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山是一片山脉,东西走向,山种了七千多株鸭梨,粗略估计,采摘下来至少有一万斤左右。
“四喜,你在这里做什么?”王四喜正站在一处陡坡看鸭梨树,李玉英挑着两筐鸭梨从不远处走了过来。
“噢,是玉英婶子啊,我在这里看风景呢。您挑这么多鸭梨,是要去卖吗?”
“是啊,不挑到镇去卖的话,会全部烂在泥巴里面了。不过算是挑到镇去卖,也不一定能全部卖完。”
“婶婶,你不用担心,山的鸭梨我会全部包下来,价钱也不会市场低多少。”
“嘿嘿,四喜,长本事了,居然能包下这么多的鸭梨。”李玉英在王四喜面前把担子放了下来,微微喘着气。
“婶婶,一天时间你可以卖多少鸭梨呢?”
“得看时机和运气,但算这样,一天也只能卖两棵树的鸭梨,也百四十来斤吧。”
“那肯定能赚很多钱吧?”
“哪有钱赚,天不亮要起床,挑着两筐鸭梨到了村口还要坐车到镇子去,一趟要十块钱,把鸭梨卖光了之后一筐能赚那么一两百块,要是卖不完,那只能看着鸭梨烂在地里面了。”
“嗯呐,这倒也是。玉英婶子,卖完今天这两筐不要再担心了,青云山的鸭梨全部城里面的大老板买下来了,你准备好在家里面数钞票吧。”
王四喜并不想要欺骗乡亲,可是不说是大老板买了,又有谁会无条件相信自己呢。
“四喜啊,你不要逗你家婶子开心了,天要是能掉馅饼,人间不会有穷人了。”李玉兰挑起了两筐鸭梨,慢悠悠朝着山脚走去。
望着李玉英的身影,王四喜坚定了把鸭梨收购的决心。不过王四喜心里面仍然还是有一些担忧,万一仙女姐姐算错了一步,没有把鸭梨及时销售出去的话,那自己可成了大骗子了。托累了自己不说,还让众位乡亲空欢喜一场。
本书来自
“王村长,哪个王村长?”
“是青云山青石沟的村长王村长呀。()”
“噢,原来是你呀。哟呵,有钱了,竟然用起手机来了。”
“我怎么可能有钱呀,这不是托了我侄子的福,才有机会用一用手机。”
“噢,这样啊……”书记停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村长啊,面发下来的攻坚扶贫件,你可要搞好啊,你那里要资源有资源要人才有人才,可不要给我丢脸了。”
“是,是,请书记放心,我一定带领青云山青石沟几百口人,为社会主义……”
“行了行了,又不是正式场合,这么严肃做什么?我还有事,下次再聊。”说完,书记把电话挂断了。
电话打完了,王村长依然拿着手机,看那爱不释手的模样,估计没有好一会是很难拿回来。
“叔叔啊,你喜欢这手机吗?”
“喜欢,这样好的东西,我咋不喜欢呢?可是叔叔兜里布贴布买不起,不如你借我用那么三四天。”
“叔叔,我们叔侄之间说这种话做什么,下回来的时候,侄子送一部一模一样的手机给你。”
“真的啊?”
“不是真的还是煮的啊!”
“那行,那你和叔叔说说看,你今天找叔叔到底是为了什么?”
“叔叔,事情是这样的,我呢,和城市里面一个大老板有点交情,这个大老板是做罐头生意的,他想要把咱们青云山绿色天然无污染的鸭梨,按照镇的价格全部收购,做成罐头卖到国外去。”王四喜脑筋转了转,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来。
“这还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乡亲们的鸭梨正好没有地方卖,还以为今年会全部烂在泥巴里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