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心理学课程

在藏传佛教中有一本书,叫《中阴闻教得度》,翻译到西方借用了当时西方有名的《埃及生死书》的书名,叫做《西藏生死书》,在内地,也有取名《西藏度亡经》的,书中叙述了作为临终逝者,在生死之间,会忆起此生以来所有经历过的细节。在英美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中,那些从濒死过程中抢救回来的叙述者,也共同说出了这个特点,他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一生经历,包括很多已经忘记的经历,都在濒死那一刻,细致而快速的闪现。

如果这是一个事实,那么,为什么越早的事件越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呢?

基督教因其原罪的教义,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儒家孟子则从仁义的目标来反推,人之初应该性本善。所以当西方心理学动不动就说恋父情结、恋母情结时,我们中国人听到后非常不习惯。

我们打个折中,假设人之初性非善非恶,那么,形成人的性格或心理的,只能是他日常经历及反应。按此假设,我们出生后是白纸一张,每一个事件都是一个墨点,由于事件和心理感受的连续性,基于这个墨点,四周又开始增加新的轮廓和墨迹,一步步,渐渐显出了你心理特征的基本特色。就好像,小时候形成一个字母,字母多了形成一个词,词多了组成一句话,话多了形成一篇文章。这个文章,就是这个人。

当然,还有些事情不太清晰,比如性格的遗传。我们在生活经验中发现,有许多父子、母女间的性格及其相似,难道是他们经历过相同的事件吗?肯定不是,因为年代不同。难度是父母的行为习惯导致了子女的模仿吗?也不一定,有的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极其紧张,但性格特征完全相似。是所谓血型决定论吗?那也太粗略了,并且与观察经验不符。难道,性格这种形而上的东西,也与形而下的基因遗传有关吗?dna?rna?抑或是双螺旋结构之外还有未被发现的遗传载体吗?

(诸位看官,大家都喜欢看故事或传奇,但看到这一大堆思想推论,也许大家会非常反感。但是,这是庄娃笔记的主要内容,我也无权更改。因为,爱思考,他才当隐士。当然,我会尽量减少其思想推导内容,把他所有记载的故事传递给大家。)

如果,梦是有道理的,那么庄子梦蝶的问题就值得探究;如果,精神可以遗传,那么唯物主义如何自洽?(看到这里,我也吓了一跳。诸位,请让我在这里罗嗦几句。以我这样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来说,不免多听了几句笛卡“我思故我在”的话,思想是人类特有的吗?不一定。但思想是人类唯一可以超越时空限制的能力,这句话没多大错吧。但这种能力如何产生?这可就是个大问题了。催眠术企图通过分析梦来解决问题,那么梦或许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是梦中的蝴蝶还是现实中的庄子?哪个更为真实?)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从这个心理学课堂退出来了,因为这个老师给不了我答案。他介绍了大量的事实,给给出了大量的方法,但就是给不出逻辑的基点。这像当今很多时髦学问一样,在推广上轰轰烈烈,但剥开洋葱后,什么也没有。我也不喜欢他的授课方式:貌似四面出击,实则一盘散沙。也放这门学问本身也具有华而不实的特点吧,但愿不是。

心理学课程

以前我从街头算命中得出启示,传统街头算命更多体现出心理咨询的服务。我想,作为一门科学,也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首先,想说说这个老师。明明是个中年男性,却故意摆出神采飞扬、眼神顾盼的状态,他上课的特点就两个字:飘移(也许他自认为是“飘逸”)。

一上课,就先来几幅图片,让学生来猜哪条直线长或者你先看到的是一个少女还是老妇,后来,又飚出几个德语词汇,搞得大家都听不懂。最后,还要请学生回答几个问题:诸如你睡眠时间如何?晚上是否反复确认几次门反锁没?早上是否记得自己昨晚的梦?梦见了什么?细节如何?当时自己的心理感受是什么?等等。在互动中随时给答者安上焦虑、抑郁、甚至歇斯底里等嫌疑。

一阵闹腾,在骚动不安的听众中,他突然正襟危坐,开始了他的系统讲解,从心理传导机制讲起,间或穿插俄狄普斯、大脑皮层、应激机制等突如其来的概念,犹如杂耍,眼花缭乱。

不得不说,他开课首场是成功的。每个人都被他唬住了。大量新信息的狂轰滥炸,令你没有思考的机会;大量德语、英语甚至古希腊专有名词的点射,令你缺乏批判的自信;所有人都有问题、只是程度不同的断语,令你感受到恐惧。他成功掌握了信息的专制权,在这场师生拉锯的心理较量中,他获得全胜。

这使我想起了某位政治学的一个判断,要想实现对国民的专制统治,必须制造普遍性的恐惧感。看来,专制统治者也都是谙熟心理学的大师。其实,街头算命也有这样的窍门。先根据你的描述寻找线索,找机会下手,说有某日将必有血光之灾,因为(大量玄学巫术专有名词穿插解释),这种解释你越听不懂越好,然后故作高深地表明,你有办法解决(当然要给钱了),这种信息专制权的取得,就与吓唬有关,因为你如果对未知保有敬畏,那你心理上已经输了。

当然,随着课程的进行,老师也会概略讲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也推荐大家看《梦的解析》,其实,我个人认为更有价值的书是《弗洛伊德传》,如果你想了解某个人的思想,不如先了解这个人。

当这位老师的课进行了一个月后,他开始表演催眠术。他先现场挑选了五名学生,挑选的过程是这样的。他先让所有人都闭上眼睛,两掌在胸前相对而不接触,掌间相距约十公分,想象有一股巨大的排斥力在两掌之间,使你怎么也无法双掌合拢,你在用力合,它在用力斥,较劲就这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