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我不想死。”就在这时,后面的武器操作官,首先忍受不住这种巨大的压力了,他一边喊着,一边拉动了自己座位上的拉环。
“不!”他的旁边,导航员传来了一声惊呼。
轰炸机,几乎都不是单人驾驶的,单人的最多可以叫个攻击机。
图-22,是四个人的驾驶体制,前面两个是驾驶员和副驾驶员,武器操作员和导航员则分列座舱后部的左右位里。驾驶员通过从两边向上翻起的座舱盖出入,每个驾驶员头顶的舱盖都可活动。
同时,他们和战斗机飞行员一样,也要拥有能弹射逃生的权力才行,而他们的弹射,和战斗机的类似。
轰炸机的弹射并不容易,类似于图-16这样的,每一个人的位置不同,弹射也有先后顺序,程序复杂,后弹射的,往往已经没有生存时间了。
为了让轰炸机飞行员能够安心,飞机设计师们也是想尽办法,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f-111战斗轰炸机了,它采用了把整个增压座舱弹射的方式,对飞行员来说,影响是最小的,就相当于外面包裹了一个救生舱一样。
同时,当降落到海水里的时候,这个座舱还可以当小船,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但是同时,这玩意儿整体弹射,结构是相当复杂的。
简单来说,那些操作杆,和机体是连接的,弹射的时候,怎么分离那些液压管路?还有各种电路,各种插头什么的,这简直就是设计师的噩梦。
苏维埃的设计师,当然没空去琢磨这些事,他们永远都是采用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来解决的。
要什么整体弹射?直接用战斗机的座椅就行了啊!同时,分开角度,向着两边弹射啊。
先后顺序,先弹射的会烧伤后弹射的?那就干脆一起弹射啊!
(图-22的座舱弹射,查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具体的资料,所以,华东之雄就这么写了,这几天,空军之翼也没了,没法查了,如果知道的,请书友大大在书评区里留言,谢谢。)
此时,飞行在一万五千米高空上的内森,在无线电里面喊道:“111中队,注意,打开雷达,锁定目标!”
随着他的命令,一个个回应声传来,内森后舱的古斯,快速地打开了自己的火控系统,接着,屏幕上就出现了大片闪亮的光点。
距离八十,速度八百,高度三百,锁定!
古斯中尉快速地调整一个个的按钮,很快,雷达屏幕上,就成功地锁定了目标。
此时,他们111中队和51中队的所有雄猫战机,正飞行在对方发射导弹的空域附近,距离那些后撤的图-22轰炸机,仅仅不到一百公里的距离,因为夜空漆黑,他们的编队队形散得很开。
在这种距离上,他们随时都可以锁定目标,但是,对方却无法发现他们。
这怎么可能?
这其实很容易。
对方飞来的,没有护航的战斗机,只有轰炸机,不错,图-22,当初在设计的时候,就是要靠着低空大表速飞行来突防的,压根就没有想过要护航战斗机的,他们又不是那种慢吞吞的亚音速轰炸机,它们可是超音速轰炸机!
图-22轰炸机,航程动辄数千公里,那些战斗机即使想要护航,也根本就跟不上来,根本就没有匹配的大航程的战斗机。
同时,不同的轰炸机,机载设备不同,图-22的航电设备,完全是对海攻击使用的,包括它超音速飞行需要的地形匹配雷达,让它在陆地上飞行都无所顾忌。
但是,它的雷达,没有有效的对空模式,而且,为了隐蔽接敌,它并没有打开雷达,是在海面上超低空飞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它根本就没有对周围空域的感知能力。
唯一有感知能力的,是负责引导的图-95侦察机,这种飞机是指引目标的,而它的雷达,是在机腹下面的。
这意味着什么?只要比它飞的高,它的雷达就什么都看不到!
毕竟它主要任务,也是搜索海上。
一般来说,在这种漆黑的夜里,是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海军航空兵出动的情况的,那两架来骚扰图-95轰炸机的雄猫,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