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赵朋远回来了

赵朋远却像个没事人似的,说道:“这一年呢,我除了偶尔回一趟项城去后,就留在咱们傅家的了,我爹同意我接掌保昌郡的生意,但是还得小妹教我,给我出出主意什么的,正好我爹这一年来打算去京城行商,所以若不是去项城看我家媳妇,我是不想回去的。”

原来如此,赵家看来也想将生意做到京城去,学贾家的样,这么说赵家是真不打算与吴越国的人做生意了么?

苏宛平来到赵朋远身边,叫他先去正堂坐着,有话问他。

赵朋远正好口渴的厉害,陪着傅氏坐在堂前,下人还在搬,苏宛平却在清点,但凡吃的,立即叫人送去厨房一部分,再送去堂前一部分,放到仓库里容易坏。

至于布料,苏宛平本来就是卖布的,她倒要看看赵家的布有什么不同。

然而当苏宛平看到赵朋远送来的布时,她惊呆了,这料子何止上乘,她都怀疑赵朋远是从哪儿弄来的,不会是从宫里吧?再不然就是别的手段弄来的好布,这种布料自己穿穿就算了,若要卖的话,价太高,也拿不到货,而且大部分舍不得买来穿。

布料里头最珍贵的却是那薄如羽翼的轻鲛绡纱,这布料可以制成手帕、丝巾,还能制成绡纱衣,穿在外头,让人有一种层次感,却并不显得累赘,尤其是夏季的时候穿。

苏宛平数了数,就鲛绡纱便有四匹,她拿出一匹跑到堂前问道:“大哥,你们赵家也卖布么?”

赵朋远朝那布料看来一眼,接着摇头,“我们只为皇商提供,这些都是宫里头要的,不过被我抠了一点出来,这鲛绡纱出自南海,我们赵家掌管着这门技术,也只有我们赵家才能提供得出来,平素也不在外头单卖,着实是这纱很难得,一匹纱就得耗时小半个月,还得经验老道的师傅方可。”

这么精贵?

苏宛平感觉自己舍不得穿了,要不留来送人情,她才这么一想,赵朋远却说道:“只拿来了四匹,小妹可一定要穿,以后还要,我再想法子,反正如今这些师傅都在我的手中,而宫里头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以后还给小妹留些。”

第344章赵朋远回来了

裘老头却是笑了,“你爹总是在罪人村里说你没有出息,我瞧着你比谁都清楚,以前的荣华富贵如同过往云烟,没有了,就得认,你是你们家头脑最清醒的那个,可惜你爹还惦记着以前的繁荣。”

“不过他也只有这么一点念想了,也皆是心情不顺,才会说你的,但他内心还是知道你们兄弟过好了,他也安心,如今他借着你们兄弟二人的福气,在罪人村里过得还算不错,倒不曾吃苦。”

时烨听了这话,只是笑了笑,有些事解释多了就成了辩解,他所做的事皆出自他的本心,什么荣华富贵,他已经看淡,时家是回不去了的。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朝堂上的时局,裘叔有些担忧的说道:“如今朝堂上佞臣当道,不与外戚为伍者多会受罪,我倒有些担忧起这些才子新入仕途,恐怕他们会走上岐途,将整个家族搭了进去。”

“所以时烨,以后傅家就靠你了,苏义今年乡试一事,我看等季老头返乡后拜了师再说,有季老头出主意,他刚从朝堂上退下,必定比我看得远。”

时烨听到裘叔这话,面色微变,“裘叔的意思是今年乡试,苏义不适合下考场?”

裘叔摆手,“很难讲,可是今年若不下考场,孩子就得多熬三年,人生能有几个三年,何况这乡试向来比较难考,下一个三年若是没有过,岂不是又得等上三年?我自是不愿意他错过一场考试,所以一切还得等季老头返乡后再定夺。”

时烨点头,他们虽处在边关小镇,却还是能断断续续得到京城之事,既然连这边关小地都能听到,那么京城里可想而知了。

两人聊了一个下午。

苏义办完事回来,看到东屋的门紧闭,他也没有急着进去,反而转身想往厨房去,就听到院门被人敲响。

苏义上前开门,就看到门外风尘仆仆的赵朋远,他穿着一身紫袍,衣裳华贵,这么冷的大冬天手中还拿着一把折扇,说好不再往上考试的赵朋远,打扮起自己来还是一脸儒雅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