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无害的调皮

她在反复豆孩子:“是不是喜欢奶奶啊?”、“长大了看不看奶奶啊?”、“读书就在奶奶这里来读,这里的学校和老师都是北京最厉害的呢”。孩子只晓得嗯嗯啊啊地答应,根本不晓得意思。但就是这样,金姨也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

一个女人对孩子有多渴望,那就对没孩子的生活有多伤心。这让我想到了妍子,她离家时的心,应该是绝望吧。

幸好,金姨没问我关于妍子的事情,她也怕勾起我的不愉快。她只是专注于孩子,不时发出放肆的笑声。她的笑声中,透露出东北女人的爽朗,也让我们想起,她探险般的少女时代,她是个独闯俄罗斯的人,她是黑道老大的女人,她是一个女汉子,甚至比一般男子处事,还要男人。

她那内心压抑的炽烈的火,积蓄多年的奔涌的本性,在这一刻,在孩子身上得到了释放。班长,能够读懂身边人的心情。

晚餐的时候,金姨一边给孩子喂蒸蛋,一边跟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她问的是关于我爸妈的事情。我告诉她,他们义乌原来年轻时的生意伙伴,集体邀约到欧洲玩去了。

“这就对了,他们一生这么辛苦,也该轻松一下。反正,家里的事,有你就行。对吧,小庄,你肯定是这样跟他们说的吧?”金姨问我,让我很吃惊。

“金姨,你真是神了,我当时就是这么跟他们说的,你怎么会猜得出来?”

金姨笑到:“还不是你妈告诉我的?她人虽然在欧洲,每天都要电话跟我聊天的,还发了照片过来,你看不看?”

我当然想看。金姨对我努努嘴:“那边茶几上,我的手机你拿过来,我翻给你看。”

我跑过去拿来手机,正准备递给她,结果小孩子在金姨怀里左右折腾,金姨把精力都放在他身上了。反正,翻短信也不是什么难事,我急切地想看看爸妈在欧洲的照片,就直接在手机上翻了起来。

短信中,第一条是一个叫小林的,连续发了十几个短信,我没打开。第二条才是爸妈的,我正要打开。突然听到金姨说到:“把手机给我,我每一张都另外存了的。”

但我听她的口音有点不太正常,应该说我们是自己人,她要手机的情绪,不应当那样急迫。

我把手机递给了她,我一看,她就是先在执行删除的操作,肯定是在删短信。我做过手机生意的,对这个品牌的操作流程相当熟悉,只看动作,不看屏幕,就知道她在干嘛。

为什么要删呢?我又没想看。

“给,这照片我都是单独存起来的,你慢慢看吧。”她将手机递给我,我一张张翻看起来。

照片中除了到此一游的标志性建筑以外,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地方。他们玩到了欧洲的古堡、草原、雪山和农场,一群大爷大妈,活泼得如同少年一样。

当年他们是少年时,被生活所迫,努力奋斗挣钱,青春除了奋斗,没有潇洒的光彩。而今天,他们的笑容似乎是在告诉我们,他们又回到了年轻的时代。

尤其是爸,已经非常不正经了,带个类似于牛仔帽的东西,衣服也是花花绿绿的,在一张照片上,他故意将两个女性左搂右抱,而他们的正前方,盘坐着妈,妈的手还比出了一个时尚的v字形。这不知道是谁的胜利,是爸爸战胜了妇女,还是妈妈战胜了年龄?

我看着他们的活泼的样子,我不时傻笑。金姨玩笑到:“小庄,我说他们是老不正经,对不对?”

我点点头,表示准确。班长神补刀:“老要张狂少要稳,这才是正确的姿势。”

“对,要张狂,我下次张狂一个,让你爸妈他们羡慕去吧!”金姨又发出了她标志性的笑声。

离开的时候,金姨非要给孩子一个红包,嫂子不要。金姨说到:“孩子叫我一声奶奶,我心都化了,他不能白叫不是?”

班长也在推辞,他提了个方案:“金总,要不然,今后孩子户口落你这里,你这是最好的学区房,怎么样?”

“那是当然,我跟孩子说了,他都答应我了的。”

班长笑道:“小屁孩,你要说他啥都不懂呢,怎么遇到好事,他答应得倒爽快。”

说得我们都笑了起来。

我们分别开车回家。班长比较远,我约好,他到家跟我打个电话。等我回家洗完澡,班长的电话来了。

“小庄,我到家了。另外,今天我有一个感觉,不知你注意到没有?”

“什么感觉?”

“金总好像显得精神状态年轻些了,你没看她穿的衣服吗?比原来偏嫩,这还是你嫂子提醒我的。再说她说话的样子,是不是比原来调皮些?”

“那倒是,你这一说,我觉得还真有那么回事,这是为什么呢?”

“管她为什么,只要她开心就好,我们晚辈,怎么好问呢?”

看到班长的孩子,内心有一种莫名的开心。他许多的固执和坚持,虽然会受到大人们的反对,也有些调皮,不仅被我们原谅,而且还带来某种说不清楚的喜感。

比如,他吃饭的时候,坚持不用大人给他的勺子,宁愿用手抓,搞得满脸都是,我们笑他如花猫,他也笑,也许他在笑我们不懂,不懂他任性的乐趣吧。

这种对他人害处不大的调皮,反而给我们一种人性的天真感,这种直白天性的表达,恰恰是我们成年人已经丢失的东西。喜欢就是喜欢,但你的喜欢与社会不太妨碍的时候,你尽可以保留。如果不保留几个无害的调皮,你的快乐就难以发自真心了。

我原来不太理解数学家,那么枯燥的演算,陈景润熬得油尽灯枯,为了什么呢?后来看到一些回忆录才知道,他找到了一种无害的乐趣,就是计算。他喜欢把大米放入保温瓶中,早上放进去,上午不管它,中午倒出来,就是焖好的稀粥了。并不是稀粥有多好,而是他经过计算后并经过这一过程证明了,这是煮稀饭最节约热量的办法。

找到计算的乐趣是高雅的,甚至可以被称为圣人的怪僻。比如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临终前说的两个字“好玩”,他也是找到了计算的乐趣。凡是自身的乐趣发展到极致,就是专家。这种乐趣如果对社会无害,就是趣谈。如果这种乐趣甚至对世界有益,那就是圣人的怪僻了。

在北大图书馆里,胡适的印记到处都是,有人甚至把道德楷模的称号赐予他。其实,他也有一些爱好是不太符合大众的人设的。他有一段日记,记述了他真实的生活。

7月21日:化学第二小试。打牌。7月22日:打牌。读美国短篇名著数种。7月24日:上课。得德争一书。打牌。演化学题。7月25日:上课。作书复德争。打牌。7月29日:读《马太福音》。读saueldaniel情诗数章。打牌。8月5日:打牌。8月10日:连日或以读书,或以打牌,恒子夜始寝,今日觉有不适,帮以此矫之。8月10日:夜打牌。8月18日:读马可梨之“history”及“johnn”。打牌。8月23日:夜打牌。8月24日:是日,打牌两次。

这就是我们称颂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胡适吗?天天打牌,看样子,呕心沥血、勤奋努力的形象是不存在的。要按这日记的情况,他也不过是个有点散淡的正常人吧。更引我注意的是,8月10日,自己在日记中明明意识到自己打算熬夜不好,并打算改正。但第二天老毛病还是积习不改。以此,是不是可以推论,胡适也不是一个意志力那么坚强的人。

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和意志力,在他的人格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在他的成功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这恐怕是要打问号的。当然有人成功靠机遇,有人成功靠聪明,有个爱好,只要无害于社会就行。但此时,我非常怀疑所谓道德模范的真伪。

我认为,道德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只是发自于自己的本心。人人都想吃肉,你吃了肉,不在饥饿的人面前叭叽嘴,就算是有道德了。这是你的本心,何况你做得到。

如果世界有因果,但肯定不是因为他们所谓的道德作主要依据。

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巨匠契诃夫,他也有些不太正经的地方。尽管他的思想让人高山仰止,尽管他的幽默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但是,他是调皮的,根本不管道德的约束。

他在给朋友的书信中,透露出了他的调皮。

比如他给作家布宁的书信中,就十分调皮。“亲爱的伊凡·阿历克塞耶维奇,您好!我向您拜年,祝您新年幸福!我祝愿您名扬全球,和一个最可爱的女人交上朋友,祝愿您买的三种公债券都中奖,获得资金二十万卢布。”

“没有钱用,但又懒得去挣钱,请您给我寄一些钱来吧!我决不食言:我只懒到5月份,从6月1日起,我就从下来写作。”

“你们二位都很少写作,真该使劲鞭打你们,左右开弓地鞭打。一句话,我真想揍你们俩,但又不能揍,因为你们可都是达官贵人。”

“如果我娶上一个有钱女人做妻子,那我要给自己买一百卢布的信封和一百卢布的香水。”

“当今俄国有两座不可企及的高峰:厄尔布鲁士山顶峰和我”。

“12月24日我将庆祝我从事文学活动十周年。我能不能得到一名侍从?”

“彼得堡的天气真要命,大家乘雪橇,可是没有雪。这不是天气,而是一种什么手淫。”

这个伟大的人,居然如此调皮,上述书信中,透露出他对金钱、美女的渴望,透露出他对权贵的敬畏,也透露出他作为作家奇怪的比喻和想象。这是一个真实的人,正因为真实,虽然不那么完美,但是可爱。

这些故去的高手们,喜欢的东西跟我们差不多,这就是人性,是不可回避的。当然,在当代,还有没有证明呢?

当然有,北大有个传奇人物叫季羡林,这个被外界冠以国宝之称的人,他自己倒是谦虚,他说国宝是大熊猫,自己担当不起。当然这也不是谦虚,他对自己诚实,他不愿意被人抬到道德高地的架子上,下不来。

他其实,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男人,没有女人,他不完美。他的一段日记,当我首次看到后,差点笑出来,这跟我们大学的室友们,思想境界竟然如此相似。

以下是季先生在大学时的日记,看看这位高手的大学生活,你会觉得如此酸爽。

19320911,我的稿子还没登出,妈的。

19320923,早晨只是坐班,坐得腚都痛了。

19321221,说实话,看女人打篮球实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

19330429,因为女生宿舍开放,特别去看了一遍,一大半都不在屋里。

19340313,没作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19340517,今天看了一部旧小说,《石点头》,短篇的,描写并不怎么秽亵,但不知为什么,总容易因为我的性欲,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几个女人。

你看看,七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面貌已经经历过几多巨大的翻转,但人性,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老百姓喜欢用道德的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这当然有方便的成分,因为道德评价比较容易,主要靠猜,再来点将心比已就可以操作了。

更重要的原因,是自私。每个人在反思自己的苦难时,都希望有一个圣贤无条件地帮助自己。如果太穷,打家劫舍的梁山好汉也是英雄,只要给我一点济贫的银子,哪怕他对别人杀人放火,也是值得称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