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来了?”姚一民看到路承周后,很是诧异地说。
“给组织送经费。”路承周神秘地笑着说。
他思来想去,这笔钱交给组织是最好的。
“送经费?”姚一民诧异地说。
“是啊,你要去冀东了,我没什么好送的,只能送点经费了。”路承周微笑着说。
“冀东已经暴动,部队缺的不是钱,而是物资和药品。这些东西,在当地用钱是买的不到的。到时候,组织上还是派人,把钱带海沽采购物资。”姚一民缓缓地说。
“你的意思,让我准备物资和药品?”路承周伸出腰间的手停了下来。
“不但要准备物资和药品,还要开辟地下交通钱。日本人目前并没有对海沽的物资进行封锁和统制,这是我们的好机会。钱只有花出去,才完成了它的使命。”姚一民解释着说。
“我知道了。”路承周缓缓地说。
“冀东暴动开始后,我党领导下的蓟县、宝坻、武清、宁河人民积极响应,主动配合冀东各地的民众武装起义,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洪流。”姚一民微笑着说。
他拿着路承周的钱,真的没什么用。
最终,组织上还要派人回海沽采购物资。
与其到时候来回送钱,不如让路承周掌握这笔钱,反而可以更好的为组织服务。
当然,他不知道路承周是三十根金条。
否则,姚一民会收下。
毕竟,部队打仗,还是需要钱的,特别是这种硬通货。
“昨天晚上,我也向军统汇报了冀东暴动的情况。同时,我以海沽站的名义,建议忠义救国军七路军也有所行动。”路承周说道。
“只要七路军愿意抗战,我们都是欢迎的。”姚一民缓缓地说。
“姚书房,康培初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路承周问。
姚一民离开海沽前,会留下好几处情报站和机关。
这些地方,是党组织主动放弃的。
但对路承周来说,这些主动放弃的地方,还可以发挥最后的作用。
特别是那些会转移到冀东的同志,他们的住处,完全可以发挥特定作用。
这个计划,一开始确实让人觉得荒诞不经。
毕竟,主动暴露同志的行踪,在我党秘密工作中,还从来没有发生过。
“已经跟康培初打了招呼,准备进行第二步了。”姚一民沉吟着说。
这是路承周制订的计划,当看着简单,但需要双方西方默契。
在康培初获取中共情报的同时,路承周也需要向日本人告发,中共海沽市委机关所在地。
“明天进行第二步如何?”路承周说。
“当然可以,一切听你的安排。”姚一民微笑着说。
“姚书记可不能开这样的玩笑。”路承周忙不迭地说。
对曾紫莲的怀疑,路承周微微一笑,向她解释了自己的想法。
曾紫莲是路承周目前最重要的助手,路承周身在宪兵分队,他的身份自然不能被更多的人知道。
如果路承周没有潜伏在宪兵分队,路承周可以随意与海沽站的人员接触。
而目前来说,有些事情,通过曾紫莲转达比较好。
毕竟,每次路承周与军统的其他人见一面,都得特意化装呢。
路承周化装成“火柴”的速度虽然越来越快:戴上假发,垫高鼻子,装上牙套,涂上黄蜡,再配合他的肢体动作和形态,就能变成“火柴”。
然而,卸妆却比较麻烦,特别是黄蜡,抹上去容易,想擦干净就难了。
“你想,让傅祺干总务?”曾紫莲瞪大着眼睛,惊讶地问。
“要不然,我亲自去见他干什么?南宫县的五百枚青天白日帽徽,能值几个钱?”路承周嗤之以鼻地说。
“傅祺被你卖了都不知道,人家原本只差最后一步了,结果背了一身债回去。”曾紫莲苦笑着说。
“没有我们的帮助,他肯定会栽进去。你与周企安联系了没有?”路承周问。
“周企安答应,配合我们。据他说,有个叫酒井的日本人,整天待在像银楼。还有几个日本人,装扮成顾客,整天守在像银楼。只要南宫县的人一来提货,马上会被抓捕。”曾紫莲缓缓地说。
她与周企安的接触,就显露出女人在情报工作中的特殊任用。
曾紫莲本就精于化装,她的装扮,有的时候连路承周都认不出来,遑论其他人了。
“如果我们帮南宫县提货,会不会连累到他?”路承周问。
“周经理说了,这批帽徽,他会想办法交给我们。”曾紫莲说。
“那不行,帽徽重要,但人更重要。我们不能让周企安为我们冒险,你跟他商量一下,想一个稳妥的办法。”路承周摇了摇头。
他坐到桌子旁,拉开抽屉,拿出纸和纸,撕下一张纸,准备走草一篇电报稿。
今天他从中山良一那里,听到了冀东抗日暴动的消息,这个消息,除了要及时向总部汇报外,也是想让总部命令第七路军,借着这个东风,趁机抢占地盘,发展自己的势力。
八路军是中共的部队,他们的第四纵队,已经挺进冀东。
为了抑制八路军,第七路军,必须行动起来。
“日本人在像银楼守着,帽徽也由日本人掌握,能有什么办法?”曾紫莲无奈地说。
“他们的工厂,总没有日本人吗?大不了这批帽微不要了,请周企安再给我们做五百枚。”路承周想了想,说。
“这倒是个办法。你这是发给总部的电报?”曾紫莲走到路承周身边,看到他在起草电报,问。
“是啊,中共在冀东发动了抗战,不知道第七路军如何应对?日军已经调动军队,准备前往清剿,七路军可不能受无妄之灾。”路承周缓缓地说。
这封电报,在曾紫莲不知道路承周身份前,路承周必须送到二十六号路,或者交给安孟博。
现在,他只需要告诉曾紫莲就可以了。
“如果中共能吸引日本人的注意力,对七路军确实是个机会。”曾紫莲缓缓地说。
路承周回家的时候,经过二十六号路,看到情报已经取走,没有停留,加快速度回去了。
晚上回家,路承周已经习惯从后门进去。
然而,他刚把自行车搬进去,回头将后门锁好后,突然有个包袱从院子外扔了进来。
“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