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桃花清谱

寒月悲笳 秋窗夜雨 2183 字 9个月前

“哈哈,我知道,这壶酒叫‘桃花酿’对不对?”寒生笑道。

“不对,不对,这壶叫‘桃花月下眠’,嘻嘻嘻!”

看着玲儿得意洋洋的表情和可爱的俏模样,大伙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嗯,‘桃花月下眠,酒醒不肯归’,老丈,没想到您这些菜不但口味奇佳,这菜名和酒名更是饱含诗意,绝非一般凡夫俗子可以取得出的……来,晚辈敬您一杯,就冲这桃花月下眠……”

“哈哈,桃花月下眠,酒醒不肯归,对的好,对的好啊!小兄弟文思隽永,老朽佩服。既然小兄弟如此抬爱老朽的手艺,老朽自当言无不尽。这些菜品之关键就在于桃花干,所谓桃花干就是取当年似开未开的嫩桃花,用淡盐水洗净凉干,再以温和的阳光细晒七日,最后再用石膏密封保存,以备秋冬之用。这第一道菜,名曰‘桃花飘雪’,是将鸡蛋去除蛋黄,只留蛋清,再将蛋清与温水泡开的桃花干相混搅拌,最后于锅中小火煎成蛋饼即可。”

寒生和青虹聚精会神的听着老汉娓娓道来,都未曾想到原来这美味看似简单,背后却暗含如此多的玄机。

“这第二道菜名叫‘桃花三仙子’,其实是桃花干和银耳、百合一起烹炒而成,亦是取其形色,会其意。只这第三道菜就大有学问了,所谓桃花泪其实就是桃胶,它是桃树枝干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多出在树皮受伤或虫咬之处,因此,这桃胶对伤口愈合,美容美颜大有裨益,又可补气凝神,强健脾胃,着实是男女老少皆宜的良品。这做法其实非常简单……”

也许是难得有人如此欣赏自己的手艺,老汉不厌其烦的给寒生说着每一道菜品的做法,并无比耐心的解答着寒生的疑惑。

不觉已是酒过三巡,老汉微有醉意,他的神态亦渐渐没有了方才的谈笑风生,兴致高盎,而略显愁容。

“唉,小……小兄弟是个好人,与我甚是有缘,老朽真是恨不得将这一身的手艺尽数传授与你,也不枉我们相识一场,更是不致让这桃花清谱在老朽的手里后继无人……唉!”

“老丈有意相授,晚辈自然求之不得,只是晚辈如今尚有要事在身,待事完之后定然回转此地,到时再向老丈求教不迟。”寒生急拱手说道。

“好,好!”老丈又举起一杯酒一饮而尽,“今日能遇到二位真是令鄙店蓬荜生辉,老朽也是好久没有喝过如此多的酒了!”

青虹瞧着老汉的满目忧悰,知其心中定然藏有诸多苦楚,不禁将玲儿又往怀间搂了搂,轻声问道:“老人家,莫非这店内只你和玲儿不成吗?”

老汉放下了刚刚端起的酒杯,苦叹一声,道:“哎,不怕您笑话,刚逃至此处之时,倒是还有个徒弟,亦差不多小兄弟这般年纪,只是万没有想到这个小畜生耐不得此处清苦,一走了之也就算了,竟将仅有的些许钱两也一并卷走。如今,只剩下我和玲儿孤苦相依……只是老朽年迈无能,你说万一哪天我……我死了,我如何对得起老爷和老夫人所托……”

说着说着,老汉已然老泪浑浊,捶胸顿足的咒骂着自己老而无用。

青虹看在眼里,心中难免恻然,不知为何,这让她不由想起了鬼王临终之时的那最后一眼悲凉的期盼。

窗外,一缕秋风吹来,吹乱了寒生额角的发丝,更吹乱了他的心。他比谁都明白这种托孤之痛,因为老丈那痛苦的眼神,寒生亦曾在十几年前的静水湖边见过,更何况,这托孤之痛,直痛于根本就无人可托,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哀与无助啊!

“老丈,你和玲儿是逃到这里来的?可是老家发生了什么变故?”寒生轻轻拭了一下眼角,轻声问道。

“不瞒两位,老朽姓秋,本是岭南人士,十年前,只因家乡发生瘟疫,全家十人死之有九,这才逃难到了清河。一日,我因饥饿难耐,在清河城沿街讨食,恰巧遇到老城主巡街,他听我是外地口音,便多攀问了几句,言语中老城主知我懂些笔墨兼通厨艺,便将我带至府中任了膳房主事一职。老城主对我恩重如山,老夫人更是宅心仁厚,老朽虽万死不能报答其一。可恨老天无眼,这清河城却在数月前亦发生了瘟疫,死了很多人,也逃了很多人。更令人痛心的是,玲儿小小年纪也身染了重疾,命悬一线,这让本就儿子儿媳早亡的老城主夫妇如何能承受的住。为了救回玲儿,我四处遍寻名医良方,终是一无所获。也许是上天开眼,待我回到清河城之时,听闻玲儿和全城百姓已被一位少侠所救,老朽当时跪天伏地,拜谢恩人。可……可谁知,那少侠走后不到半月,清河城竟再次瘟疫肆虐,而且比之前厉害十倍,几乎一夜之间,清河城已俨然一处鬼域……老城主临终之时将玲儿托付给了老朽,只可恨我……我老不中用……呜呜……”

说着,老汉竟难忍心中悲痛,哭了起来,他这一哭不要紧,倒惹的玲儿亦跑到他的怀里,哇哇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