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还带走了电台。”路承周轻声说。
“那还追得上。”田南晨点了点头,一天时间,带着电台的郑问友,未必能走好远。
“只能让祝砚农先一步赶回丰润县,我看也不用跟郑问友碰面了。让祝砚农主动联络七路军的士兵,将他们组织起来。”路承周沉吟着说。
“这个办法不错。”田南晨眼睛一亮,抢在郑问友回去之前,将部队收拢起来。
“这个时候,不是讲资历,也不是讲能力,而是谁有决心,谁有胆量,谁就能得到大家的支持。”路承周缓缓地说。
“放心,组织上会给祝砚农派出得力助手。”田南晨大手一挥,我党领导的军队,之所以能越来越壮大,不就是想尽了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方式壮大队伍么。
祝砚农没与郑问友在法租界碰面,自然也就不知道文丛松这个“华北青年抗战联合会”的进步青年存在。
否则,只要路承周一听到“华北青年抗战联合会”,马上就能知道,文丛松乃苗光远的人。
郑问友为了保密,也为了培养自己的班底,没有向任何人透露文丛松的事情。
他希望,文丛松能陪他去丰润县收拢部队。
文丛松并没有反对,而且还“劝说”华北青年抗战联合会的其他两人,跟他一起去丰润县。
那两人以前在东北军干过,一个当过班长,一个当过排长,郑问友跟他们见过面后,非常高兴。
有了这几名手下,郑问友觉得,可以去收拢部队了。
郑问友对收拢七路军的散兵游勇,其实没什么兴趣。
但这是总部的要求,他想回海沽,必须先重建七路军。
郑问友甚至想好了,如果文丛松愿意,他可以将七路军交给文丛松。
当然,要是谢维汉愿意回去,继续当司令,那就再好不过了。
“祝砚农的动作要快,他最好能赶在郑问友之前。”路承周叮嘱着说。
“我马上派人通知他,对了,昨天晚上,二十七支队的情况,你应该知道了吧?”田南晨突然说。
“听说了,很遗憾。”路承周叹息着说。
“不要这么悲观嘛,虽然没有打下王庆坨,但日军和自卫团,再也不敢轻视我们。日军在王庆坨,又增加了一个小队。他们拖住一个小队,前线的日军中,就会少一个小队。”田南晨发现了路承周有些许惆怅。
在海沽,知道路承周真正身份的,只有田南晨和李向学。
原本,李向学都不能知道路承周的身份。
但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李向学又不在海沽市内工作,组织上才没有调离李向学。
不要说曾紫莲只是有同情中共的倾向,哪怕马玉珍是地下党员,还是路承周的秘密交通员,路承周都从来不在她面前流露任何对中共的同情。
在军统系统的人面前,路承周既是一名坚定的抗日分子,也是一名坚定的反共分子。
而在日本特务机关里,路承周则是大日本帝国的朋友,坚定的亲日分子。
整天在各种身份间来回切换,路承周必须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有些时候,只需要说错一句话,路承周的身份就会暴露。
随之而来的,将是残酷无情的镇压。
无论是路承周军统的身份暴露,还是中共的身份曝光,都会掀起一股血雨腥风。
“中共就是武器太差了,他们抗战还是很积极的。昨天晚上,他们如果有重武器,哪怕一个投掷筒,都能拿下王庆坨。”曾紫莲看到路承周的态度,心里暗暗高兴。
监督路承周,是她知道路承周的军统身份后,戴立亲自交给她的任务。
路承周在海沽的表现,已经不能用优秀两个字来形容了。
“要想办法查清这支部队的情况,如果戴老板问起来,我们一问三不知,是要挨处分的。”路承周沉吟着说。
“你想派人打进去?”曾紫莲似乎明白了路承周的用意。
“这是你的问题。这种事,总不能让我帮你安排吧?要不然,要你这情报组长何用?”路承周冷冷地说。
“我会派人去查的。”曾紫莲郑重其事地说。
就算路承周不说,她也会调查。
什么样的部队,有这样的战斗力。
如果军统在海沽附近,掌握这么一支部队,那该多好啊。
“对了,郑问友走了没有?”路承周随口问。
“已经走了。”曾紫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