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对台戏

帝御仙魔 我是蓬蒿人 4409 字 9个月前

王撼山心头凛然,这话的意思很明确,这回还只是让崔克礼乖乖回青州,那么等到仙道大会后,青州也就没有崔家了。

白袍道人饮了口茶润嗓,放下茶碗,看着略显沉默的王撼山,微笑道:“青州四大家族,马上就会只剩下三家,这三家中谁为首,平卢军中又是谁为首,想必王将军不会不在意吧?”

言下之意,让你办事,是给你机会,让你做大,你得珍惜,否则,我们还可以选别家。

王撼山同样明白,今日接下这事,往后的差事就会源源不断,王家、平卢军,最终都会成为蓬莱道门手里的一把剑。

这么做值得吗?

这个问题,在王撼山心中,早有答案。

白袍道人继续道:“听说王将军,也是兵家弟子?”

王撼山肃然道:“军中将士,都是兵家弟子!”

白袍道人不以为意的笑了笑:“在世人眼中,传统大派,有儒释道兵四门,何其谬矣!”

王撼山默然。

所谓兵家,往大了说,军中将士都算是兵家。哪个领兵征战的将领,会否认自己是兵家呢?披甲从军,即为兵家,这是共识。

但若是往小了说,以道门体系修炼的修士,修炼道法的修士,其实都不算纯正的兵家王撼山暗暗摇头,没有深入却想。那种兵家,世上还有几个?

还有一个共识:兵家,是最没有自己势力的大派,甚至谈不上团结,根本不足以单独列为一个大派。

兵家信奉的,是领兵征战征、为人主逐鹿天下,留名青史就算是师从同一人的弟子,到了沙场之上相见,如若各为其主,那也会毫不犹豫、毫不留情作生死之争。

在很多人眼里,兵家就跟一把刀没有区别。

但乱世将至,兵家弟子,也会趁势而起,去天下沙场上,一展本门风采。

“好了,贫道的话都说完了,也该走了。”白袍道人站起身,看了王撼山一眼,“得提醒将军一句,万莫大意,崔克礼身边,似有高手相助。”

王撼山抱拳道:“道长只管放心便是。”

白袍道人没有多说什么,大步出门。

即墨山庄一役,崔克礼身边有一位高手,可是跟大少司命都能过上两招的,岂是易与之辈?最叫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那位从未在平卢江湖出现过的修士,对抗大少司命时,展现出来的境界,竟然只有练气七层!

以练气七层,能跟被誉为蓬莱仙鹤,修为都在练气九层的大少司命过招,这难道不诡异?而偏偏对方只是个无名之辈!

对方是谁?

蓬莱道门已经警觉起来。

来头肯定不简单!

必须要查出这个是谁。

最好是,将他背后的势力,一便挖出。

仙道大会召开在即,不容有失,更容不下意外。

对方有什么企图?是谁意图插手平卢江湖?

神秘势力的底,必须要摸清!

还有那个背负桃木剑的胖墩那柄看似普通的桃木剑,可是曾给蓬莱道门,留下过深刻印象。

他们为什么会走在一起?

王家,就是蓬莱投石问路的棋子。

因为苏娥眉和卫小庄及时出手,除了一开始就遇袭的大当家和瘦猴,车马行并未遭受其他人员伤亡,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次风波只是有惊无险。

车马行大当家在稳住伤势后,就带着众人上来向李晔等人道谢。有了培元丹的帮助,大当家的断臂虽然无法接上,但也不至于落下顽疾,就伤势而言已经恢复得差不多。

接下来,李晔让苏娥眉和卫小庄,护着崔克礼跟车马行,继续东行,他自己则寻了个借口暂时离开,去追赶王家的人。

“你们先走,我去会会他们,稍后再赶来跟你们汇合”这话,李晔并未说出口,在他的布局还未完成之前,他还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让蓬莱知道他已经到了这里。

离开车马行,李晔按图索骥,根据青衣衙门留下的暗记,追赶王公子逃跑的路线。

先前他那个手势,正是向暗中跟随的青衣衙门修士,下达追击王公子的命令。而他之所以放走王公子,正是为了顺藤摸瓜,找到王家的人。

追出去二十来里后,在一条人迹罕至的小河边,李晔看到了等待在那里的刘大正。

看到李晔过来,刘大正上来行礼:“见过殿下!”

“不必多礼了。”李晔在河畔停下来,“他们去了何处?”

和宋娇一样,宫变之役后,见过李岘的刘大正,也没有脱离安王府,而是跟着李晔来到了平卢。

就李晔前二十年的经历来看,其实他跟刘大正的熟悉程度,还要胜过宋娇。但李晔同样不认为,以他跟刘大正的那点交情,能让已经隐退江湖的刘大正,死心塌地跟着自己。

李晔不理解刘大正为何跟着过来,就像他不理解宋娇为何跟来一样。相比之下,安王府四大高手中的另两个,以前是李克用随从的莫东篱和赵破虏,其实才是更没有理由离开李晔的那两个。

刘大正回答道:“十里外有座清水山庄,王家的公子去了那里。我们问过附近的乡民,清水山庄是平卢军的产业,在这一带颇有实力。”

李晔点点头:“我要你们办的事,可都办妥了?”

刘大正肃然点头:“殿下让青衣衙门广发英雄帖,号召平卢江湖修士,到青州召开‘武林大会’,这件事已经准备得差不多,帖子都已写好,青衣衙门的修士,也赶过来半数。”

这便是李晔的计划。

蓬莱道门不是要借召开仙道大会之机,将平卢江湖拧成一股绳,都听蓬莱的号令吗?那么李晔索性就在青州召开武林大会,谋求一统平卢江湖。

当然,问题是,谁会听他的?

答案很明显,没人会听他的。

但这件事李晔必须要做到。

所以计划随即产生。

李晔在齐州打压吴家和华不注山道门后,就让青衣衙门在齐州广散英雄帖,召集齐州有名的江湖势力,齐聚齐州,从此受青衣衙门节制,并且还留下了王府八百骑,让他们帮助李振整治齐州官场。

李晔原本的计划,是一个州一个州的推进过来,一个州一个州把平卢吃到肚子里,等青衣衙门和王府八百骑到了青州,李晔基本也就站稳了脚跟。

但是不曾想,他到了青州之后,就得知了蓬莱道门,召开仙道大会的消息,这出乎李晔的预料,所以局势一下子变得棘手。

于是李晔给宋娇传令,让她派遣一部分青衣衙门修士,迅速赶来跟他汇合,并且制定了以青衣衙门的名义,广发英雄帖,让平卢江湖修士,齐聚青州召开武林大会的计划。

青衣衙门的修士并不多,至今才一百多人,毕竟养修士,尤其是练气术师,是很消耗钱财的事,以李晔在长安的财力,也就安王府名下的田产,能养一百多修士,已经是极限了,这还是他四年来,不停想法子赚钱的结果。

一百多名主体为术师的修士,在齐州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过来了一半,四大高手除了宋娇和赵破虏留在齐州,刘大正和莫东篱也赶了过来。蓬莱道门要平卢江湖修士,都去蓬莱仙岛,李晔自然不能让对方得逞,他必须截胡,也就是让平卢江湖修士,在抵达登州海岸,被蓬莱的大船接到蓬莱仙岛之前,都掉头回青州。

青衣衙门在明,李晔在暗,共同来掀起这场江湖风暴。

这可能吗?

有可能。

青衣衙门的英雄帖,至今只发出去一张,那就是给崔家的那张。

崔家接了没有?

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