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双败

后手 可大可小 3538 字 9个月前

只要给他们机会,绝对会将军统斩草除根。

“这叫尸体么?全是尸块了。”张思昌回想起当时的情形,还心有余悸。

到宪兵分队后,没干什么大事,但掩埋尸体,已经有三回了。

第一次是白恩,那是个英国人,张思昌还能接受。

洋人的死活,他并不怎么关心。

然而,第二次的何贺,让他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何贺当时已经投降,与张思昌一样,都是情报一室的副主任。

然而,何贺位子都没坐热,就被军统收拾了。

这次的孔井存,更是被剁成了几块,装在箱子里。

他看了一眼后,到现在只要闭上眼睛,全是孔井存的尸块。

“我以为,后面埋的,应该都是那些反日分子。没想到,唉……”路承周重重叹了口气。

他倒没有张思昌这样的感慨,心里在想,如果有机会,真想看一眼孔井存的悲惨下场呢。

作为一名汉奸,无论孔井存死得怎么惨,都是应该的。

相比梁磊,孔井存已经很好了。

梁磊被碾成肉泥,被日本人扔到海河喂鱼,相比之下,孔井存已经算得善终了。

“主任,明天我得请天假,要去抓副药,安安神才行。”张思昌感觉,自己现在浑身无力。

埋了孔井存后,他吐了,吐得一塌糊涂,连胆汁都吐出来了。

“你请假?有事找你怎么办?日杂店关门?”路承周诧异的说。

“日杂店有张广林嘛,我觉得这小子很机灵,主任,要不要把他安排进一室?”张思昌已经问清了张广林的来路。

身世清白,能写会算,也还算机灵。

最重要的人,他对路承周有一种报恩的想法。

“你是不是觉得手下没人,这个副主任当得不过瘾?”路承周说。

事实上,情报一室的工作,确实不好开展,连个内勤人员都没有。

“我是觉得,张广林很合适到一室。”张思昌笑了笑,他也确实想手下能有人。

至少,像掩埋尸体这种事,不能再由他亲自动手了吧。

“再考察一段时间吧。”路承周没有马上同意。

正因为张广林身家清白,他才不想让他进宪兵分队。

英租界现在是海沽的世外桃源,张广林能在大兴日杂店混口饭吃,不用看到日本兵,就行九十度的鞠躬礼,不用随时被人搜身,打骂,还能吃饱饭,对市区的老百姓来说,他过的就是神仙般的日子。

如果让张广林加入情报一室,路承周不能保证,张广林以后的生活还能像现在这样。

路承周的内心,其实很羡慕张广林的日子。

不用与人勾心斗角,生活中没有尔虞我诈,每天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想做什么事,马上就能去做。

“我已经考察过他,完全适合我们的条件。只要主任签字,他马上就是自己人了。”张思昌笑吟吟的说。

“过段时间再说。”路承周突然发现,自己可能给张广林选了一条异常艰难的道路,甚至是一条不归路。

听到路承周的话,闻健民差点气得吐血。

刚才他还在得意洋洋,顾波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结果,顾波不见踪影,雷成也失踪了。

雷成的失踪,也说明一件事,顾波知道了侦缉队的行动。

路承周提供了准确的情报,是闻健民没有把握住,于情于理,都怪不到路承周头上。

闻健民发动侦缉队所有人,准备将法国公园挖地三尺,直到有人报警,惊动了巡捕,他们才不得不离开。

路承周则提前离开,侦缉队的行动失败,他的任务,则顺利完成了。

路承周并没有直接回英租界,而是去了趟宪兵队,向川崎弘汇报了晚上的行动。

“老师,闻健民能力有限,对共产党没有足够的重视,是导致此次失败的直接原因。如果交给情报一室,肯定不会让顾波逃脱。”路承周郑重其事的说。

“此事有些蹊跷,你估计雷成怎么样了?”川崎弘问。

此时再说这种话于事无补,他对闻健民原本是很信任的,在侦缉队也干得不错。

然而,与共产党几次交手,除了抓到雷成和梁磊外,其他行动都以失败收场。

明知道共产党会除掉雷成,却没有准备足够的人手,让共产党全身而退。

好不容易有了顾波的线索,却赔了夫人又折兵。

“凶多吉少。”路承周叹息着说。

这是明摆着的,如果雷成没出事,肯定会呼喊。

只要雷成出声,顾波就跑不掉。

也就是说,雷成根本没有呼救的机会。

“高桥丰一那边,也失败了。”川崎弘叹了口气。

高桥丰一与闻健民一样,都是拿着一手好牌,却输得一败涂地。

“让刘有军跑了?”路承周诧异的问。

高桥丰一信心满满,孔井存“立功”后,刘有军转告,总部给了孔井存发来了嘉奖令。

“刘有军不但跑了,孔井存也搭进去了。”川崎弘叹息着说。

“什么?”路承周“吃惊”的说。

“抓共产党,让共产党跑了,还把雷成搭了进去。抓军统,连军统的毛都没摸到,孔井存却成了一具尸体。”川崎弘阴阳怪气的说。

“老师,是不是军统和共产党联手了?”路承周突然说。

“军统和共产党貌合神离,他们不可能联手的。”川崎弘摇了摇头,喃喃自语道。

他思虑再三,除了巧合之外,再也没有其他解释。

毕竟,无论是闻健民抓捕顾波,还是高桥丰一想诱捕刘有军,都有自身的失误。

搞情报的人,必须严谨而小心。

稍不注意,一个小小的破绽,就能导致满盘皆输。

军统和共产党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好运气,也是因为高桥丰一和闻健民太过大意。

总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对方逃不出手掌心。

结果,人家还有后手,这就是大意失荆州。

或者说,业务水平不够。

特别是高桥丰一,身为日本人,竟然也会犯这种低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