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逆向修补法

没有一块土地属于我,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已经无所皈依无所牵挂了。

也许,小池的提醒,正是需要我适合这个状态,完全放下,逆向修补,最后轻装上阵。但是,我的阵地在哪里呢?

我的状态,就像一个憋足了劲的运动员,在起跑线上,等待发令枪响,却不知道终点在何方。

也许今天一天比较疲劳,我始终相信,明天太阳照常升起,这是天的慈悲,它不会因为人事的变幻,而偏袒任何时光。

我早上醒来,却是六点半,这是老习惯了。我目前的情况,是习惯支撑,把我漂向漫无目的的方向。我出来走走,看看烟火,听听乡音,也许能够找到一些热量。这也是习惯。

有一群大妈,挎着黄色的布包,看样子是装满了东西的,她们表现出兴奋的样子,一起家长里短,结队向街后面的上坡走去。听着她们的口音,仿佛听到我母亲当年的话,我觉得亲切,就悄悄跟在她们后面,她们好像在过一个重大的节日,或者赶赴某个隆重的仪式,从梯子,一步步向上,在这人流喧杂的街边,吸引了我的注意。

依从习惯的势力,或者仅仅是她们的声音亲切,我尾随她们的路径,远远跟着。

结果,她们走得比我想象的远,她们已经从巷子的梯子走到了后面的山上。凤凰山,中国有许多地方都有叫凤凰山的,但在达州,这个山,我还是知道的。

终于听到她们的意思了,在杂乱的闲谈中,我通过连缀话语的片断,听出来,今天是农历的初一,她们要上山拜庙,有个圣灯寺,住持叫圣祥法师,今天要开法会,她们就是为这事而上山。

我退了下来。因为,这事我没资格,也没多大兴趣去听。在返回的途中,又遇上一些上山的香客。我坐在一个路边的古板上休息。他们在也我身边休息了一下。这群人中,有中老年男性,谈论的东西在我身边,我听得真切。

“那圣祥师戒律好,我就从来没看见过他发脾气。”

“好是好,就是太善了,有另外的师傅明明做事不像话,他也不制止,只是忍,我都看不惯。”

“你懂啥?这叫忍辱,你才学几天?我告诉你,对恭敬忍辱心对一切人一切事,这才叫高僧。”

“好好好,我没你懂得多,你是老师兄了。但是,老实说,他的戒律,我还是佩服的,要不然,不会信他。”

这两个人说话间,另一个插嘴来,这是个中年女性,估计是新加入的人,也没带什么制式的黄布包,只是背了个双肩包,一幅打酱油的游客状态。“两位师兄,你们怎么那么信他呢?”

“你不信?你上来干嘛?”

“不是不信,只是不太信。反正,在家也没事,跟着就来了呗。”

我佩服,这个女性,说的是真心话。

“他刚来时,是我们达州几个念佛的居士请来的。刚开始这凤凰山上没庙子,过去的老庙,动乱时期都毁了。他刚来时,这些弟子也不知道规矩,有时请到家讲法,平时把师傅一个人丢在山上住茅棚。结果,被另一个大居士,听说是市佛教协会的干部,是个女居士。她一次上山看见,师傅在山上,正用铁丝穿着红薯烤着吃,才下来批评这些居士。”

“真的啊?”这问话的双肩包女士仿佛不相信。

“我就是当时的居士之一,当时也是不懂供养师傅。师傅在山上,就这样住茅棚烤土豆地瓜地过了大半年,那干部才提醒我们,我们才知道背米背面之类的,供养师傅。”

“那照你们说来,这也是个甘于清贫的人了?”女性明显有点不太相信。

“当然了,后来信众越来越多,他就发愿,重修原来的西圣寺,捐款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为了不浪费任何一块钱,所有沙石材料,都是他一个人经手,亲自称量,那辛苦,反正我是看到的,几乎没怎么休息。”

“那这大的寺庙,就是他这样修的?”

“当然,他刚开始只修了大雄宝殿,后来,那个佛协干部亲自上阵,帮忙修了观音殿。这个规模出来后,捐款的、帮忙的就越来越多了。就现在这个规模,也花了将近十年呢。”

这女士看样子是个懂建筑的,她说到:“这规模,没一两个亿,怕是修不起来呢。”

“不是钱的事!你有钱,修个天安门,军队会去升国旗吗?这是白手起家,平地里起一个正规的道场!信众多,香火旺,这才不得了的。况且,钱是人家捐来的,人家要信你才会捐。凭什么让这么多人信佛,信你?这才是不得了的呢。”

这话说得在理,赚钱,这个数目我也可以做到。但要这么多人信任,我做不到。这不仅是佛的威力,而且,那们住持,肯定也有值得人信的特点。

他们上去了,我决定尾随他们,继续上去看看。

远远看到,山谷中,有金黄色的挑檐,蜿蜒的石梯,隐没于山间。那金黄的颜色,在墨绿的山野,分外明亮。

() 1秒记住网:baoge。ba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