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这有何难?”
所谓修士,下者修术,上者修道。所谓术,术法也,所谓道,大道也。修为到了真人境之上,再想更进一步,道就是最重要的追求。所以以道心起誓,是修为最为重要的誓言。
世间生灵,皆有所惧。人自称万物之灵,仙自称世界主宰,鲜有畏惧的东西。但道,是任何人都不敢轻视的存在,是所有人心中的敬畏。因为道,就是大修士毕生的目标。
“李晔(妖族修士)以道心起誓,愿与佛域修士一道,共进浓雾森林,在此之前,谁有背叛之举,大道不容,天诛地灭!”
没多时,李晔和妖族修士起誓完毕。
飞鸿大士:“那么仙廷修士当如何?”
李晔:“杀。”
此言一出,妖族修士与佛域僧人,突然从原地齐出,扑向隐藏在林子里面,自以为很安全的鲁修德等人。
就如佛域僧人以十八罗汉为核心一样,这回仙廷派下界的修士,以七十二地煞为骨干,其他的修士都比较少。
鲁修德等人,没想到妖族和佛域僧人,前一刻还剑拔弩张,后一刻竟然会同仇敌忾。他们更加没想到的是,他们自以为隐蔽的葬身地点,实则早已被李晔和飞鸿大士发现。
面对妖族和佛域僧人的共同冲击,鲁修德等人疲于应对。
他们并不需要应对多久。
不过是半刻时间,加在一起足有五十人的妖族和佛域僧人,就完成了对仙廷修士的围杀。
鲁修德等人尽数被诛。
“四块战斧部件。”李晔收了仙廷修士的铜块,禁不住轻笑一声,“就这么点本钱,也想以小博大,获得另外四十五块铜块,他们的心倒是足够大。”
说完,李晔看向飞鸿大士:“大士?”
飞鸿大士:“去秘境。”
众人来到浓雾森林前。
因为太过浓郁的关系,雾已经成了乳白色,像是漂浮在空中液体。
众人向森林深处望去,能见度连三丈都没有。而在脚下的大道尽头,两排参天大树之间,却有着一团漩涡般纠缠翻滚的灰雾,高达十来丈,好似能够吞噬人的神魂。
站在漩涡面前,众人都渺小如蝼蚁。
李晔看了飞鸿大士一眼,没有催促。
到了此时此刻,他已经无需催促。
妖族有近四十名修士,而佛域不过就是十多人。双方的力量对比十分悬殊,李晔自忖就算硬碰硬,理论上他也有战胜飞鸿大士的把握。
然而理论毕竟是理论,仙廷也是迷信于这种理论,黄景元和陈继真才会身亡。
飞鸿大士毕竟是飞鸿大士。
飞鸿大士手一扬,十几块铜块就到了李晔面前。
她的动作潇洒自然,全无半分迟疑滞涩,也没有丝毫犹豫。
只不过南宫第一和苏娥眉,还在佛域僧人手里。
李晔收了铜块。
其实他很清楚,进入浓雾森林后,双方就又会变成敌对关系。毕竟,大家都要争夺天机。他们以道心发下的誓言,也仅仅是说在进入秘境的过程中,他们不起歹意。
显然,飞鸿大士默认了这一点。
把自己的命运交由别人掌控,这当然不是李晔的风格。即便飞鸿大士承诺,允许他和妖族修士和他们一同进入秘境,他也不可能交出所有铜块。
交出铜块,是飞鸿大士答应放人的条件。李晔拒绝这个条件,自然也就意味着谈判谈崩。那么李晔等于选择了另一条路:双方鱼死网破。
鱼死网破,是为战斗到底。谁站着,谁就是胜者,就能得到全部铜块,进入秘境。
但李晔并没有动手。
飞鸿大士也没有动手。
李晔没有立即动手,是顾忌南宫第一和苏娥眉。他一旦动手,佛域僧人首先就会杀了他们俩。
飞鸿大士也没有立即动手,
因为有人来了。
这里是进入浓雾森林的唯一入口,战斧必须要在这里使用,劈开那扇“门”。凡是持有铜块的人,都会受到指引,最终都会到这里来。
来的是仙廷修士。
人数不多,只有十来个人。
在进入秘境之初,仙廷修士无论战力还是数量,都明显压过妖族和佛域。但是现在,他们已经只剩下这十来人。究其根由,自然是因为群龙无首,又丧失了最高端的战力。
这十来人能出现在这里,已经是殊为不易。
这十来人,明显没有打算放弃。
他们要进入秘境,要争夺天机。
为首的,是地雄城鲁修德,一位看起来敦厚本分的中年汉子。
他们并没有冒然出现,而是在发现妖族和佛域僧人后,就隐藏在了附近的树林后。他们势单力薄,当然不能贸然现身,浑水摸鱼才是他们应该做的事。
只可惜,无论是李晔还是飞鸿大士,都不是易与之辈,他们早就放了斥候监视四面,防得就是这一手。所以仙廷修士一出现,李晔和飞鸿大士就接到了消息。
十来个仙廷修士,力量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每个废墟都会吞噬许多修士,三方修士都已大量折损,飞鸿大士身后都只有不到二十名佛域僧人的情况下,十名修士的力量已经足够影响大局。
李晔看着飞鸿大士:“看来是时候再合作一次了。”
飞鸿大士:“将仙廷修士斩尽杀绝?”
李晔:“留着他们碍事总是不好。”
飞鸿大士:“只怕不能如你所愿。”
李晔:“难不成大士还要跟他们联手?”
飞鸿大士:“眼下你妖族势大,我佛域和仙廷势弱,为何不能联手?”
李晔:“世事无常。”
飞鸿大士:“不过顺势而为。”
李晔没再说话。
先前仙廷势大,妖族和佛域要想生存,就只能选择合作。
现在妖族势大,佛域和仙廷想要有后续作为,也必须联手。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无论是仙廷鲁修德,还是佛域飞鸿大士,哪怕之前仇怨再深,此刻也没有其它选择。
再者,所谓仇怨,不过源于利益之争。恩怨也好,仇隙也罢,说到底,利益才是最根本的追逐目标,是一切行为的导向。
在大势面前,李晔又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