宙之力呢?”

“这是个实践问题,你没到,我没到,我们都可以怀疑它。但是,从道理上讲,你也是可以理解的。你是自然的产物,也是宇宙的产物。你本身就是它的一部分,只不过产生了一些独特的因素。当你把这些独特的因素,也就是你的六识都去掉以后,你就成了它本身,为什么不可以呢?”

这个道理就很明显了,当你去掉杂色,就成了透明体,透明体融入巨大的透明体,当然还是透明的。

“那在实践上怎样操作呢?”

“到了这一步,你就继续观想你的莲花,听观音菩萨的指示。没有指示,也好办,你就扩散你的想象,用妄心的训练来看到真心,真妄不二,所以道理上是通的。你设想,那朵莲花变得越来越大,一直扩散,遍满整个虚空,观音的光芒,遍满整个虚空,在这虚空中,去感受光。”

“那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我也没产生结果,我只是处在这个观想的过程中。但是,据过来人讲,你会体味到明空的境界。世界清明,天地虚空。那种境界是形容不出来的,暂且叫明空的状态。我觉得,道家到了这个状态,基本上,就认为自己修炼成功了。”

我回味《道德经》所谓的比喻,道可道非常道,或者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大概就是说的这个境界。

“但是,为什么要听观音的指示呢?为什么要用光来比喻这个境界呢?我在好多书上看到,所谓大放光明,或者如片云点太清里,或者说万法空相,大概都是说的这个境界。但是,我总觉得,这意识的修炼,或者说心的成就,怎么都与声音,与光有关呢?”

“你是想问,佛家让我们远离声色,怎么修出来的东西,却与声色有关,对不对?”

“是的,这好像有点矛盾。”

“其实,此声非彼声,此色非彼色。为什么?因为前面所要空掉的声色,都是外界来的,你去追逐它,就是心外求法。而这个声色,是从你内心里产生的,两者不一样。”

我摇摇头,表示还是不太理解。

“从途径看,就不同。以前的声音是从耳朵听到的,色是从眼睛看到的。但此时的声音跟色相,却是你的意识里产生的。”

“那是空间的境界吗?”

他开始摇头了。

“不是,这只是共法,道家也有。不是究竟,这只是路上的风景。这只是见到风景,与终点站还远。后面的事,我没实践过,我也不好跟你说。就是我实践了,也说不出来,你知道,语言的局限性和理解的差异性。但是,修到此处,之所以有声色的呈现,与我们人类的来源有关,这是一个传说,或者是一个大秘密,存在于经典之中。”

越来越神了。

() 1秒记住网:baoge。ba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