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拒绝,就得有拒绝的办法,周邦彥采取了最伤人也最俗气的办法,把她介绍给自己的朋友。
以普通人的视觉来看,周邦彥也许是对的。这个朋友比周邦彥年轻、有钱、帅,仿佛可以配得上鱼美女。但问题的关键来了,鱼美女不是普通人。
结果悲剧了。鱼美女嫁过去后,只能当小妾,一个大明星,嫁过去服侍别的女人,叔可忍、婶不可忍。况且,新丈夫只要鱼美女的身,不需要鱼美女的心,鱼美女还要天天受到正夫人的压迫,心情就不好受。心情不好的人,在性情上对丈夫也就冷淡,大大降低了丈夫在她身体上寻找的快感。结局是肯定的,散。
周老先生望着事故的发生,也没作出补救的动作。鱼玄机失望了,出家了。盛名过后是凄凉,爱到深处人孤独。何况是习惯繁华的鱼明星,今天孤庙伴青灯。这种痛苦怎么体会呢?我是不好体会的。我既没经历过她那样的顶峰,也没落入她最差的处境,没有经验。人生际遇的波浪,在她身上幅度之大,也是没谁了。
我前面说过,消除痛苦有两种办法,她采取的是覆盖法。她干了一件大事情:写出天下第一的回文诗。
科普一下,什么叫回文诗。一串文字,正读是一首诗,反读也是一首诗。这是一种文字数独游戏,如果你不懂什么叫数独,那么我就打个比方,就是文学家与数学家的结合后的产物。
她的回文诗,更独特的地方在于,从任意一个字开始读,都是一首诗,反之亦然。这在数学上的难度,比国际数独竞赛题要难n次方;这在文学上的难度,比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要难n次方。她在写心情、写思念,她其实在写爱情。
这一个巨大的烧脑工程,硬是被她完成了。这得耗费多少时间?多少精力?多少才华?多少青春。对,鱼玄机这首回文诗是播种机,播撒出文学和数学结合的种子;是宣言书,宣告自己对爱情的期望和痛苦;是战斗队,向所有男人,包括周邦彥宣战,我是真正值得追求灵魂的人。至今,无人战胜。从那时起,直到今天,几十亿读书的男人们,不要说胜过它,连试着参战的勇气都没有。
这首诗如此之绝,是中华文化最闪耀的结晶。人们总说痛苦出诗人,按此规律推论,鱼玄机在文化人中,历史以来,是最痛苦的人。
作为普通人来说,爱情的误区没那么高大上,主要有两点:一是无法判断这是不是真爱。二是如何爱情如何走入婚姻。
爱情是一个主观感受,很难用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评价,谁爱谁多一点,谁爱谁少一点。但也不是没有指标,有一个指标可以量化:专注度。你花了多少时间多少精力多少行动专注于某一个人。当然,这里也要排除一些干扰项。比如失败者的爱情,他们也许在行为上表现出高度的专注度,但那是没有办法,因为没有爱上他的第二个女人。寻找失败者的关注是个悲剧,因为你没法判断,他是只会关注你,还是只能关注你。他是最爱你,还是对别人没机会和能力。
鲁迅好像说过:人一阔,就变脸。许多人就这样。
婚姻与爱情是两回事,爱是偶然的碰撞,婚姻是必然的日常。但以爱情开头的婚姻总是好的,至少两人碰撞过几回,回忆起来也甜蜜。但婚姻久后,爱情往往就会变了,因为高大上的东西,经不起日常平庸的折磨。
这种情况并不可怕,许多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照样没事。嘿嘿,如果你相信爱情可以永远保鲜,那你就图样图森破了。当然也不是一定不可能,只是操作难度有点大。就是趁着爱情还在,赶快一起死亡。
没有爱情的婚姻就一定是悲剧吗?又年轻了不是?婚姻是中的快乐是另一种味道,比如,我现在在喝茶,老婆知道我的喜好,提前给我泡上,我只要对她表示关注,给她一个眼神,她就心满意足了。这是什么感受?这是恩爱,除了爱,还有恩。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恩爱比海深。那是另一个层面的幸福,本人,还得修炼。
上次想到白居易写的《长恨歌》,他描写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其实是一种错觉。当然后面的神话部分“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不能用错觉来解释,纯属胡说八道。
华丽的爱情真正就是骗人的。玄宗与贵妃的爱情如此华丽,让白大才子反复讴歌,但是结局却是男主残忍地结果了女主的生命。这不是幻觉,这是段假的爱情。帝后间不应该有爱情。
有人跳出来会指责我:那马皇后与朱元璋该是真的吧?我不得不说,这种问题最开始还是能唬住人的。但当我熟读明史后,我可以告诉你:no!
他们曾经确实有过爱情,但当他们拥有爱情时,他们不是皇帝和皇后。在早年,马皇后姿色并不迷人时,朱元璋还是个偏将,也就是个下级军官。为什么说马皇后姿色并不迷人呢?因为她是个大脚。她的外号就叫马大脚,可见家庭教育并不严谨,家庭出身并不富贵,劳动姑娘出身,并且还是干粗活的劳动姑娘。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明代讲究人家,小姐都是要缠足的,她就没缠,原因很好解释,这么多活要干,缠足不方便劳动。风霜雪雨、起早贪黑的劳动,就严重影响体型发育、皮肤保养,漂亮不到哪里去。还有一种原因,是我个人的猜测,估计马大脚的长相基础不太好,当时她父母也想过,这种长相,估计也嫁不到什么大户人家去,何必缠足呢?反正嫁出去也要参加体力劳动,还不如不缠为好,方便劳动,给家庭创收。
朱元璋呢?并不帅,并不富贵。我想起了我当年跟小池争论的诗经,其中诗经中描写爱情的诗歌,朱元璋这种人是不讨姑娘喜欢的。今天也一样,要么帅,要么有钱,这才是姑娘的追求。如果今天朱元璋到浙江卫士的《非诚勿扰》中参加节目,一亮相就会有一半灯灭掉,因为他实在长得比较丑,这是有画像和文字描述双重证明的,丑,是他的logo。如果他再自我介绍:我叫朱元璋,安徽凤阳县人,家庭没有负担,父母已经饿死。本人职业经历丰富:放牛、当和尚,现在加入一个创业项目:造反,担任下级军官。估计,他还没介绍完,24个灯全灭。
按当今社会的人设,他们根本不配有爱情。丑女配丑男,大脚配军官,有点将就的意思,主要是抱团取暖。穷苦人在某个时段,可能真正产生的爱情的想法,这是抱团取暖的需要造成的。我想起了王班长所谓的家庭需求匹配理论,这个理论模型,完美地解释了这一对夫妻。
需求决定市场。在当时的婚姻市场中,这一对受苦的人处于劣势,长相和经济条件,决定了他们很难组织家庭。马大脚,她需要什么呢?她需要一个健康的对自己好的男人,并且这个人勇敢勤奋,有可能养活自己养活家庭。朱元璋虽然丑,但不花心,当然他也没有花心的资格。
朱元璋需要什么呢?他需要一个女人,能生儿育女的健康的女人,壮实且有劳动能力就好,最好是个对自己好的女人。这个女人还是主帅的干女儿,这就更好了,也算是跟领导拉上了关系。所以,从当时的情况来说,马大脚对朱元璋来说,是上天给他的礼物,感恩,对马大脚好,必须的。
这是说的动机,那么效果呢?效果非常好,这是历史有正式记载的。仅举一例,某次朱元璋受人污陷,被主帅,也就是干岳父罚去坐牢,水米不送,朱元璋饥饿难耐,奄奄一息。此时,马大脚利用大帅干女儿的特殊身份,去探望自己的丈夫。为躲过看守的检查,将热烧饼藏入自己贴身内衣胸前,带进牢给丈夫吃。看守再大胆,也不敢让大帅的干女儿脱衣验胸吧。为此,马大脚胸被多次烫伤,留下终身疤痕。马氏毁容救夫法的发明专利,至今没有人再使用过。不是给不起专利费,而是操作起来难度太大。
那么,朱元璋成了皇帝过后呢,一方面可以说他忙于朝政,与皇后每天只能见一面了,说说话而已。另一方面,皇帝的心情很重要,有许多女人陪他,不和马皇后睡了。但也有人要反驳我,说皇帝是如何尊重皇后的,这在明史上有大把的例子。我承认,皇帝朱元璋是相当尊重马皇后的,这种尊重,甚至超过了历史上绝大部分帝王。但要注意,此时他们的关系不是因为爱情。那是什么感情?是恩情、战友情、亲情,他们是共同造反的战友、共享天下的家人、治理天下的同事。为什么爱情消失了呢?因为需求不存在了。富贵之人不需要抱团取暖了,何况帝王。
论证爱情的错觉,拿帝王来举例子,好像有点不厚道,因为历史上的帝王毕竟太少,并不具备普遍意义。但没办法,二十四史,更多地记载了帝王,史实具有权威性和真实性。
当然,还有另一个收集证据的渠道,文人,他们留下了文字,虽然其中有许多装模作样的成分,虽然其中有许多故意夸大的东西,但艺术的真实也得有生活的来源,是可以分析的。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多。可供分析的对象多,一个朝代有成百上千个文人可供分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可供分析的素材多,文人写的文字多,我也是个读书人,透过文字分析人,是我的强项。
读书人也不是天天写爱情,但有一个朝代,写爱情成了最主要的题材,那就是宋代,作品量巨大的宋词,就是代表。
词者,歌词也。本来,原来唐朝就有词,大概属于民间野路子诗人写一些竹枝词之类,隐没于唐诗的光辉之后。专业从业者少,素质不太高。后来发明的念奴娇、菩萨蛮等词牌名,估计发端于文人的意淫,有点与爱情沾边,属于暗恋。当然,几乎每个人的初恋都是一场暗恋。
真正描写爱情的,在宋词中有好多老大,他们创造的爱情形式、产生的爱情结局,几乎涵盖了人类所有的内容,就是今天的人,也不敢说,自己比宋朝的人更会谈恋爱。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首先,说明了宋朝人生活过得不错,饱暖才能思淫欲,有钱才能谈感情。今天也是一样,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那么,有人要问,唐朝人生活也不错啊,为什么爱情文学作品没有宋朝发达呢?主要原因是没有读者。唐朝的妇女,最高档次也就是杨贵妃那样,跳跳舞、唱唱歌,没有多少文学修养。男人们写得太细腻或者太高深,女朋友读不懂。但宋朝的妇女,有一群专门受过文学训练的比较专业的人,青楼歌姬,有的甚至是优秀词人。她们唱歌很挑剔,主要是对歌词的讲究,这让男人的文学修养在追女人的过程中,派上了用场。
从社会学原理来讲,权力最早体现在两点上:财产的分配权,异性的交配权。在科举盛行的时代,对权力的追求是读书的目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个读书人如果中了举,有了权,就有了钱和女人。但没中举的大多数,他们实现权力的途径还有另一种方法,追女人,数量和质量双高,也实现了读书的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