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上公堂

那典史将苏义上下打量一眼,一看苏义便像读书人,且此人相貌如此出众,又是解元,开春去往京城赶考,指不定还能中个功名回来,他岂能得罪这样的人。

典史出了一身的冷汗,连忙将三人的路引退回,正想着怎么结了此案时,那边陈政光见势不好,便顺手朝典史塞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办成此事,银钱一万两。

典史看到数目,心中犹豫不定,一时间难以取舍,却在这时,知县身边的师爷来了,那师爷一来看到傅家三人,先是朝苏义作揖,接着便斥责了典史,说此案知县大人知道了,移交公堂严审。

典史一听,额头上的冷汗更甚,连忙将手中字条毁去,怒瞪了陈政光一眼,便装作大大方方的叫了捕快将三人押入公堂,陈政光发现事态严重,脸上大惊,不敢上公堂,想走,却是被捕快拦着。

师爷面色幽冷的看向他,“想来陈秀才绝不会冤枉别人,不然这功名怕是要没了,陈秀才还是跟着我走一趟吧。”

陈政光实在想不明白,他一路上将三人藏于马车内,再带来这侧门小官衙内,按理是不会有人知道的,这典史衙司内外都是他们的人,这消息是如何传到知县大人耳中的?

至于这三人当中还有一位苏举子,却也是出乎陈政光的意外,他先前派人去打听得来,这位原本还只是秀才出身,况且还是寒门秀才,如他一般,能有多大能耐,哪知不过是几个月的事,人家已经恩科中举,还是解元,简直是让人意外极了。

陈政光感觉到不妙,一切都不在他的掌握中了,此事透着古怪,忽然后悔当初要将三人送来县衙来。

然而此时想逃那也是不可能了,陈政光只好跟着差兵往公堂上去。

此时的公堂之上,苏州城的父母官王知县坐于上头,而在堂前左下角却置下一张太师椅,此时坐在太师椅中的却是原本呆在客栈里各行其事的孔茁。

苏宛平三人一上公堂,便看到了左下首侧的孔茁,一身锦衣,头顶宝玉冠,一身的华贵,可是他不过是个商户,怎么能坐于公堂之上?莫不是孔茁认得这位王知县不成?莫不是还有些沾亲带故?

再说孔茁不是在客栈里头么,先前入了苏州城他也说有事要办,便各行其事,走时才一同往京城去的,倒不知在此处还能遇上孔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