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给出的答案是——功法的缺憾。
这不由使得第二墨想起了在清风老祖座下修行时所发生的一切。
未曾走上修仙路以前,他便有了“以武创法”的想法,而使得这个想法真正落到实处,实行开来的,恰是清风老祖。
“如果你真有‘以武创法’的念头,这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只是此路艰难。既然你有此等壮志,我便也不教你任何法术手段了,只传你最简单的炼气入门,其余全凭你自己去摸索,有不懂的来问我即可。”
严格说来,清风老祖并没有教第二墨太多东西,反倒师徒俩坐而论道的东西比较多。
而且清风老祖并没有循序渐进地给他讲。一开始切入的东西便是“道”这种对于当时乃至如今的第二墨都玄之又玄的东西。
“‘道’之一字,便是我们修道之人的根本。在凡人眼中,我们这些上天下地的修道之人是仙,实则我们距离真正的仙还很遥远,甚至连为师,都不知道真正的仙是什么样子。苍天下的我们,都是蝼蚁,只不过一些蝼蚁强,一些蝼蚁弱。”
“修仙其实就是修道,反过来说也可以。但这‘道’又要如何具体实现呢很简单的一个体现便是当你能够将自己的‘道’演化为神通的时候,便可以称之为‘道’现化了。”
“归根结底来说,还是境界。境界未到,一切都是白搭,境界到了,自然便可成‘道’。”
回忆起这些话来,第二墨都能够理解清风老祖的意思。
“往低了说,你的根本在于你起步的炼气法,往高了说,你选择的‘道’决定了你将来的强弱。”
“有大有小,实则本质是一样的。”
“回过头来说,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万丈高楼起于垒土。”
“本来与你最为契合的灵决是明月楼的冰心诀。只是既然你走了一条自创法门的道路,那么便也没什么合适不合适一说了。对于你的想法,为师还是很开心的。”
“我便只教你打坐,也是修道之人最基础的纳气。”
灵决是每一个修道者引以为根基的基础心法,区别于作为斗争手段的功法,它的作用便只是提升境界,磨练道心,是不具备攻击力的。
“保持身与心的放松,试着聆听周围的声音,先将体内的气呼出来,记得,一定要吐尽。对,就是这样,然后再吸气,也是一样的,将气吸至极点。同时,你的五感又要保持清新,心灵保持清净。”
“接下来便是修道者与普通人的区别了。”
“在呼与吸之间,你的所有感觉既要锁定外界,又要锁定你体内的灵种。”
“可以这么说,灵种之前是‘死的’,直到你将其唤醒,它才会具备炼气的能力。将灵种唤醒的时间的长短,便说明了你的天资如何。”
“有天资好的,自然就有天资不好的。那么如弥补其中的差距呢”
“对,就是灵决,炼气的法门。也就是提升自身炼气速度的一种手段。这个我不会教你,你自己去琢磨。”
回忆至此,清风老祖教的便只是这些东西。现在,加上《灵源》的深刻剖析,第二墨似乎察觉到了自己本身所存在的问题。
“我缺了灵决。”尽管六年修至结丹境的雏丹期已是骇人听闻的事,但是这并不足以掩盖第二墨的一个缺憾,他完全是靠着自己“天选者”的资质在修行,这并没什么不对,只是天资再好,到了后期,没有一个完美的灵决辅助的话,也只会沦为平庸之辈。
《灵源》的作者发现近四万年以来,无一人结丹完美。即他所见过的结丹境修士,体内丹丸都是存有瑕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