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徒使竖子成名(3)

帝御仙魔 我是蓬蒿人 4315 字 9个月前

尤达枭陷入沉思:“李兄你说的好有道理,我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李晔立马一副痛心疾首的神色:“想不到,我跟郡主一起到此,为了妖族未来不惜以身犯险,两颗拳拳之心,换来的竟然是尤兄一句不知该如何反驳,我真是痛心万分”

尤达枭见李晔眼泪都要掉下来,也动了情,一巴掌重重拍在他肩膀上,眼眶泛红:“李兄,你真是高义无私!方才是我误会你了,你曾经为妖族付出那么多,我竟然怀疑你我的情义,真是没有良心啊!”

李晔哽咽道:“尤兄你能理解,真是太好了!”

“李兄,你能来,就说明了一切。来,我们再度痛饮一番,往后生死与共,永不背离!”

“尤兄说的是!”

于是转眼间,尤达枭、红孩儿、离剑、狐妖老板娘等就涌了上来,将李晔和吴悠团团簇拥起来,大坛喝酒,高声谈笑,好不痛快。

一旁,牛魔王和泥尘道人看着一幕,神色各异。

半响,神色数变的牛魔王看了泥尘道人一眼,“安王仗义来助,你我身为两军统领,不可不迎接,不可不与之痛饮。”

泥尘道人点点头:“大圣说的没错,正该如此。”

两人遂向两军传达安王仗义来助的好消息,并且各自带着一帮头面人物迎接李晔,并且与之共饮好酒。

牛魔王和泥尘道人当然知道,李晔突然出现在仙域,并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高风亮节。作为智慧不凡的存在,他们甚至不难揣测,李晔是被凡间诸侯们算计了。

然而他俩同时又知道,李晔既然出现,他们就只能做出这样的反应。

撕破脸皮杀了李晔?

那没必要。

原本他们跟李晔的同盟关系消失,李晔为了凡间大局,关闭昆仑通道就是题中应有之意。这件事伤感情归伤感情,但并非不能理解。

而现在李晔毕竟到了仙域,双方的同盟关系自然也就维持下去了,谁也不知道往后会怎样,一旦李晔扫平了凡间,那同盟关系只要在,说不定还有李晔相助他们的时候——他们可不认为,李晔出现在仙域,凡间的基业就会丢掉。

旁观者清,他们知道李晔的智慧心性和手腕,尤其是牛魔王。

另外,从感情上来说,牛魔王不会对李晔如何,妖族修士们更不会。

尤达枭跑过去跟李晔说那么一番话,不过就是在表演,是给其他修士们看的,目的就是传达一个基本态度,统一众修士的认知:哪怕李晔关闭了昆仑通道,但他能到仙域来,就是来帮助我们的,我们以前是同袍,往后还会是手足!

被修士们围在中间,李晔和吴悠再度受到众星捧月的待遇,就像昔日镇疆城之战后那样。不过喝着美酒,李晔心里还是颇为无奈。

在此之前,他是万万没想到,如今还会跟妖族修士们继续并肩作战。

看来这仙域的大局,他想置身事外、冷眼旁观是不行了。

既来之则安之,李晔很快调整好心态,准备应对接下来的局面。

当然,在心底,他对李茂贞、王建、高骈、朱温这些算计了他一把的诸侯们,可是怒火滔天。

“以为把我送上仙域,天下就是你们的了?等着吧,你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这场昆仑之变,我虽然被送上了仙域,但最后到底是谁算计了谁,还不一定!”李晔心里如此想着,无数算计和布局开始在脑海中交替浮现。

高骈、王建等以为李晔已经消失在凡间,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却不知他现在一人两身。

等凡间之身回到中原、平卢,认为平卢军群龙无首,所以瓜分中原不把他们放在眼里的诸侯们,就会发现自己掉进了无底深坑。

李晔心里虽然愤怒,但并不着急,他很有耐心。他要将这个坑挖的大一点、深一点,好埋进去更多人。

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李晔决定给诸侯们好好上一课。

王建分出汴州给李茂贞,可不是什么善意之举。

只有李茂贞在中原的地盘连成一片,他才能更好的抗衡高骈。汴州在腹地中央,若是王建得了,一旦高骈得了平卢,再要进取中原,那就是首当其冲之地。

王建可不想先跟高骈冲突,这块地域虽然富庶,但毕竟是烫手山芋,还是丢给李茂贞比较好。

李茂贞不能不接。

若是不接,他的地盘无法连成一片,根本无法在中原站稳脚跟,就更不必说图谋整个中原,那等于是说今天什么都没得到。

高骈见王建要让出汴州,心中立即不满。他哪里能看不出来,对方是要让他跟李茂贞先交手,自己观时待变、坐收渔利?

不过高骈的大目标已经达到,这些许不完美之处,还是能够接受的。

只要李茂贞跟王建不联手,高骈有的是信心灭了他们。更何况现在王建和李茂贞已经是撕破脸皮,即将自相争斗?

一场各怀鬼胎的利益瓜分会议,就此落下帷幕。

高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王建也认为得到了最大的好处,唯独李茂贞被两人针对,成了最失落的那一个。

在九合定鼎大阵和关闭昆仑通道的过程中,众人出力无分多寡,事后利益的分配却并不均衡,几家欢喜一家愁。

李茂贞是三王中最先离开昆仑的,这里是他不得志的所在,可以算得上是伤心之地。他没有理由多做停留,尽量早些离开是应有之意。

这个时候,他已经不担心王建和高骈背地里商议什么对他不利的事了,因为这是明摆着的事。

此去长安,回归本镇,李茂贞要面对的,是局势万分凶险的未来。

好在他手里还有一个皇帝,可以稍微挽回一些局面

然而连安王都不在了,天下再也没有人正视所谓朝廷正统,高骈和王建还会为此受到多少掣肘,也是一件细想叫人心烦的事。

路过凤翔岐山的时候,李茂贞情不自禁停了下来,在傍晚的秋风中登上绝顶,俯瞰脚下这片曾经他洒过热血,并且发生了许多故事的土地。

天高云淡,夕阳沉在西山,晚风寂寥,吹动林海松涛,大地苍茫,徒留孤独的人怅惋哀叹。

衣发扬起又落下,李茂贞收了收肩膀,抱起双臂。丹凤眼里没了平日里的锋芒凌厉,凭空多出来许多顾影自怜,望着空旷山川出神。

良久,李茂贞叹息道:“这大好的河山,曾经有那么多辉煌光鲜,无数英雄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却为何总是会陷入到破碎沉沦中?”

在他身后,一名容貌姣好的贴身女姬道:“岐王可是想起了往事?”

李茂贞不置可否,幽幽道:“想起往事又能如何,人都已经不在了。”

女姬抿了抿嘴唇,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叹道:“早知如此,还不如不关闭昆仑通道不,是不跟众人合力,将安王送上仙域呢!若是有安王在,今日也不至于让高骈和王建两人如此嚣张,万般算计,欺辱殿下。”

李茂贞没有接话,只是眼帘低沉下来。

王建和高骈的行为他并非不能理解,都是为了自家利益而已,然而能理解不代表不厌恶。想起前日会议上王建和高骈的嘴脸,李茂贞就忍不住一阵反胃。

一个装着忠厚的势利之徒,一个表面仁义的伪君子,这大好河山的大势大局,竟然让这两人给占了去。

行事虽然跋扈凌厉,但向来光明正大,不屑于此等虚伪面孔和行径的李茂贞,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李晔豪情意气的模样。两相对比之下,只觉得王建跟高骈连给对方提鞋都不配。

“安王如此英雄,怎么就被这等小人给算计了?”李茂贞心头浮起一个疑问,并且为之深深不平、不值。

在这个时候,他好像忘了自己也在算计对方之列。

又或许,从一开始,李茂贞就觉得李晔不会马失前蹄。

只是没想到,再英雄的人物也敌不过阴谋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