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句口诀:体重溺出时不止,肉绝六日便高弃;第十句口诀:手足甲青呼骂多,筋绝九日定难过。原理与上面的八句都是相同的。你能看出其中的规律性吗?”
我知道是先生考察我悟性的时候到了,把思路整理一下,回答到:“人体五脏对应五行,都有相互生克关系,疾病就是五脏等不平衡并且发生冲突的现象,犹如战争一般。五脏表现在五官,如五官出现了不正常的颜色,那个就是这个颜色代表的器官就是进攻优势方,哪个五官所代表的脏器就是防守劣势方,在危急之时,如果到了进攻方的生数时,则势力最大,防守方必败;同理,到了防守方成数时,如果还不见好转,则将土崩瓦解。攻防双方力量变化是疾病好坏转化的基本依据。依据先生所说,一般攻方五行属性是克制守方五行属性的,在攻守不平衡时,疾病就产生了。我不懂医,只是一点个人感受,请先生指教。”
“大致不错,说明你挺有悟性”朱先生调整了一下坐姿,继续说到:“刚才你讲到了五行生克对各脏疾病的关系,那么,从单纯五行来看,生克关系还有哪些表现形式呢?”
“除了我生、我克,还有生我、克我,共四种关系,因为五行中任意一行对其它四行都有关系。”
“对了”先生笑到“缺了哪一家都不行。在周易中,这四种关系组成了吉凶悔吝的判断结果,不知你发现没有?”
对这个问题我倒是有把握:“如果按一个卦象的体用五行生克关系来判断,体代表我,用代表外物,生我者,即用生体,吉;克我者,凶;我克者,吝;我生者,悔。大致是这样。”
朱先生点点头:“这四种关系在病症上也是医生运用的原则。比如上面第三句口诀出现的心火克肺金时,肺金难以支撑了,那么为增加肺金的能量,就补脾土,因土能生金,或许还有一线转机。如果病程缓慢的话,病人身体还可以支撑的话,也可以补肾水,用水克火,来消耗心火的邪力,并且,肾水充足的话,肺金不需要用过多的能量来生水,保持了它最后的精力,这是以毒攻毒的法子,只能在病人尝能支撑的条件下进行。”
原来,五行生克的四种关系,都可以在医学上得到运用,这极大地扩充了医疗的手段和思路,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说到补,容易走入误区”朱先生话锋一转“没病不能随意乱补,现在有人身体还算平衡,但为贪欢,流行补肾,当肾水充足时,不能随便进补,你知道原因吧?”
“是不是这样理解,如果肾水在正常时,长期进补,导致肾水过旺,克制心火,影响心脏功能?”我也不知道回答是否正确,但见到先生点头,才放下心来。
“有人为了增强性功能而补肾壮阳,但如果过了,就会发生心力衰竭,马上风,就是这样产生的。”
“人体是个平衡系统,人为地打破平衡,是要产生疾病的。”我自以为是地总结到。
“记住,这个平衡是个动态平衡”朱先生打断了我的讲话:“与其叫平衡系统,不如叫它自适应系统,它有自我调节自我适应的功能,人与自然适应,身体与精神适应、脏腑之间的适应等等,动起来才有生机,上述所有因素联动模式的展开,才开创了这个世界生生不息的局面。上天有好生之德,就是指天地自然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动态平衡的条件,它不因你的思想你的种类你的境遇而改变,按既定的规律,生生不息地运转,等着我们去发现、去适应、去运用,大道无言。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看到先生如此深情的感叹,我不由得对他崇敬万分,所谓医者仁心,是指他不会因病人的地位、道德、思想、处境而存有偏见,这就是道法自然,这就是所谓的医道吧。
通过这一课,我对周易的理解不再象过去那么简单了,它是道的体现,既然道法自然,那么道也不是那么神秘了。再一个,我见到了五行生克在具体实践中的系统运用,比我过去单纯考虑吉凶后果要复杂和严谨得多。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河图洛书对方位的数量规定性,朱先生只介绍了河图在疾病预测方面的运用,我都觉得不得了了,那么,在其它预测方面的运用也应该有精确的前景。
原来我对周易的理解是死的,经过朱先生通过对传统医学运用的介绍,我才知道,它早就被活学活用,成为一个宏大医学体系的基石了。
孔子在系传中指出了正确的思考方式: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模拟自然,顺应变化,如此简单,这也许是周易性质之一:简易,的来源吧。
望诊的窍诀
过了一天,晚上北京有朋友接朱先生去聚会,所以,晚上没有打扰他,回到了我的住处,开门后,发现小池正在卧室,在电脑上写文章。一看是我回来了,兴奋异常,立马抱住,看我有些迟疑,明白了我拉顾虑:“小苏不在,就我一人,来吧,我们为所欲为!”
一阵翻腾,各得所愿,归于平静。
小池看着平躺的我问道:“怎样?那位高人究竟有多高?”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感慨不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然也!”
小池调皮地调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迨矣!”
我们都笑了起来。
第二天,也是晚上,我继续去请教朱先生了:“先生,你那天看金姨的情况,一望便知,莫不是中医望闻问切中的望诊吗?”
“是的,这可不是看相算命那一套,莫小看这个望字,其实大部分的病症都可以通过望诊看出来,这是经过了长期实践检验的,但今天,能够熟练掌握的医生太少了,所以才大量借助西医的检测手段,中医的精华也渐渐失传了。”老先生感叹到。
“您说的望诊,究竟是单纯的实践经验还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我隐约觉得,它与周易学说有关。
“理论体系严密完整,与五行河图一脉相承。如果你感兴趣,我可以略作介绍。”
“谨受先生赐教!”
“首先,在这个理论体系中,五行与五官、五脏、五色、五味是相互对应的,并依据河图中天成之数来推测时间,甚高明而极精微,是中医全部理论的重要基础。”
听到这里,我不得不正襟危坐,严肃起来。
“如果说望诊,那就得说《灵枢五色篇》的理论了: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深浅;察其色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我们就是依据五脏在面部的表现部位,来观察表现出来的五色情况,得到疾病的信息。”
“观察面部色泽,对应的身体器官,是固定的吗?”
“古人有三种观察面部对应器官的方法,我可以简要地介绍一下。第一种方法,是以明堂为主划分。明堂,就是鼻子,其下端称为准头,也叫面王,代表脾;两侧的鼻翼称为方上,代表胃;前额称庭,代表头,所谓天庭饱满,也是聪明智慧的意思。两眉之间称印堂,代表肺,所谓印堂发亮,也是体强气壮的意思。天庭与印堂之间代表咽喉,印堂之下两眼之间称为山根,如果把鼻子形容为面部隆起的一座山脉,此处是山之发源,所以叫山根,代表心。有静坐参禅的,或者瑜伽冥想的,都有意守山根之说,守息而降伏其心,我所知不多,也是听说。山根之下称年寿,代表肝,它两边部位代表胆。脸颊之下称中央,代表大肠,大肠之上,胆之下代表小肠,挟大肠处,代表肾。准头下有人中,人中两侧代表膀胱、子宫。这种方法,记述在《灵枢》之中,由于涉及脏腑较多,脸部划分较细,不反复揣摩,容易出错。”
朱先生一边在自己脸上比划一边跟我讲解,其认真严谨的态度,令我肃然起敬。
“第二种方法记载在《素问》之中,左脸颊代表肝,右脸颊代表肺,鼻头代表脾,天庭代表心,地角,即下巴部位,代表肾。口诀是这样的:左颊兮青龙属肝;右颊兮白虎属肺;天庭高而离阳心火;地角低而坎阴肾水;鼻在面中,脾通土气。观乎色之所现,知其病之所起。你看,这把卦象、五行、五脏及面部划分都一一对应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