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都堂投省卷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2236 字 9个月前

“我们走。”高岳深吸口气,对卫次公、刘德室等人说道。

双文这时追出来,塞给刘德室份煎饼,嘱咐他不要紧张,在投卷前可再细细查验番,不要犯讳,卷首定要注意:卷首,即是举子省卷所选取的诗赋,誊录再开头,那肯定是举子最感得意的首,因为主司也和现在阅卷教师一样,“因时间关系,批阅一份作文不能超过多少秒,正是如此,所以批阅作文我往往看个题目、开头再看个结尾就可以给分了呀”,这样卷首能否让主司满意,便非常重要。

潘炎坐在礼部都堂里,各路投行卷的举子自庑廊和门厅里一个接着一个走入。潘礼侍怕麻烦,便让京兆府解送的十位举子先来投,而这十位当中就有国子监的五位,即高岳、刘德室、卫次公、黄顺和李桀(其他生徒继续由礼部下属的国子监解送)五人,剩余的五人便以郑絪为首。

很快在潘炎的高案前,郑絪和高岳很快就自两侧庑廊各自走出,狭路相逢。

不过让潘炎感到意外的是,二人的表情都很平淡,好像根本不认识对方似的,没有惯例中举子争执的冲突。

潘炎轻咳两声,说二位都是白衣卿相、名动京城的人物,便可各自投卷。

“请郑文明先投。”高岳很客气。

“不敢,烦请高逸崧先投。”郑絪也十分谦让。

“也对,毕竟郑郎君还短欠我十贯钱,那便我棚先投。”高岳猛地来个一击,让郑絪立刻面红耳赤,接着就迅速先将刘德室等人的省卷投了上去。

潘炎果然只是翻阅各人省卷的卷首,接着微微点头,对卫次公、解善集和李桀都加以赞扬,说文辞赡富,颇有可观之处,尤其是卫次公,去年遭了意外,今年应可折桂——说得卫次公喜形于色;而黄顺和李桀也都相当不错,在这一两年内及第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很快,潘炎将目光投向了刘德室的卷首。

云韶急忙走上前去。

果然那些小童手里拿着的是喜鹊的巢,雪地上还有几只嗷嗷叫的喜鹊幼崽,周身还是嫩嫩的绒毛,躺在那里,叫得非常凄厉。

“这是在干什么?”云韶赶忙问。

一个胖男孩手里举着木燧,对云韶说到,“我们要烧喜鹊窠。”

“为什么?”

“元月烧喜鹊窠,可避兵灾。”

“这样损伤生灵,岂是避灾之道?”

高岳便上前,给了小童们些钱,说不要烧。于是那群小童就将喜鹊窠还在了高岳的手上,便取过钱来散着跑开,但那要钻火的小胖子却被高岳给拽住了。

云韶蹲坐下来,将喜鹊幼崽一个接着一个小心捧起,放回到窠里,这时五架房的棚友取来个梯子,那小胖爬着梯子将喜鹊窠安了回去,高岳再额外给了他点钱,让他走了。

树干下,云韶仰面合掌,而高岳则看着树枝上黑色的窠,真的是想起了刘晏曾对他说过的话语,皇城鹊和民间的喜鹊就因为栖息的树枝不同,命运却有如此迥异之别。

同时也想起了自己在长乐坡,于张谭墓前所说的那句话,“自即日起,我高子阳愿在皇城安上门灵鹊树上,占取一枝。”

这时云韶回头看着他,这位美丽的女孩子,她鼻尖上微微冻得有点点红,接着他又仰面看看树桠上的喜鹊窠,冬日的阳光笔直地照下来,被雪反射着,温暖地让他睁不开眼:他在穿越前,因沉迷学习,已单身了二十五六年,没想到到长安城来后,也还是不断在刻苦学习备考,现在他感到有些倦了,他忽然也有了构筑个“窠”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