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流光,大伞,飞矢

帝御仙魔 我是蓬蒿人 3758 字 9个月前

这是卫念慈第一次见到,练气中层修士杀人。

她不是没见过练气中层修士出手,先前跟许仙剑在一起的时候,对方为了展现他剑式高超,就施展过无空剑门的剑法。许仙剑一剑下去,石开木碎,声势不凡,彼时,卫念慈和绿萝都禁不住拍手叫好。

修为到了练气中层,就没人愿意轻易跟别人拼命,江湖上过招也都是点到即止,卫念慈行走江湖多年,还没看到哪个练气中层的修士被杀,凡人境的修士被杀倒是不少。

但是今夜,卫念慈看到了。

看得很清楚。

正是因为看得清楚,所以反而没有看明白。

门外头戴斗笠的青衣刀客,他出手的时候,卫念慈只看到一道流光一闪而逝。与此同时,蓬莱道门的弟子,身形向侧前急速闪避,速度快得只在原地留下一道残影。

而后青衣刀客到了残影的位置,而后归刀入鞘,蓬莱道门的弟子在门槛处僵住,而后捂住喷血的咽喉倒下。

交手只有一招,一招既分胜负,也分生死,快得不可思议,卫念慈根本就没有看明白,青衣刀客是如何出手,更加没有看明白,蓬莱道门弟子是如何中招,她只看到了结果。

结果再明显不过,一人站着,一人倒下。

卫念慈来不及惊愕,因为她还看到,门外庭院中,同时有数道流光闪过。

刀气并非直线,而是弯月状的曲线,中间宽两侧窄。

这就是卫念慈看到的全部,在漆黑的庭院中,刀气闪现的时候,有刹那的光明,比闪电在天际出现时,更加明亮,也更加短暂。

刀光闪过,庭院里的青衣衙门刀客,都换了位置,蓬莱道门弟子,也换了位置,不同的是,前者平静归刀入鞘,后者倒在大雨中痉挛。

从始至终,屋顶上站立的青衣刀客,都没有动过。

庭院的战斗,不过是门口战斗的重演。

闪电骤然降落,庭院有刹那清亮,卫念慈这才看到,煞神一般伫立的两名青衣刀客身上,也有在流血的伤口。

卫念慈禁不住后退两步,跌坐在木椅上,脸色纸白。

这一刻她清楚认识到,与青衣刀客的杀人技相比,许仙剑的剑式,只能用花拳绣腿来形容。

她觉得荒诞,觉得匪夷所思。青衣刀客杀人,是真正的杀人,即便是自己会受伤,他们仍旧要一击毙敌。仿佛对于他们而言,一招之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会有第二个结局。

这是一群以杀人为目的的修士,这一群毫不怜惜自己性命的修士,仿佛他们一出现,就意味着死亡,他们是厉鬼,是阎罗。

卫念慈以为她已经足够高看青衣衙门,她以为自己对青衣衙门的恐惧,已经足够深重,但这时她才知道,她先前错得有多么离谱。

青衣衙门的可怕的之处,不在于仗势欺人,不在于实力强横,不在于草菅人命,他们可怕,是因为他们漠视生命。

江湖修士,莫说练气中层,随便一个练气术师,都舍不得死。因为活着,就意味着锦衣玉食。哪怕与人切磋败了,在众目睽睽之下败了,他们也会忍受失败的屈辱,继续活着。

他们惜命。

惜命的人,如何比得过不要命的人?

眼前这些蓬莱道门弟子,修为就真的不如青衣衙门刀客?并非如此。

只不过,蓬莱道门的弟子,鲜有经历过生死之战的,他们在平卢养尊处优,已经太久,他们没有被人危及性命,已经太久,他们失去了跟人以命相搏的能力,已经太久。

而青衣衙门跟蓬莱道门,完全是两个极端。

这样的蓬莱道门,哪怕修士众多,又怎么跟这样的青衣衙门斗?

庭院空空荡荡,青衣衙门的刀客已经离去,唯有豆大的雨珠不停砸落。

卫石楠已经软倒在地上,绿萝更是吓得冲过来,紧紧抱着卫念慈哭泣,不敢再看房门的方向一眼。卫念慈抚着绿萝的背,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手不要颤抖,她的脑海中,还萦绕着青衣刀客离开时,留下的那句话。

“若是连英雄帖都拿不稳,还算什么英雄?”

庭院静谧,大雨滂沱,雷电交加,豆大的雨珠打落屋檐,噼啪声大得离谱,敲的人心发慌。

卫念慈从未觉得,有哪一个夜晚,如今夜一样可怕。

县邑城外,官道旁的一座林子前。

有人撑伞而立。

伞是黑面油纸伞,没有半点花纹,唯一的特点,是大的出奇,容纳三个人都绰绰有余。

伞叶大,伞下的人,却格外瘦小。

不仅瘦小,而且白发苍苍。

他看了一眼县邑的城墙,神情没有波澜,自言自语:“平卢五州二十九县,县邑规模以上的江湖势力九十六,这九十六个江湖势力,都上了青衣榜。青衣衙门练气术师九十八,一个人对付一个势力,才勉强顾得过来。这是要把腿都跑断。我这把老骨头,多少年没有这样折腾过了?”

在他身后,有两名斗笠蓑衣的青衣刀客,相隔五步负手而立。

他说话的时候,声音清晰入耳,两名刀客却都没有接话的意思。

他笑了一声,继续自言自语:“要是早知道,跟了安王要这么折腾,我说什么也要跑。跑得越远越好,就算去南诏,就算去西域,我也要跑。”

说到这,他顿了顿,笑容诡异:“不过现在,我却不想跑了。因为我忽然发现,折腾原来也能这么有意思。安王能折腾,也把我们往死里折腾,不过这都不算什么,真能应该感到难受的,还是被我们折腾的对手。”

他自说自话,没个停歇,声音不轻不重,仿佛面前就站着一个人,在洗耳恭听。无论他说什么,对方能够认真听进耳中。

他身后的两名青衣刀客,依旧没有接话的意思。

因为他们知道,老人说话的时候,并不喜欢有人接话。

因为他不喜欢跟别人说话,他只喜欢跟自己说话。

他经常跟自己说话,走路的时候说,吃饭的时候说,洗澡的时候说,上茅房的时候也说,无时无刻不说。话唠一般都是对别人唠叨,他只对自己唠叨。

两名青衣刀客,已经习惯了老人的习惯。

如果是一个稍微年轻的人,有这样习惯,一定会让人觉得他是个疯子。

但他白发苍苍,已经很老了,他有这样的习惯,没人觉得他是疯子。

只会觉得他很孤独,也很寂寞。

哪怕身处人群中间,被欢声笑语环绕,他仍然独孤,仍然寂寞,深入骨髓。

有人出了县邑,从城墙上直接跃下,而后飞奔而来。一个县邑的城墙而已,并不高,平常也没有多少戍卫,更何况是这样的雨夜,那些斗笠蓑衣刀客的行动,连惊呼声都没有引起一个。

他们奔到身形瘦小,但撑着大伞的的白发老者面前,躬身行礼,为首的人道:“莫老,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