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俯身,口中隐隐有雷电之意,道:“若我救不得你,必保你三个弟妹一世荣华。”
刘恒愕然抬头。
他抿嘴片刻,眼中隐隐有一抹愤怒之色,却最终还是深吸一口气,再次划动船桨,向着那在他眼中危险无比的小岛驶过去。
小船很快就接近了小岛,道人忽然从怀中摸出一面小小铜镜,向着水面丢了下去——那镜子将将要落入水中的时候,忽然金光一闪,随后便静静地悬浮在水面上,敛起了所有的光芒。
刘恒奋力操舟,绕小岛又行片刻,那道人又掏出一面小镜,如前法一般抛出。
铜镜再次虚空悬浮在水面上。
又行,又抛一面。
他们就这么收息敛声,小心翼翼地绕小岛而行,那道人很快就一路抛了四面几乎一模一样的铜镜下去。
刘恒隐隐感觉到,这道人似乎是在布下什么传说中的阵法。
他内心希望这是一个困妖的阵法,心里不由渐渐开始安定一些下来。
身为湖边居民,他当然希望能有人真的把这蛇妖给降服掉的。
没有人愿意整日生活在恐惧中。
然而,船又行片刻,那道人的第五面铜镜已经拿在手中,刘恒却忽然觉得有些莫名心悸。愕然扭头间,他见那岛上浓浓的青色雾气,似有些搅动。
当下他不由得心下大骇,手上操桨的动作悄无声息地一下子加快了稍许。
第五面铜镜终于抛下。
忽然,岛上传来一声裂帛穿云的尖锐嘶吼。
俄尔间,一青色长物自岛上一跃而起。
“糟了!”道人再无顾忌,大声道:“你快走!”
说话间,他整个人已如大鹏般腾空而起。
他手中的第六面铜镜同时脱手而出,向着船行的前方飞射而去。
即便对阵法无知如刘恒,亦能猜到,船行眼看一周,这第六面镜子,应该就是这道人布下阵法的最后一道阵眼。
只是那蛇妖的神通似是超出了道人的预料,当他布阵到第五面铜镜的时候,那蛇妖就已经被彻底惊动了。
不过还好,差的只是最后一步。
这一刻,刘恒甚至忘了要赶紧划船逃离此地。
他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飞在半空的铜镜,盼着它落到该落的地方。
因为他知道,若是这道人的阵法不能困住蛇妖,自己只凭一小舟,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顺利逃脱上岸的。
然而,就在此时,那腾空而起的青色长物忽然喷出一道水箭,直奔半空中的铜镜而去。
叮的一声!
水箭眨眼间便击中铜镜,发出一声金石相击的锐鸣。
那铜镜直接掉落到水中去了。
天刚蒙蒙亮。
湖面上的水汽如烟似雾。
刘恒小心地把小小渔船推出来,鱼叉卡到船舷边的卡槽上。
高大的道人两袖随风鼓荡,腰间的大葫芦已消失不见,倒是背上多了长长的青色布囊。似乎是一把剑,又似乎是一把伞。
他说:“几时可到?”
刘恒扶着船尾,奋力地向水中推船,待船身入水,他回答说:“不知道,也许根本到不了。不过顺利的话,大约午时前后。”
那道人颌首,一步迈进船内,道:“走吧!”
刘恒坐下,滑动船桨。
桨声欸乃,小渔船贴着芦苇荡,往大野泽深处去。
那道人就站在他身后,立如青松。
湖面的风吹拂而过,云雾飘荡,他那部美髯随风飘动,两袖亦不时鼓张,就连脚下的小船,不时微微转向,亦带得船体不稳,但他整个人立在船上,却是站得笔直,纹丝不动。
小船渐渐离开岸边芦苇荡的遮蔽,驶入大野泽深处。
湖面的雾气越来越浓。
置身云雾之间,一条小船划破平静的湖面,其美,其静,恍如仙境。
桨声欸乃中,刘恒一边奋力划船,一边不时地抬头眺望遥远的湖面。
湖面平静,千丈如镜,一眼望去,几乎不辨东西。
但在刘恒心中,却自有其坐标。
他知道该往何处去。
当太阳跃出地平线的时候,小船已经往大野泽深处行了至少五六里水路。
艳阳一出,湖面水汽雾霭渐趋消融。
微风徐来,湖面彀皱。
阳光碎裂成千面镜,其光如刀,刺人眼眉。
有硕大水鸟自船舷边轻巧地掠过,并不惧人。
道人好奇地看着那鸟,一脸欣悦,手抚长髯,说:“可烤至金黄。”
刘恒不答,神情一如既往的谨慎且郑重。
俄尔,那道人俯首向下看,眉头蹙起。
他很快盘腿坐好,自怀中取出一面小镜来,揽镜自照,眉头皱得越发紧。于是便又自怀内取出一把难辨材质的羊角状小梳来,俯身在平滑的湖面一蘸,便就着掌中小小铜镜,梳起胡子来。
足足盏茶工夫,左看右看之后,他才又满意地收起铜镜与梳子,重新站起身来,傲然立于船尾。
湖面微风鼓荡,道人高冠博带,美髯浮动,长袖飘飘,隐隐然有神仙之概。
船行如鱼。
一路行来,湖中有小岛三四处,皆芦苇环绕之地,但刘恒却不敢靠近,只是驾着船小心翼翼地远远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