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儿便乖巧的应了:“王姑姑,咱们到阁子去躲雨,等雨过后再回去。”
“好呀。“王樱笑吟吟的答应了,这便是她管束学生们的好法子,舞儿是这群贵女里的小小姐头,她哄好了乖巧的小舞儿,学生们便乖乖听话的很。十余个小女童欢快的跑进亭子,
王樱撑着伞在后面缓步跟随,倒也融洽。
出了内院,亭子边上有两个军兵把守,王樱便道:“两位,也请到阁子里先避雨吧。“那两个军兵只微一躬身,却不言语,王樱拿他们也没办法,只好轻提裳裾,腰肢轻摆,脚步轻快地拾级而上。瓢泼大雨落了下来,浇了那两个军兵一头一脸,整个内院都
被笼罩在了雨幕中。王樱走进避雨的阁子,雨沙沙地下着,水气朦胧,云层压得低,天昏地暗,看不清外面的景象,这里就好似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孤岛一般。却只能看见两个军兵笔挺的身影
,竟自岿然不动。王樱心中是极佩服的,想到那位殿下栽培出来的虎狼之士,大明武士还有千千万万个,芳心中不免十分神往。殿下从来不提当年征战,然而民间传扬的,各种话本演绎杜
撰的,也可联想到当年辽王殿下的豪勇,纵横沙场那不可一世的雄姿。所谓文化,便是如此,王樱今年十六岁,她是赶上好时候了。她生于崇祯三年,生长于马城领兵平定辽东,开疆裂土的年代,从小耳濡目染的原因,听得多了,见得多了
,自然便仰慕那些英雄,大英雄。这些英雄人物被民间传颂,被说书先生编成评书,被小说家写成话本,民间流传的极多。十多年下来,大明帝国柔弱的风气,自然便渐渐改善了,如今像是王樱这样大的
少女,可没人崇拜什么文弱书生了。才子佳人戏,这样的靡靡之音渐渐没落,这样的改变都看的着,摸的到。
不久,雨势小了一些,王樱背影恬静窈窕,她面朝阁外,笑吟吟道:“舞儿,你可记得有写雨的诗,背诵一首给姑姑听?”
舞儿便踊跃道:“姑姑,我记得,我记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