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横生变故(三更)

大仙官 暗黑茄子 3374 字 9个月前

朝会结束的时候,不少官员依旧在私下里讨论这件事,毕竟今天的朝会开的邪乎,楚弦已经是胜券在握,可以说半个屁股都坐在了提刑司事中郎的官位上,居然在最后关头被萧禹给喊停了。

萧禹在这件事上,明显是很强势,但喊停楚弦上位这件事,对其他人也有好处,所以杨真卿那边也是立刻痛快的同意,居然就硬生生的将楚弦的晋升之路卡死。

难道说,这楚弦出了什么状况和变故?

当下,不少人看向楚弦也是带着同情,不过这件事还不明朗,所以也没有人多问,本着看看再说的态度,看看再说。

但崔焕之和孔谦却是忍不住了,朝会上他们不敢问萧禹,朝会之后,也不敢问,但是可以跑去问楚弦是怎么回事。

楚弦显然也不清楚。

“麻烦了,肯定是出事情了,不然中书大人不会突然叫停,楚弦你再想想,真没有别的把柄被人拿捏住吧?”崔焕之脸色都变了,他比谁都清楚这件事的严重性,如果不是出了特别大的事情,中书大人不可能在朝会上突然叫停官员选拔,

孔谦也是在一旁着急。

明明一切都好好的,怎么突然会弄这么一出。

相对于两人,楚弦虽然也急,但他多少还能沉住气,这种时候,着急一点用都没有,最先要弄清楚的是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或者说究竟是什么事情,突然让萧禹改变了想法。

楚弦能看出来,萧禹的念头是突然改变的,也就是说,当时朝会上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可楚弦早就在神海当中重新构筑过当时朝会的所有细节,尤其是关注在萧禹身上,可以说对方是在最后一刻才突然变色。

那个时候,没有人和萧禹说话,也没有人对他做过任何的动作和暗示。

但萧禹还是突然变色。

说明,对方当时的确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楚弦能想到的只有一个。

传音。

当时肯定有人给萧禹传音,这应该就是中书大人突然变卦的主要原因。

楚弦也只能猜到这里,至于传音内容,他不知道,但肯定和自己有关,不然萧禹中书不会突然改变主意。

想到这里,楚弦反倒是彻底的平静下来。

无论是什么,中书大人应该很快就会来找自己,到时候就知道了,哪怕是退一步说,没有别的原因,而提刑司事中郎的官位也没有谋取到,楚弦也不会觉得太过于失望,以后的机会还有很多,无需急于一时。

相对于官位,这一次朝会之后,楚弦和孔谦合作而编撰的推案论已经是众人皆知,当然,大多数人都只是当做一部文学著作来读,但偏偏这一步《推案论》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同时也是一部教学之作,可以让刑案官员、神捕来仔细钻研,肯定对他们的推案和查案有很大帮助。

再想想,这些年他的确是有些忘了本心,他成天说别人狂妄自大,说别人如何如何,却不知道,他自己也变成了他口中那些最垃圾,最没用的人。

那个曾经为了真理,在朝会上敢和上官争论的蔡柏青去哪了?

那个曾经为了正义,在朝会上与强权势力据理力争的蔡柏青去哪了?

现在想想,蔡柏青突然是惊醒,仿佛是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醒悟了。

过去种种,他自己也是感觉羞愧无比,此刻便见他哀叹一声,冲着楚弦拱手一礼,随后,转身颜面而去。

“这蔡柏青,倒还不是完全无可救药,希望,他吃一堑长一智吧。”云座上,大司空叹息一声。

有的时候,官做的久了,就会迷失自我,这些,即便是仙官有时候也会如此,更别说下面的凡人官员了。

“不过只是一部书,就能让蔡柏青幡然醒悟,这说明楚弦这一部书,不简单啊。”大司空修为高深,便剑他额头突然张开一道竖眼,随后一道金光扫过空中的书籍,当中的东西,已经是尽收眼底。

“果然不凡,居然,还有学文潜质,怪不得蔡柏青会羞愧离去。”就算是大司空,此刻也是暗中点头。

因为楚弦已是文人表率,所以他写的东西,自然没有人敢小瞧,仔细一读,便知道果然不凡。

“好一部推案论,姑且不说推案内容如何,单单说开篇的推案千文诗,便了不起,此书我要以神念拓印一本,回去慢慢研读。”一个高官开口说道。

“我也正有此意,当年,我也在刑部待过,对推案追凶也是有所了解,光是粗看,我对此书已是惊为天人,这次回去好好泡茶品读,必然会有巨大的收获。”另外一位仙官居然也是如此说道,脸上居然还带着笑意。

当然有人觉得好,也不会说出来,说出来的,都是对楚弦有好感的,或者根本就是萧禹这一系的官员。

云座上,萧禹从始至终就没说过话,但他脸上的笑容却是从没有停过。

毫无疑问,楚弦太让他满意了,简直是出乎了他的预料,这么一来,楚弦要晋升,得到提刑司事中郎的官职,几乎已经是十拿九稳。

想必这件事,就算是杨真卿,此刻也说不出反驳之言了。

杨真卿脸上毫无表情,看不出息怒,便如平常一般淡然,仿佛朝堂上发生的这些事情,根本与他没有半点关系。

这时候萧禹开口道:“这次刑部之内能出如此佳作,当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周尚书,你可是够能撑住气了,这一部书,怕是你是头一个知道的吧?”

这是在给刑部尚书脸上贴金呢。

刑部尚书哈哈一笑:“本来是要再好好研究一下的,没想到是被文圣院的诸位文圣给捅出来了,不错,楚弦和孔谦弄完这一部书之后,就给我送去了,我看了,基本上可以确定,能向各州刑司推广下去,让所有刑案官员都仔细研读学习,相信可以整体提升各州刑案的查办效率。”

嘴上虽然说一般一般,但看得出,刑部尚书对这一步《推案论》的认可程度,可以说是所有人里最高的。

甚至,高过了文圣院对这一部书的评价。

只是一句可以提升各州刑案的查办能力,就已经说明这一部推案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