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关中行记二

她问:“什么意思?”

小池说到:“庄哥说你,不管在国外生活了多久,你依然是个中国人!”

对的,中国人不是因为生活的地点,不是因为民族的血缘,而是因为文化的认同。凡是认同中华文化的,凡是在唐诗宋词中欣赏到美的,凡是对汉字产生自然尊崇情怀的,他在心里,就有中国人的基因。

“这好像是牡丹呢”思远说到。

我们脚边,一丛丛的植物,虽然花期已过,但都认得,这是一个牡丹园。到了亭子了,刚一坐下,抬头看见一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依阑干露华浓”,又是李白,这是他写的牡丹的诗。

“干脆这叫李白主题公园算了!”我感叹到。

“不对,这也许应该叫贵妃公园才对。”小池异议。

“你是说的杨贵妃?”高妍问到。

“对,就是她。兴庆宫是她欣赏牡丹的地方,李白这首诗是命题作文,皇帝要他写的,他是借牡丹来比喻杨贵妃,所以,叫贵妃公园更贴切。”

“杨贵妃究竟得美成啥样,才得到皇帝这样的宠幸,我们到华清池看到有她,到兴庆宫也看到有她,白居易写过她,李白也写过她,女人做到这地步,得美成啥样?”高妍仿佛无限神往。

“其实吧,她的美貌按今天的标准来说,还比不上当时的梅妃,况且梅妃还是个才女,诗写得老好了。”小池说到。

“那皇帝为什么独独宠幸她一个?”

“你怎么知道?”我问到。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哥,你瞧不起人!不要以为我没读过《长恨歌》。”

“哈哈,我错了。我告诉你吧,杨贵妃有点胖,按今天讲,身材不算最好,但你架不住皇帝当时就喜欢胖点的,虽然梅妃能写诗,但你架不住皇帝就喜欢杨贵妃这个跳舞的。况且,皇帝和杨贵妃还有一个共同爱好,可以算作是知音,他们都是音乐欣赏大师,皇帝谱曲,贵妃编舞,一段艺术珍品《霓裳雨衣舞》就出来了。所以说,爱情没有标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别人无权评价。”一边解释,一边企图模仿舞蹈动作,估计显得比较滑稽,大家都忍俊不禁。

小池补充到:“其实,他们还有伦理上的障碍,年龄上的差距。你知道,原来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儿媳妇,玄宗在儿子寿王的家宴上看见了,一发不可收拾,为得到她,先让她出家,然后再进宫门,折腾了好久。当然,一个老头,一个少妇,这种组合,那唐代那么开放的时代,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按你说,那个时代很开放吗?中国古代不都是很保守的吗?”高妍不太理解。

“唐代非常开放,如果你读过杜甫的那首《丽人行》就会明白。”

“三月三日新天气,长安水边多丽人。”张思远念到这里,解释到:“诗中描写的就是杨贵妃三姐妹在水边春游的情景,她们在公开场合的衣着大胆暴露,行为夸张自由。当然,还描写了他哥哥杨国忠的傲慢和跋扈。连贵族都这样奔放,平民中更是没多少约束了,那真的是个开放的年代。”

“去去去,看你羡慕的样子,你巴不得回到唐代吧,这么多美女不够你看的。”高妍嗔怪地打了思远一下,我看到了思远反而露出了一脸幸福的样子。

“其实,当时的性观念开放,爱情观念自由,正反映了唐代海纳百川的气势和歌舞升平的现实。人们除了物质上的追求外,也对精神上的追求有更高的期待。当然,当时中国确实比较富裕,所以才有精力搞那些风花雪月的东西。”

“但是,帝王的爱情,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喜欢。他们的悲剧,才显得那么凄婉。”我话锋一转:“后面的事估计大家都知道了,我也不用多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平民或许才可以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爱情,而帝王只能作帝王。”

“为什么呢?帝王不是拥有一切吗?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吗?”高妍非常不解。

“帝王拥有一切权利,但也担负一切责任。玄宗皇帝早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皇帝,也就是职业考评是优等。创造了太平治世。到这时,他认为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了,要享受点私人乐趣了。于是,杨贵妃就是跟他共荣华的人。但是,帝王的爱好会涉及政治。由于对杨贵妃的宠爱,皇帝封她的两个姐姐为夫人,封她的哥哥为宰相,不仅打乱了国家的干部选拨体制,而且这个杨国忠,权力欲望膨胀,造就了大量的政敌。为满足杨贵妃的一时玩笑,收安禄山为干儿子。当然,安禄山胡旋舞跳得好,皇帝也喜欢。后来,安禄山反叛,责任当然不好由皇帝来负,政敌们就把责任怪罪到杨国忠身上,当然这也没有错。但是要杀杨国忠,就必须杀杨贵妃,因为大臣们害怕事后贵妃报复,所以皇帝为了自己保命,贵妃就被自己最爱的人赐死了。”

我看了一眼沉思的高妍,随口说到:“凡是拥有重大权力和重大财富的人,爱情从来都无法单纯。”

我没有意识到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但从反应上看,肯定是对妍子的心理产生了震动。同时,我也看到了小池异样的眼神。

第二天,上车后,我问到:“两位女皇,昨晚奴才们侍候可好?”

“马马虎虎,有事禀报,不要打岔。”小池企图表现出漫不经心的帝王气质,结果被高妍的笑声破坏了。

“那我们今天去看一位真正的女皇,妥否?请指示。”

“准了!”戏还得继续扮下去,小池是个戏精。

我们向乾陵进发。所谓乾陵,就是陕西乾县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本是至刚纯阳的代表,却埋藏着中国唯一的真正的女皇,这是不是历史的玩笑?

这个陵墓是我们所有人都期待已久的景点。它创造了许多史上第一。它是第一个夫妻帝王合葬墓,还中国第一块帝王无字碑,安葬着中国第一位女皇帝,并且还是中国少数可考的从未被盗过的陵墓。

远远看到乾陵了,那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山丘,车停山下,从坡道走上去,宽大的路面均由巨型条石铺成,两边石人石像也是巨大的,有的约有两米多高,可以看出,大唐的气势,女皇的威严。

终于到了两块碑前,左边一块是高宗的石碑,上面有碑名,背后有对其丰功伟绩的记载。但右边一块却是一个碑形的黑色巨石,没有一个文字,这就是无字碑了。虽然无字,但气势更比高宗的碑更壮观,更高一些。要知道,在古代,在男尊女卑的世界里,女人的碑比丈夫的高,这是空前绝后的,虽然慈禧在龙凤雕刻上做了点文章,但显得小气,象这样表示女性更高的明目张胆的宣示,在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例。

“这么大的碑,为什么一刻一个字呢?”高妍问到。

“这是她儿子给她立的碑”我解释到:“虽然母亲篡改了他父亲的国号,由大唐改为大周,但他的帝位又是从母亲手中继承来的,由大周又改为大唐,从父系传统来看,他母亲虽然有篡改国号的事实,但又有交还国号的举动,那么他母亲究竟是否是篡位呢?恐怕不能这样理解。况且,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是从母亲手中取得的,儿子又不能攻击亲身母亲,这就两难了。将大周皇帝与大唐皇帝夫妻合葬,表示,他们夫妻的性质不变,树立巨碑表示母亲天子的地位不变,但写什么文字呢?既不能将她当成单纯的母亲,毕竟她当过皇帝,也不能将她当成单纯的皇帝,毕竟她的国号是大周。不如不写,碑体比父亲高一点,就又表示她的双重身份,这是儿子的苦心吧。”

“还有一种说法”小池着说到:“这是民间传说,说武则天临终时对儿子说,碑上不刻字,目的是将自己的功过交由后人评说。”

“这真是一个大人物啊!”张思远感叹到。

当然,走近了,就看到胡人像了,约有百十个胡人,记载是表现周边称臣纳供的少数民族政权的使者形象,为什么都没有头呢?传说是唐衰落后,这些民族不愿意屈居中原之下,派人来故意打掉的,因为历史没有记载,也就不可考了。

“这个墓是至今没有被盗的墓。”我继续说到:“这个墓由于名气太大,千年来不知有多少人打过它的心思,但因找不到墓道,墓体又过于结实,始终无法打开。据说当年入葬时,高宗和武则天都有大量奇珍异宝陪葬,还有至今传说的中国第一书法作品:兰亭集序,也在这里面,因为武则天最喜欢它。”

“今天不是有兰亭集序吗,难道不是真迹?”张思远问到。

“对,今天我们看到的都是古人的临摹本”小池解释到:“不管它临摹得如何逼真,但与真迹的价值是不能比的。比如文物与仿制品,哪个有价值?”

我接着说到:“日本侵华时,也想挖开这个墓,找到这些东西,结果用炸药炸、用大炮轰,一个月了,都没办法炸开,也没有找到墓道,最后只好放弃。”

“这么厉害?”高妍问到。

“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墓道了。七十年代,政府在附近修一个水库,结果无意中发现了墓道,也就是说,这个墓现在可以打开了。”

“为什么不打开?”高妍继续问。

小池接话了:“郭沫若也是这样想的,包括当时一大批文史专家,作为一个文人,是多么想此生亲眼看到兰亭集序这样的千古杰作啊。但是他们的申请被中央驳回了,按当时周恩来总理的说法:祖先的墓不要轻易打开,只能保护性发掘。”

“什么叫保护性发掘呢?”思远问。

“就是保护不了的,才发掘。”我回答:“或者已经被告盗或者已经被打开或者因天灾人祸而无法保护的,才能发掘。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挖祖坟是天大的罪过。”我又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到:“秦始皇陵也没发掘,也是这个原因。即使发掘了,我们现在也没能力保护它。”

纷纷点头,一阵唏嘘。

离开乾陵,到扶风县法门寺,中午在路边吃了碗潲子面,酸辣爽滑,让我们赞口不绝。

法门寺,这个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文化圣地,因其发现了释迦遗骨而闻名于世,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地方。

在路上,思远开车,小池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了这个遗骨的来历。

当年,玄奘法师苦于中原佛教经典不齐,错漏太多,以至于理论混乱,误解圣意,说法纷纭,修法无据。于是偷渡出关,九死一生,至印度求取真经,凡十余年,学成佛道,辨才无碍,立论求驳,竟不遇对手,名振法界。归国之时,大臣百里迎接,长安万人空巷,鲜花铺道,皇帝李世明亲自接见,敕建大慈恩寺,专门修大雁塔,以作译经之用,玄奘法师精通经、律、论三藏,故称为三藏法师。他从印度不仅带回了大量原始佛教经典,更带来了释迦佛本人指骨舍利,成为万人供奉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