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蒋招的疑点

一池春 春梦关情 1636 字 9个月前

谢池春面色凝重,半句玩笑也开不出来:“总觉得,蒋招和郑公,也未必如表面看起来这样和睦。”

卫箴挑眉看过去,示意她继续往下说。

她这回反而犹豫了下,竟先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了吴赞,得到了一个肯定的回应,才敢开了口:“如果蒋招一早怀疑,巡抚大人是心怀鬼胎,刻意的想要对付汪都指挥使,他眼下所说的这些话,话里话外又那么向着汪都指挥使,那他为什么一直没有把福建省的事情,告诉郑公呢?”

她扬了扬声,等声音落地砸出了坑,又继续往下说:“郑公当初说过,最早举荐他到福建做这个守备太监,说穿了,就是为了军中有人好说话。蒋招在福建,虽然未必插手得了军政要务,但还是有些话语权的,他是宫里的人,又是陛下钦点过来的,还是郑公的徒弟,只怕连他口中所说的愣头指挥使汪将军,也会高看他三分。”

吴赞这时候把话接过来:“本来池春不提,我也是要说的,蒋招字字句句看似说的真切,但我总觉得他还隐瞒了什么。就比如池春目下说的这个——他比我们都更清楚,郑公为何会放他到福建来,而福建出了这么大的事,他缘何不告郑公知晓?是觉得横竖事情没闹大,没有这个必要,还是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让郑公知道有关福建的一切呢?”

没闹大?

卫箴嘴角略扬了扬,嗤了一回:“如果连巡抚僭越,擅自颁布征兵令,都还不算大事,那你们来说说看,在这山高水远的福建省,还有什么,才算大事呢?且你们别忘了,一道征兵令,借的名头是打倭寇。又是擅权,又是跟倭寇扯上了关系,这不算大事?”

看样子,卫箴也未必就全然信了蒋招的话。

这样说起来,郑扬走的时候面色不善,估计……蒋招于他们而言,毕竟陌生,根本谈不上知根知底,他们听完蒋招一番话,尚且心中存疑,那郑扬呢?

从小教大的徒弟,一手提点提拔上来的心腹,却在这样的大事上装傻充愣,隐瞒下来,没有向郑扬吐露半个字。

一直到半年后,朝廷接到张显阳密折,把汪易昌给参了,而陛下派了他到福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