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有军的耐心,都快用光了。
“刘老板,是不是请警务处出面,把里面的人全部抓起来?”何贺看着天色越来越暗,心里也暗暗焦急。
“现在抓人,晚上肯定要在警务处过夜。等一个晚上吧,先抓厨子,再决定下一步打算。”刘有军摇了摇头。
现在报警,警务处就算把12的号的人,全部抓走,也会先关在警务处看守所。
想要引渡,得办理相关手续,办好之后,也是明天了。
与其让中共的人在警务处看守所待一个晚上,不如让他们在124号睡最后一晚上。
“老板英明。”何贺奉承着说。
刘有军考虑得很周全,自己确实太过急切。
如果是在华界,为了避免夜长梦多,确实可以马上行动。
但现在,不知道里面的情况,多等一个晚上,完全是明智的。
晚上,除了留下足够的人员盯梢外,其他人,都有在附近找旅馆住了下来。
由情报组和行动组的人,轮流值班,绝对不能再让中共的人逃脱了。
何贺更是一个晚上都没睡觉,他亲自在爱丁堡道124号附近的一条巷子口,守了一个通宵。
天边露出鱼肚白时,何贺更多一点困意也没有。
他在等着中共的厨子出来,北方局其他人不出来,这个厨子,是一定会出门的。
“吱呀呀……”
何贺听到124号大门打开的声音时,熬了一夜的眼睛,顿时变得明亮起来。
他的目光望向124号,正好看到北方局的那个厨子,拎着菜篮子走了出来。
ps:晚上十二点上架,希望能一如既往得到大家的支持。
这两个月,看的是数据,接下来看的就是订阅啦。
关于剧情,有读者反映,剧情与交锋雷同,情节推进过慢。
从一开始,我就想写一个与交锋不一样的故事。
但谍战题材,如果主要是抗日的话,总会避免不了的。毕竟,大的方向都不会变。
要变的,只是一些细节。
之所以情报推进过慢,是因为对主角身份的定位。
刚开始,给主角设定了三个身份:市政府秘书、市局小警察,还有就是巡捕。前面的情报,修改了五六次,每次修改,都会涉及到各种设定,以及人物关系。
前面有了本交锋,当然希望这本能与交锋不一样,并且能超过交锋。
至于能不能超过交锋,暂时还不知道,但我一直朝这方面努力。
上架感言就不写了,要感谢的,除了我的编辑,就是你们了。
希望上架后,能尽量订阅,毕竟,是一家人都要靠我吃饭的。
除了特殊情况,川崎弘要求与路承周见面外,一般的情报,都是通过大兴日杂店。
路承周向川崎弘传递的,都是关于英租界的情报。
上次中央北方局的情报,路承周特意通过死信箱。
不仅仅是为了显得机密,也是想打个时间差。
果然,川崎弘收到情报时,中共北方局已经撤离了。
此次,何贺的行动,路承周没打算向川崎弘汇报。
他是被军统冷藏起来的情报员,怎么还能知道军统的行动呢。
路承周之所以觉得,自己监视何贺不合适,也是缘于此。
但刘有军要把这个任务交给他,路承周也只能“勉强”为之。
不管如何,这都是一个给何贺上眼药的好机会。
虽然店里没有其他人,路承周还是没有与张思昌有过多交流。
买了包烟后,路承周转身离开。
张思昌看了看周围,没有发现异常后,这才拿起路承周刚才递过来的钱,中间果然夹着张纸条。
再次观察了一眼,张思昌这才拿着纸条,走进了后面。
后面是日杂店的仓库,同时也是张思昌的住处。
此时,在那间卧室中,有一个矮壮的中年男子。
张思昌进去后,朝他鞠了一躬,双手将纸条递了过去,嘴里恭敬的说:“野崎先生,这是‘铁路’刚刚送来的情报。”
“他走了?”野崎接过纸条,随口问。
张思昌本就是野崎公馆的人,当初路承周去南京,野崎就安排张思昌和高桥丰一跟随。
张思昌不仅要当好,路承周与川崎弘的联络员。
同时,也要为野崎公馆提供情报。
“走了。”张思昌说。
“以后,你要秘密监视‘铁路’。”野崎缓缓的说。
这样的命令,并非他不相信路承周。
同样的命令,也会下给路承周,让路承周秘密监视张思昌。
让他们相互监督,也就不敢起二心了。
“是。”张思昌心里一震,日本人难道对路承周还不放心吗?
路承周并不知道野崎到了大兴日杂店,但是,在大兴日杂店外面,他让张保头安排了两辆人力车。
这些人力车,没活的时候,只要交了“起英国捐”,摆在哪里都可以。
大兴日杂店与路承周的住处,二十四号路15号,几乎在二十四号路的两端。
张思昌晚上,第一次去监视路承周,就在门口叫了辆人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